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协调两者关系是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其根本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运行生态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共生发展.本文提出建设鄱阳潮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建设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生态保护区的功能、环境保护和经济共生发展的基础,并以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东源区为例,阐明生态保护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矛盾原因及环境保护源头控制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我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也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而很难修复.因此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生态经济.而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机制.本文先从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生态经济发展与法律保障机制的关联性理论入手,进而分析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和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分析江苏环境保护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的基本框架,即:确立"环境资源是内生生产力要素"的理念,树立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观念,实现从增长向发展、速度向效率以及数量向质量的"三个转变",通过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实行流域一体化管理策略、城乡统筹策略、环境风险最小化策略及均衡发展策略,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 ,文章以青海为例 ,在对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并提出以区域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层面促进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本质上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共生性关系,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始终是难走的"平衡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我国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制度创新。在构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天津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问题,用"生态红线"的法制思维谋划国土空间的开发,以寻求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瓶颈,对于增强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6,(10):150-156
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经济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理论,生态经济价值观则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价值理论,是人们从生态的角度判断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谋求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协同发展的价值理论。生态经济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生态经济价值观产生的实践基础。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循环经济等生态化生产方式是生态经济价值观的实践形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践行生态经济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资源代价,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必须面对,急需解决.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宁海县、瑞安市、常山县三地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对三地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阐述,并就循环经济作了重要的阐述,他指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本文就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其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协调促进是山东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方向,顺应了全球化背景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互动合作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两区共性和特点的蓝黄海陆统筹发展机制,构建了蓝黄互动评价模型,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并使我国各地区尽快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经济理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个案社区村民从破坏环境来寻求生存、发展经济,到经济飞跃之后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功地实现了由单纯经济理性向生态经济理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时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农区相比较,牧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的实证分析,侧重于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研究,充分肯定了以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互动"突破"三牧问题"的发展障碍;以牧区、牧业、牧民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牧区加速赶超步伐,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结合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中心任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了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出了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建设生态城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澜 《学术论坛》2004,(2):88-92
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 ,直接关系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避免城镇建设在生产和生活中导致对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出发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 ,拟构了生态城镇的建设方略 ,即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 ,将城镇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整体融合到生态经济系统中 ,统一规划和发展 ,促进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一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格局的社会发展形态,它正演变为规制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市场化问题和金融创新问题,其中金融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在对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对低碳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8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类型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第二产业与碳排放量呈现正相关,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公众环境诉求与国外环境压力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政府逐渐奉行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政策选择,着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透视出我国社会管理的新趋向与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倡导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我国迈向生态现代化应根据国情,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是矿产大区,近年来,草原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也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草原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整合矿业权及切实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利益等手段,使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政策、现状、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张从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构建互动机制、搭建互动平台、转变办学理念等方面入手,谋求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应走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两大战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