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春蓉 《人才开发》2011,(10):29-33
潜人才是人才成长、显露的艰难时期,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变动性等特点。潜人才被埋没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其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潜人才自身才能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要注重潜人才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潜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1、潜人才的内涵潜人才是指处于潜在形态的人才,是以其创造性劳动已成才或正在成才并取得初步成果但尚未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潜人才犹如深埋地下的“金矿”—富有开发价值;——又如深埋地下的颗粒饱满的“种子”——充满希望和力量。—2、潜人才的特征潜人才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机遇性的特征。待定性:l)也叫不确定性。它是指潜人才的发现与被埋没是不确定的。他的开发与自身因素和社会原因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也可能被埋没而成为长期性的潜人才;也可能变成永久性的潜人才,还可能退化为非人…  相似文献   

3.
人才可以区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显人才是指取得一定成果,已经得到社会承认的人员。潜人才是指潜力较大,有发展后劲的人员:或是已经具备了某种创造才能,但暂时由于缺乏适当条件和机会.尚未在实践活动中做出实际贡献的人员。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人员,也属于潜人才。胡锦涛总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而一些单位的领导谈到自主创新时,受马太效应的影响,往往都想到专家学者、名人院士这些显人才。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并不乏能够自主创新的潜人才,但由于没有“名气”,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然也难以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成果;有的甚至已经有了自主创新的成果,也常被戏称为“瞎猫抓鼠”,成果无法得到推广应用。毋庸置疑,有名气的显人才能够完成很多别人难以完成的重任,但仅仅依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谈谈潜人才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则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历史性的统一。 按人才成长过程加以划分,人才一般可分为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其中,准人才是指基本具备人才基本要素,能基本适应某项工作者;显人才即是处于显露阶段的人才,是指创造性劳动成果被社会承认,并正在发展的人才。 潜人才,即潜在形态的人才,是指已取得创造成果,但未被社会公认的人才;或者是指已取得初步成果并正在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未被社会公认的人才。前者,实为已成才,只是创造成果处于待显(待公认)阶段,因而称为遮蔽型潜人才,或称隐人才;后者,实为正在成才,创造成果处于进一步孕育阶段,因而称为未果型潜人才,或称趋人才。 潜人才的主要特征为:(1)待定性.其含意是指孕育阶段的创造成果是不够成熟的东西,尚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任何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都必然经历一个由潜人才向显人才、由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承认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承认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关节点。经过社会承认,人才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并产生继续发展的动力,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出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6.
潜人才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取决于潜人才的自我推荐开发、领导者的慧眼,也取决于潜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制度建设,等等。一个潜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我推荐开发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内因。因此,探讨潜人才自我推荐开发,对潜人才的迅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潜人才的基本特质所谓潜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人才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充分显露其才能,尚未取得显著成果和社会公认者,或者是指那些初露锋芒,正朝着成才目标奋斗不息,尚未取得成功者。潜人才一般具有以下特质:1、素质和能力的成长性。潜人才是人力和…  相似文献   

7.
潜人才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取决于潜人才的自我推荐开发、领导者的慧眼,也取决于潜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制度建设等。一个潜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我推荐开发是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的内因。因此,探讨潜入才自我推荐开发,对潜人才的迅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权威是指那些取得较大成就,并在某领域被公认为最有影响、最有威望的人才。权威由拉丁文authoritas翻译而来,含有权力、尊严、力量、服从的意思。权威是某一领域公共意见的代表者,是人才社会承认的重要主体。所谓人才的权威承认,就是指权威代表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与认可的活动。权威承认是人才社会承认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个人为代表的社会承认。  相似文献   

9.
刘倩 《人才开发》2011,(4):42-44
人才埋没,是指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没有得到社会或自身的承认或被否定的人才现象。其本质是人才价值没有实现或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结果,而人才价值实现的这种曲折性,归根到底又是人才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以及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离与对立。  相似文献   

10.
潜人才的显化过程即潜人才的开发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外在的社会开发,如改善社会风气、改进社会制度等社会"伯乐"措施,又包括内在的自我开发,即潜人才通过完善自身素质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感慨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三者为何并存着?是什么原因导致三者并存现象的持续?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2.
曹花 《人才瞭望》2007,(5):49-51
一、提升人才社会价值的重要意义 所谓“提升人才社会价值”就是要使人才社会价值不断增大和优化,人才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指人才创造的有益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最大值:人才社会价值的最优化则是指人才创造的有益价值能运用于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实现等积极方面。一个优秀的人才,其创造的价值应该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且应用到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2010,(11):6-6
为培养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运营水平,防止企业"小富即安",南昌市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及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的需求,从2009年开始实施"2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南昌市希望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才,即到2012年,选拔培养1,120名的企业经营高级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李静 《人才瞭望》2010,(2):68-69
学校环境是指学校教育活动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学校环境是社会的微观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依托,影响人才素质的优化。本文主要从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学校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南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人才资源,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大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一个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还不能称其为人才,处于准人才、潜人才状态,而大学教育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把潜人才培养和开发成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多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并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把突出造就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两高"作为战略重点。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群体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人才战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中国以及中国政府正日渐重视全球人才战争,并加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执行。不过,中国要建设人才强国,在人才战争中胜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8.
尹德才 《人才开发》2009,(10):41-42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多年来,十堰市实施的"人才强市"战略在培养、引进、使用各类工业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源动力。但在新形势下,工业企业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结构和专业结构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如何继续抓住全球化时代的良机,如何在新的全球竞争的"人才战争"中脱颖而出,重新构建具有"世界大国"风范的"人才战略"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作为人才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坚持"以用为本"既是实现人才发展的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同时也是对如何用好用活人才的现实解答。当前,要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为此,必须紧紧围绕"用"字下功夫,从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评价和人才流动五个方面把握"以用为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