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湘鄂赣苏区的土地革命政策及其指导下的运动,过去历史工作者很少论及,现行党史教材中也未完整列入。笔者近年翻阅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文献,发现湘鄂赣苏区党们领导者们在土地革命的理论,政策和组织运动方面,认真贯彻六大精神,总结历史经验。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因而觉得需要加以整理,予以发表,以补过去之不足。但限于水平和时间,现只就湘鄂赣苏区前期土地革命政策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湘鄂赣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在克服以党代政现象的过程中,通过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逐渐确立起代表群众利益的代表委员制。湘鄂赣苏区的财政体系,立足于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商业贸易,逐渐完善税收制度,严格落实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起独立运作的银行制度,逐渐实现了财政体系的正规化。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党史学会于6月1日至7日在九江市举行学术年会,到会代表一百零六人,提供论文四十四篇。这次年会,交流了对中央苏区、赣东北苏区以及湘赣、湘鄂赣等苏区  相似文献   

4.
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这里有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八一起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有中央革命根据地及闽浙赣、湘鄂赣、湘赣等革命根据地。1934年7月——10月,工农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从此,江西人民陷入敌人手中。十五年来,江西人民日日夜夜盼望着工农红军归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9年九月底,江西全境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四年十月,主力红军长征以后,留下的部队于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十月,坚持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等八省原有十四个革命根据地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这十四个地区是:浙南地区、闽北地区、闽东地区、闽南地区、闽西地区、赣东北地区、闽赣边地区、粵赣边地区、湘南地区、湘赣边地区、湘鄂赣边地区、鄂豫皖边地区、豫南桐柏山地区和琼崖地区。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这些革命武装,曾纠集了数十倍的兵力,实行了碉堡围困,经济封锁,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烧杀抢掠等残酷毒辣的手段,实行惨无人道的围歼和残害。红军游击队在极其艰难境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虽然由于敌人分割包围,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但是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他们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密切依靠革命群众,胜利地坚持了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1899—1935年),江西弋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农民运动领袖。是众口称赞的杰出人才。他在创建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中,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方志敏对苏区和红军发展的一大贡献。(一)遍求人才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于一九三二年冬从上海进入中央苏区,直至一九三四年十月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和福建省委书记.这期间,他同陈云一起,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同苏区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正确领导了苏区职工运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写下了中国苏区工人运动的光辉篇章.中华苏维埃区,即苏区,是指江西、福建、闽粤干、湘干、湘鄂干、干东北等根据地;中央苏区是指江西、福建、粤干三区.一九三一年春,中华全国总工会派梁广到中央苏区建立全总中央苏区执行局,领导苏区工会工作.一九三二年冬,刘少奇、陈云和  相似文献   

8.
左进亮  龚奇龙 《老友》2012,(12):9-9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促进人民军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保证就是军人的优抚制度。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苏区的优抚工作就对发展红军、巩固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后来发展成为同中央革命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含广东省与闽西相连的大埔县等)建立的全国最大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倾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心血的中国革命指挥中心。1933年春,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范围迅速扩大,至年底,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苏维埃区域。中央苏区辖区范围内的县称“中央苏区县“。大埔苏区先后在闽西、闽粤赣、福建省苏区领导下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同志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从平江起义到一九三○年九月第二次攻打长沙这一段时间里,彭德怀同志率领红军转战湘鄂赣边区,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胡济民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鹤峰、桑植、石门、五峰、长阳等县为中心,还包括湖南的大庸、慈利、水顺、龙山和湖北的恩施、建始、宣恩、巴东(江南部分)、来凤、咸丰、利川、松滋等县在内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2.
贺英轶事     
<正> 小引贺英,这个英雄的名字,在湘鄂边的村村寨寨,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她的神奇般的事迹,在澧水两岸、溇水(1)上下传扬! 一八八六年,她生于桑植县洪家关,取名贺民英,乳号香姑,人们亲切地叫她香大姐。她是贺龙同志的胞姐,曾担任桑鹤游击队司令,湘鄂边苏区重要军事干部,为创建湘鄂边苏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她是我国妇女革命运动的先驱之一。湘鄂边人民深切地怀念着香大姐!  相似文献   

13.
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苏区军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里,苏区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儿童教育和群众教育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中国以往的历届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4.
毛峥嵘 《中华魂》2017,(2):54-5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八军军长的李灿,是彭德怀曾经高度称赞的一员战将,他对创建湘鄂赣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的西部和湖北的西部地区。由洪湖、湘鄂边、襄枣宜(襄阳、枣阳、宜城)、鄂西北、巴兴归(巴东、兴山、秭归)等革命根据地组成。 一九二七年,湘鄂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举行秋收起义、年关暴动,建立了革命武装和根据地。一九二九年夏季以后,组成红二军、红六军,并成立了湘鄂西工农民主政府。一九三○年七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鄂西公安县会师,组成了红二军团,由贺龙同志任总指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迅速团结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处国民党统治区的湖南,受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抗战初期的救亡运动异常活跃。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势力破坏,统战工作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1935·12——1937·10,何键主湘期间) 冲破压力,湖南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发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红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先后创建过湘鄂赣、湘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根据地。主力红军长征后,,苏区遭受严重损失,遂成游击区,只剩下少数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苏区,红军图书出版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出版了一大批注重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的高质量的图书,使之成为江西苏区图书出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江西苏区红军出版的168种图书的年度分布、出版部门分布、类别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湘鄂边苏区地方革命武装的建设胡济民一、地方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湘鄂边地方革命武装,是随着苏区的开辟、扩展而逐步建立起来,并是在随着红军主力游击转战和敌人“围剿”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到取消的过程。早在中央《两湖...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人民对湘鄂西苏区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西苏区是由洪湖、湘鄂边、巴兴归等几块革命根据地所组成。其中湘鄂边的鹤峰、桑植、五峰、恩施等地和巴兴归巴东是土家、苗、汉等民族的聚居区。土地革命时期,土家族和其它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革命斗争,他们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为湘鄂西苏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此略作论说。一、参加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据根地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8年2月底,贺龙、周逸群遵照党中央  相似文献   

20.
郭拓荒 《中华魂》2014,(4):46-47
正《方志敏全集》2012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共计收录赣东北及闽浙(皖)赣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者方志敏同志生前文稿67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为方志敏同志狱中文稿,下编主要是方志敏同志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其苏区建设的著述、文稿,讲述方志敏同志在领导赣东、闽浙赣苏区人民为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而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