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现代广告不仅承担着传递商品信息的任务,而且发挥着显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在构建和谐的性别结构中,广告人应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创作更多体现性别平衡观点的广告,在强调广告经济功能的同时,还应把广告纳入社会文化的系统中加以考察,充分认识广告的文化功能及其所担负的文化责任,使之在建构和谐平衡的性别结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存在着刻板化的问题,伴随国内传媒与女性研究的日趋成熟,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逐步多元,但荧屏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一刻板印象体现了在深层次里满足信息受众(男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欲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强化电视剧制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确立女性视角,扶持更多女性编导独立创作,同时在运营上给予多面监测,发挥政府、媒介NGO等相关力量。  相似文献   

3.
大众媒介对女科学家的报道将女科学家描述为科学家中的"女人"和女人中的"科学家"两种实际主体相同但侧重点不同的细分群体。从态度看,大众媒体对女科学家的描写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隐性或显性歧视,尽管这种歧视在逐渐向性別平等和认同的文化道路推进,但仍然受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巨大影响。大众媒体对女科学家的报道于公众特别是少女建构女科学家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象征模型引导孩子们对该群体的印象生成及存储,影响着少女和年轻女性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因此女科学家的科学生涯和贡献必须更多地纳入科学报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媒体建构的女科学家形象应该有利于引导公众特别是少女对女科学家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儿童的角色期待以及学校与课堂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揭示了学校与课堂中的性别不公平问题对学生社会化发展及教育公平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落实性别公平与平等教育的三个层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心态和就业环境。当今高校忽视性别差异的人才培养模式会不断再生产甚至加剧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要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高校在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赋予人才培养模式以性别维度,解构性别刻板印象束缚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构建既尊重性别差异又避免性别刻板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性别研究中的缺陷论、支配论和差异论的两性对立本质主义观忽略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社会建构论则强调性别和性别关系在语言、社会实践和社会身份中的表现,认为性别和如阶层、种族等其他因素交集,是多层面的和变化的。在语言和性别研究中,社会建构论关注性别身份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语言建构,将语言、文本或各种形式的语言产出看作是性别建构的主要场所,并对“女性语言优势”观和黑人女性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7.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缺乏性别身份提示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本身具有的性别刻板印象能影响他/她对信息解析或理解的方式,刻板印象常常使它的对象受到先入为主的对待,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际认知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探讨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的一般表现及其特点,并分析 性别刻板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校园性别欺凌事件频发引起舆论关注,深入探究其发生机制并寻求防治策略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对基于天津市S中学18位学生的深度访谈数据,借助暴力三角理论,从文化暴力、结构暴力、偶发暴力三个维度分析校园性别欺凌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校园性别欺凌根源于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这一文化暴力;学校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学生处于结构暴力场景中,给性别欺凌的发生提供了环境支持;青少年自我性别认同的威胁感和缺乏同理心等偶发暴力,使其难以理解和接纳多样态的性别,进而导致性别欺凌行为。因此,建议通过制定具有性别视角的反欺凌法律和政策,开展全面性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平等的价值观,加强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性别欺凌行为处置程序来防治校园性别欺凌。  相似文献   

11.
谈判领域第一本教材<议价和谈判的社会心理学>作者提出了男性和女性的谈判策略具有差异.最近,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理论方法共有基于中心谈判者、谈判对手、谈判配对组互动、情景、中心谈判者一情景等五种.未来的研究,在关键理论、方法论和应用问题方面,均需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展.  相似文献   

12.
13.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当女性主义者还在为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向男人讨伐时,她已经超越了这种局限,创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从而在文学作品中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女性要独立自主,男性也要卸下重负.她反对敌视男性,主张男女共同努力追求一种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非礼貌研究引起学者的重视,然而,国内外涉及非礼貌与性别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运用Wenger的实践社群框架理论诠释非礼貌与性别的关系。运用实践社群框架理论对典型的女性非礼貌范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礼貌行为需在特定的实践社群中进行判断;传统上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少使用非礼貌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最后,概述了影响非礼貌判断的主要因素。期许对非礼貌与性别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先进文化的角度,阐述了性别文化的含义与历史发展,分析了传统性别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并对如何建构新型性别文化进行了相应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相亲类节目在提供“相亲交友机会”和“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从栏目设置和剪辑上传递出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性别理念。采用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舞台影像设置和节目流程的分析,探析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性别关系定位和对女性形象的媒介塑造,指出相亲类电视节目在看似女性把握话语权和选择权的背后,传递的依旧是对传统“男权中心”观念的妥协和依附。以男性为话语权力中心,对女性的窥看、“筛选”与“刻板印象”塑造,以及女性群体以展示容貌身体来吸引或等候“白马王子”救赎的心态,通过娱乐至上的节目方式传递出来,在包括众多女性在内的收视群体中得以潜移默化,形成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体“陷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影响,即通过自我肯定是否能降低男性在英语测试中的防御反应,提升男性的英语学业成绩。结果验证了自我肯定能有效抵御刻板印象威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未能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验证了自我肯定条件下的男性比非自我肯定条件下的男性英语测试成绩更好,却未能验证自我肯定对提升女性的英语测试...  相似文献   

18.
在经典的愿望理解任务中加入与角色性别特征相符或相悖的玩具偏好信息,当信息中出现的玩具与测验玩具相同或同属一个性别组时,考察256名3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是否会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为他人选择玩具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随年龄逐渐增强,在不知被预测角色玩具兴趣的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刻板,所有被试对女性角色比对男性角色更刻板;(2)儿童利用信息的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测验玩具与信息中出现过的玩具出自同一性别组(表征对应),与该玩具在测验中直接出现(直接对应)相比,会显著增加儿童的判断难度,但女孩为女性角色的判断相对不受影响;(3)如果被预测的男性角色与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相悖,会显著影响各年龄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但如果是被预测的女性角色与儿童的刻板印象相悖,则仅会对7到8岁儿童的愿望理解成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视觉在人类感官中居于首要地位。人们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就是真实的——眼见为实。但是,媒介为公众制造的“社会现实”的图像与真实现实世界相当不一致。其中,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科学技术、经济商业等因素的影响。媒介为人们营造了狂欢的气氛,提供各种奇观,但似乎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真实和民主,各种偏见充斥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不得不痛苦的承认社会“真实”是由媒介建构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男女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是很不相同的,这会从大众传媒的内容中得到反映,而大众传媒又会影响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影响人们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文章以杂志中的男女形象的不同来分析杂志中的性别建构,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别建构,并探讨这种性别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