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语贵阳次方言是川黔滇方言中的一个次方言,它与川黔滇次方言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它们的语音对应情况,寻找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便宜进一步的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把苗语的词汇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合成词在苗语词汇中,不仅数量多,而且其结构方式也多。其中带有虚词素的合成词在滇东北方言苗语中比较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从词汇的构造形式入手,论述滇东北方言苗语的构词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苗语三大方言在语音、词汇上差别较大,语法上也有一定差异,因而各方言之间通话十分困难。本文对苗语三大方言进行语法比较,将主要差异归纳为十五点。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邓家水井村和本寨村都位位于西秀区西北方向,距离安顺市中心城区不远,两村的苗族都操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邓家水井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落,而本寨村是一个苗族与汉族大杂居的村落,由于两村与当地汉族人民交往的程度不同,导致两村的苗语在汉语借词和汉语借音量上有所不同,本寨村苗语在本来有词的情况下也借用汉语词,导致汉语借词越来越多的趋势,令人产生苗语逐渐消失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方言土语的形成要有一定的地理环境,方言土语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条件常常能决定方言土语生存或消亡。湘西苗语方言在湘、鄂、川、黔、桂边区相对形成一整块分布,使用人口100多万,笔者经过几年的方言调查,感到湘西苗语方言下面的东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差异巨大,互相之间根本无法通话。其中西部次方言下面分两个土语———西部土语和东部土语,通行范围跨越湘、鄂、川、黔、桂边区,人口有100多万,但两个土语之间可以互相直接通话;东部次方言下面分三个土语,南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南部的小章乡,中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布依语普遍处于濒危状态,而本市的苗语仍处于强势状态.这种语言现状同居住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婚姻习俗以及母语意识有关.母语意识在母语传承中起决定作用.弱势语言和通用语有竞争的一面,但也有互补、和谐的一面,因此弱势语言完全可以存活下来.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般研究苗语的专著都认为,苗语只有名词能够虚化,且虚化后可以表示专门从事某一专业行业方面的人等等。但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发现,苗语不但名词能够虚化,量词也能够虚化,虚化以后,量词已经不再代表计量单位,其意义由量词修饰的中心词来承担。而苗语中的量词虚化,与语境关系密切,其虚化后既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又使语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苗语调查研究中所形成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划分一直没有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定性,每个方言内土语的划定也各说不一。通过对苗语黔东方言各个土语的语音进行调查比较后认为,苗语黔东方言应当划分为七个土语。就苗语的这些土语划分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应当划定成这些不同土语的理论依据,各语音点的声韵母差异与对应说明了这些土语之间的同源性,而语音的分化则反映了不同区域形成土语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语义视角切入,考察中部苗语量词在义项建构、语义指称等方面的表现.得出两点结论:其一,从词义入手,中部苗语量词可分为“单义”“多义”、“杂义”三种类型,三种类型义项建构各具特色,“杂义”特征尤为明显.其二,中部苗语量词语义指称存在独特表现,既可多种词形指称一个对象,也可一种词形指称多个对象,而且能表现指称对象的形与意.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语共有六个土语,其中分布在泸溪县的第四土语和分布在龙山县南部的第六土语属于濒危土语。第六土语(龙山苗语)又属高度濒危。经跟踪调查统计,龙山苗语使用人口由20世纪50年代的4000余人,降到现今不足100人,并高度高龄化和断层。龙山苗语具有濒危语言的诸多濒危特征。龙山苗语的消亡意味着其承载的民族文化的丢失,保护抢救龙山苗语形势急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的材料,结合学界有关研究的成果,详细描述都昌方音在地域上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将都昌方言分为九个小片.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接触和交往,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明显.当然,苗、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虽然是双向的,但并不是均等的.由于汉民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汉语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交际用语,因而汉语对苗语的影响比苗语对汉语的影响要大得多.探讨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既可从中窥见苗族与汉族、苗语与汉语的历史渊源关系,又有助于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交际,还有助于开展苗汉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不能够满足自己内部交际需要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间的相互接触,使他们不仅在文化上相互影响和借用,而且在语言上也相互影响和借用,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关系。研究和认识这种关系,一方面可以为我们深入地了解各种语言的演化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土语的演化和发展规律;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各民族...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词是人类较早出现的词汇,是民族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和使用特点体现了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黔东方言苗语亲属称谓有其独自的特点。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观察了苗族的婚姻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并阐释隐蔽其中的交互从表婚、姨表不婚、逆缘婚、对偶婚等婚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以来,湘西苗语的研究在方言划分、语音、词汇、语法、苗汉双语教学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有许多研究不足之处,本文对此作一个总结性评价,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矮寨苗语四音格词的特征是:在语音上以重叠和二、四音节声调的搭配来体现韵律和谐;在结构上注重并列对称;在语义上突出概括、增量;在语法功能上多受限制,一般不带修饰语和宾语,也不做修饰语。矮寨苗语四音格词的形成机制主要遵循相似、对称、羡余、类推等原则。矮寨苗语四音格词受汉语的强烈影响,其特点和使用向与汉语趋同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7.
汉语"古无舌上音"是我国清代音韵学家钱大昕提出来的著名论断。这里以笔者的母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下司镇白午自然寨的苗语词汇为语料与汉语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汉语"古无舌上音"的论断在黔东南苗语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8.
排烧苗语虽然属于黔东方言,但是它自有其演变特点。它的一些语音形式是养蒿形式的发展,有的却比养蒿的更古老,有的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的结果,有的在苗语其他方言以及整个苗瑶语族都有一些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qo35是一个标明语义分类的类符,用以指明带有qo35的词属于非动物类别.qo35兼具前加成分和冠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苗瑶语的多音节词在单音节化过程中,有些方言、土语中没有变成单音节的词,其前音节要么变化为跟其他词的前缀一样("前缀化",preffixalize),要么"词汇化"(lexecalize)。由于它们位于多音节词的前面,反而变得好像"没有虚化的词汇"一样,其实它们是由没有意义的音节变化的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