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和作者在门、珞地区的多次实地调查材料,对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联系的扩大,以及西藏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变化很大。近年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使门巴族和珞巴族社会变化尤为剧烈,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婚姻制度与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思想文化观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代我国门巴族、珞巴族的反侵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巴族和珞巴族是世代生活于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近代以来,门巴族和珞巴族人民与殖民主义扩张势力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祖国西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门巴族和珞巴族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斗争史,无疑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珞巴族属于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藏东南的珞渝地区,那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很少进入外界的视野。冀文正同志在墨脱工作了16年,他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珞巴族民俗图片,记录了当时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珞巴族的民风民俗及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珍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更具有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价值。这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能够使外界了解珞巴族的过去,关注他们的现状,帮助珞巴族在未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何民族都希望保留它对于自己过去的记忆.《斯金金巴巴娜达萌》就是珞巴族用舌头纪录下来的自己民族的“过去的故事”,是流传至今的珞巴族伟大的古史歌作品。《斯金金巴巴娜达萌》是一部关于珞巴族血缘家庭公社时期想象的历史。正如这部古史歌中反复唱诵的:“过去的故事要从头讲,达萌、乃包是开章。”“达萌”,全称“斯金金巴巴娜达萌”,珞巴语意为“大地母亲诞生的女儿达萌”;“乃包”,全称“斯金金尼乃包”,珞巴语意为“大地母亲的儿子乃包”。达萌和乃包是贯穿这部古史歌的两个中心人物。他俩是姐弟,又是夫妻,“过去的故事”就是围绕他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珞巴族信仰原始宗教。喜玛拉雅东部山区,沟谷纵横,林海茫茫,群兽出没,给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珞巴族人民提供了原始宗教思维和想象力的自然对象。然而,真正成为珞巴族原始宗教信仰基础的是珞巴族的原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原始的生产关系。直至解放前夕,珞巴族还没有完全摆脱石器和木器工具,生产以狩猎为主,氏族和部落是基本的社  相似文献   

7.
张若蓉 《西藏研究》2009,(5):113-120
门巴族、珞巴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有关门巴族、珞巴族研究方面发表了不少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通过对该主题的载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反映论文的研究领域情况,进一步为学者们提供借鉴,拓宽藏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李坚尚、刘芳贤同志合著的《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一书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1992年2月出版。该书以大量而生动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图文并茂地对珞巴族的自然生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系统的论述,从而填补了国内民族学研究领域无专门论述珞巴族的著作的缺门;而作者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和突破,更使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试作如下评价。 第一,几度深入村寨对珞巴族的田野调查,充分体现了作者脚踏实地的严谨学风和不畏  相似文献   

9.
原西藏地方政权对墨脱及其以南地区的统辖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脱及其以南地区过去是我国珞巴族和门巴族的重要聚居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珞巴族先民就与藏族先民有着紧密的联系。珞巴族居住的珞瑜地区(包括墨脱)很早就为原我国西藏地方政权统辖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狩猎珞巴族是一个擅长狩猎的兄弟民族。弓箭和长刀是陪伴珞巴族男子一生最重要的信物。不管谁家生了男孩,邻居和亲友都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迥然相异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体系.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模式.本文拟比较汉族和藏族、贵州侗族的生育文化,分析这些民族生育文化中合理的文化价值,从而探讨儒家生育文化在当今生育政策中的消极作用及目前对生育模式作"传统--现代"二元结构之划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均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族.唐初,吐蕃势力北上,鲜卑折掘氏部随党项羌北迁至府州等地.鲜卑折掘氏与党项羌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融合,至唐末五代时期,鲜卑折掘氏逐渐融入党项羌,并开始以党项折氏之名见于史籍.宋代以后,折氏随着与汉族的长期通婚,又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从壮族的语言特点上进一步探究壮族对本民族的自称,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壮族到底将自己的民族自称为什么民族.壮族的民族自称按壮语的表达习惯应为"陀族".壮族现有族称,是因为汉族按壮族人对大象称呼的语音,用汉语近似读音字来指认的,其原义为"大象民族".探明壮族族称原义,符合壮族的民族心理习惯,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也有利于壮族人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是构成我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有两个方面:一是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本民族或民族社会的政治事务;二是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少数民族政治政策通过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对各民族平等政治权利的具体规定,通过各民族自治管理形式的制度安排,以及在各领域内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贯彻执行,来系统地保障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权利、实现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族、达斡尔族家庭教养方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取的是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跨文化比较研究,目的是通过汉族和达斡尔族学生家长的取样测试,揭示汉族、达斡尔族家庭教养方式的民族差异,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哈卡斯族的形成及其部落划分的简况,并对我国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的姓氏来源作了分析,对研究富裕县柯尔克孜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达斡尔族的基本概况,阐释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的落位选址、建筑布局、建筑特色及成因,探究了达斡尔族传统民居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浓郁的地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