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立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政治关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族风俗习惯等,构建和谐文化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西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党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等教育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涵盖高等职业、普通本(专)科、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乃至全社会为发展西藏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西藏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西藏实际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经验,凭借这些经验,西藏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大的辉煌.[1]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族学院是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由西藏在内地办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四十年来西藏民院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西藏民族学院长期坚持在祖国内地办学,是西藏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不仅在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充分利用内地的各种优势和资源进一步办好西藏民族学院,提高教育投资效益,为西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要西藏的经济发展与内地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期坚持区内和内地两个高等教育发展重心是西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施科教兴藏 ,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分析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入手 ,阐述了西藏高等教育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理想应有的价值追求 ,并结合西藏实际 ,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对实施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小峻 《西藏研究》2005,(4):98-103
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是实施科教兴藏、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分析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问题入手,阐述了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理想应有的价值追求,并结合西藏实际,对实施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西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间,必须考虑西藏高等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水平、达到一定时间实现大众化的投入要求、未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文章试图从2007或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一大众化标准,这两个不同的发展速度来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进程。  相似文献   

7.
受历史等因素影响,稳定一直是西藏发展中的主题.各种不稳定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冲突、环境冲突、边境关系冲突.究其根源,西藏稳定与西藏独特的生态环境、文化背景、地理位置有关.教育在西藏稳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依赖于西藏教育是否尊重和体现了西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方面的特殊性.发展西藏特...  相似文献   

8.
论西藏发展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果 《西藏研究》2004,(4):116-120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高等教育新的类型,应当在西藏尝试适当发展。为此,在现阶段探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对于推动西藏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民族现代化、稳定社会局势以及完善高等教育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西藏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讨论西藏高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向入手,联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的办学实际,提出构建西藏高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峻 《西藏研究》2007,(4):116-120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将成为西藏发展的动力源。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制约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是促进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分析新形势下制约西藏高等教育的经济、人口和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等因素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辉 《民族研究》2006,(5):97-99
中国帝王以自己的生辰为节日,大约自唐开始。宋人王明清云:“《唐明皇实录》云:‘开元十七年秋八月,上降诞之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使燕乐,休假三日。诏从之。’诞日建节盖肇于此。”①此说盖不谬也。而各国之间互派生辰信使,五代始有之。②延至宋、金、夏鼎立时期,宋、金,金、夏,金、高丽都互派使臣祝贺对方国主生日,此制度日益完备。一般说来,帝王生辰与诞节是一致的。然笔者在考察宋金交聘制度时,发现《金史》本纪中所载金帝生辰与诸国人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