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农业同世界各国比较起来,有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经验传统。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两千年来就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广大小农经济,随着封建剥削方式的变化,这种小农经济的比重愈来愈大,而且愈来愈多样化。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具有个体经营土地并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习惯和传统。对于这样一个处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对象,我们过去也很少认真地周密地研究过。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波浪式地、非常曲折地向前发展的。自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农业已经经历了四次改革的浪潮:第一次是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运动;第三次是公社化运动;第四次就是从1978年开始的集体农业自身的改革,在集体经  相似文献   

2.
按科学发展观转变我国农村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试图揭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尤其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研究不断。从一些文献来看,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概括多种多样,甚至一些概括还转化为政策语言,用以指导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的从世界农业长期发展趋势角度概括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有的从资源利用方式的角度概括为农村经济增长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有的从农户经营规模角度概括为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有的从农业比较效益变化角度概括为从弱质农业走向高效农业;有的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创新》2008,2(4)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有增无减,农业仍然是没有解决规模狭小、分散的小农经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9亿农民依靠农业只能走向相对贫穷;由此产生城乡差别仍继续扩大;中国经济结构、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增加,农业将处于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各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随着各国人均GDP增长呈现先加速下降而后减速下降的趋势,分界点就是刘易斯转折点。跨国平行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在人均GDP为3,000—4,000美元(购买力平价2000年国际美元)之间出现。中国的人均GDP超越了这一水平,但农业劳动力比重远高于该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很可能意味着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据198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全国拥有人口6.8381亿,其中农村人口占76.3%;同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1%。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1965年为47%,1983年为36%。独立四十年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采取过多种措施,如土地改革、合作运动、乡村发展计划、农业发展新战略、农村发展的一体化计划,等等。本文试图对印度乡村发展计划作个扼要的介绍和评述,并探讨乡村发展计划对印度农村的资产主义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芬兰经济发展迅速。在1960—1970年期间,就工业生产总额增长指标来说,无论是绝对量还是人口平均产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北欧国家中,它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芬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广泛参加国际分工,集中力量生产优质专业化产品,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重。芬兰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军费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较低。芬兰经济结构的变化开始于六十年代,20年来,农业和林业比重下降50%以上,服务行业有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相对数的下降,极其显著地低于农业产值相对数的下降。1952年至198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7%下降到35%,但同期农业劳动力占工农业总劳动力的比重,仅由88%下降到74%。而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则由13,150万个,增加到30,467万个,即增加1.3倍。一般地说,只有当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向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转变之后,或当非农业产业的劳动力已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相当大时,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而言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入世”对中国农业带来冲击客观上要求对中国农业进行切实保护。保护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发展 ,中国农业也只有在政府的积极主动保护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适宜的保护措施有 :对中国农业税费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 ;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一、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其演变规律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发达国家发展状况及其规律看,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呈以下特点: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而不断上升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农业时期或第一产业时期、工业化时期或第二产业时期、服务时期或第三产业时期,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从中可以看到,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看,尽管情况不尽相同,但它们的经济发展几乎都经过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演变过程,伴随这一演变而出现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坚  尹国俊 《学术交流》2006,(11):107-110
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两条途径:增加工业品的投入,或增加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前者研究较多而后者研究较少。生产性服务投入是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能加快农业的发展。通过比较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与美国、日本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发现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的一个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可以从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量上反映,因此,要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保持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最深厚的底蕴。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农民、世界最大的农民消费群体,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政府采取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投资、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既能促进消费,也能促进投资。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仍刻不容缓。为此,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务农劳动者经营者的收益。一是家庭经营应始终成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二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以及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仍将长期存在;四是要培育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五是要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六是要着力发展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张应强 《社科纵横》2002,17(4):72-73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入世"对中国农业带来冲击客观上要求对中国农业进行切实保护.保护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发展,中国农业也只有在政府的积极主动保护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适宜的保护措施有对中国农业税费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20多年,“三农”发展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印。“三农”经济有了发展;农民有了实惠;农业有了提高;农村有了进步。商业化运动中土地资源凸现的价值使“三农”出现了新问题,即失地农民的利益被最终侵蚀时带来的农民心理变化或扭曲。  相似文献   

14.
梁凯乔 《探求》2008,(2):44-49
2001年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凸现六大绩效: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快、贡献大;总体经营效益较好;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作出较大贡献;产业结构变动呈稳定趋势,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超过76%;出口增长迅速,出口贡献度为32.48%;农民就业贡献度和农民收入贡献度大大提高。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有如此巨大的业绩,是因为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合力,其合力的构成有:良好的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形成的力量;加入世贸后趋好的国际环境形成的力量;产权制度改革形成的力量;乡镇企业规模发展形成的力量;各种要素形成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建国三十年来,黑龙江省经济有较大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九点七倍,已经成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同时也应看到,同全国比起来,我们的速度并不快。一九七八年同一九五○年相比,我省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二,而全国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三;工业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而全国是十三点五。我们的速度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省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单一性。我省经济中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粮食生产比重大,林牧副渔业比重小。我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无论现在还是今后,比重都应大一些,这是对的。但是,同全国相比,我省粮食“单打一”是突出的。我省农业产值比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邓子恢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的农业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当代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它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理论宝库.主要体现在参与毛泽东一些重要农业思想的提出;一些见解成为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有机内容;补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在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二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他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思想;提出了可以实行分散经营或统分经营的生产责任制观点;提出了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初步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朗玲  魏枫 《求是学刊》2003,30(1):53-60
文章回顾了 2 0世纪后 80年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 ,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与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 1978年以来的农业相对统计数据与农业制度改革的相关分析 ,得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农业生产力及其布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并且发现 ,尽管存在资源、制度和市场的三重制约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已开始向地区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由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北京农机学会、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在京召开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机械工业部农机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机化报社、农业出版社等单位的同志,以及论文作者、特邀代表共7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密兰  王平 《社科纵横》2006,21(6):25-27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农业在全县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由于皮毛市场的崛起和发展,对全县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皮毛市场的带动下,全县乡镇企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个体私营和饮食服务业发展很快,产业结构也逐渐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所以有再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人们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待农业这个经济部门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之所以必须强调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因为不少人往往只看到在国民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中,农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忽视保持农业适当增长速度的迫切性;与此相联系,只注意迅速推进城乡工业化,而低估同步发展农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