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国内企业既享有机遇但又需面对挑战。国内企业要想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品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各大企业都想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有的企业给自己的产品冠上了洋味十足的名称。事实上,"洋"名称并不能达到企业想要"扬名"的目的,且商品的内涵并未很好地传递,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也并未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汉语的本土化地位被削弱。该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人员走访等方式,发现近些年国产品牌名称"洋化"现象愈演愈烈,并从语言学及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实质及危害,呼吁采取措施遏制这一乱象。  相似文献   

2.
谢志鹏  赵晶  汪涛 《管理评论》2022,(6):303-314
在沟通中,人称称谓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但是时至今日,营销学界中对沟通中单/复数第一人称称谓影响进行的讨论仍凤毛麟角。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本研究通过四次实验验证了单复数称谓与品牌犯错类型之间的交互效应:当品牌犯下能力相关错误时,相比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使用单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而当品牌犯下道德相关错误时,相比之下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拟人化感知中介于此效应。本文推论,相比于复数称谓,单数称谓会激发消费者拟人化感知,这会启动消费者对产品的人类刻板印象理解,从而对产品不同层面(能力/道德)的改进可能性产生不同期望。本研究拓展了沟通风格以及拟人化等方面的理论深度,同时为企业危机处理提供了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宗伟  张艳辉  张春凯 《管理学报》2021,(10):1533-1542
结合"刺激-反应"理论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以淘宝网打折和旺铺两种方式为例,对移动端与PC端消费者的信息加工与购买决策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受决策路径选择的影响,打折在移动端更能提高销量,旺铺在PC端更能提高销量;产品信息强度对旺铺的促销效果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旺铺与PC端的匹配性、打折与移动端的匹配性均受产品特征影响;由于移动端与PC端信息呈现方式存在差异,消费者会采取不同的信息加工路径,最终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4.
周春元  陆娟  吴芳  范公广 《管理学报》2009,6(3):361-366
借鉴信息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理论,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信息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由于消费者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由于受信息限制转而利用品牌联合信息来推测消费决策时所缺失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品牌联合得以有效实行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消费者决策所需信息"与"消费者实际能够获得信息"之差异的品牌联合作用原理的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每个行业品牌联合效果优劣程度取决于这一行业的市场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针对具体消费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量间的不对称程度.从消费者决策信息的角度,解释了不同行业品牌联合差异的原因,并利用所构建的消费者决策中的信息模型做了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在线社区的兴起,如何在社区中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通过品牌的有效定位以占领更多的消费者心智份额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品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基于RAS信息接收-接纳(Receipt-Accept-Sample)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从社区平均心智份额与社区消费者心智份额两个角度探讨基于在线社区的消费者品牌认同提升效果,并根据品牌发布广告的信息复杂度与信息强度来揭示广告信息特征对消费者品牌认同提升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在线社区消费者品牌认同提升的品牌定位实施策略建议。研究发现:(1)在线社区消费者的平均心智份额呈现曲折上升态势,品牌有必要适时调整支撑品牌定位的营销组合策略;(2)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不会被某一品牌所独占,品牌无法获取所有消费者的认同;(3)品牌定位应是简单明了且易于理解;(4)在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时,应基于消费者个性展开提升而非消费者的能力与意识;(5)在线社区消费者品牌认同提升过程中始终存在被竞争品牌攻击与反超的风险,品牌可能会流失已经夺取的心智资源;(6)即使品牌重启新的品牌定位战略,也无法全部挽回因竞争品牌反击而遭受的损失。本文在验证以往品牌认同与品牌定位理论相关结论同时,也获得了现有理论中未曾揭示的研究发现,为品牌开展有效品牌定位,扩大消费者心智份额,提升在线社区消费者品牌认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龚玥  周艳菊 《领导科学》2020,(8):118-121
基于信号传递、信息加工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以消费者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以客观信息披露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探索扶贫标签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实证分析可知:扶贫标签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在扶贫标签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中,消费者感知质量和社会价值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客观信息披露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品牌”救市,关键要看消费者答不答应。市场遭遇危机,成为“问题品牌”,远的有杏花村酒,近的有三鹿奶粉。而危机过后如何救市,自然成了“问题品牌”企业攻坚的课题。救市显然难以一步到位,“问题品牌”救市,关键要看消费者答不答应。常规的铺货、广告和促销累加的市场推广救市效果又会如何呢?它们能不能于危及之间,救“问题品牌”于水火呢?  相似文献   

8.
许宁 《经理人》2013,(6):62-64
相对电子商务网站而言,团购网站就是一个广告信息平台——对消费者而言,它是一个生活服务小帮手;对商家而言,它是一个靠让利吸引客户的产品和品牌的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9.
黄前进 《经理人》2002,(8):58-60
唯有强化消费者的使用经验,经由感性层面建立起品牌个性,国产手机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品牌名字是品牌的第一要素,品牌命名在品牌要素选择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建立品牌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暗示性品牌名字的角度切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服务业领域中暗示性品牌名字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对来自某大学的170名MBA学生和186名普通学生参加的两个实验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餐馆、宾馆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品牌名字的暗示性与广告信息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暗示性的品牌名字与广告信息越一致,越容易刺激消费者正面的情感,越能激发消费者正面的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在保险服务中,虽然暗示性品牌名字与广告信息的一致性可以带来消费者积极的广告和品牌态度,但是却不能激发消费者正面的情感状态。此外,感知风险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者消费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化,企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由于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企业越来越重视向消费者传递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的品牌名称的作用。尽管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和品牌积累,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较高的美誉度和忠度诚,但是许多企业仍在变更企业品牌和名称。企业名称和品牌更名的动因1.通过更名来配合企业战略改变。企业更名预示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改变。戴尔计算机公司为了适应其多元化战略,删除了公司名中“计算机”3个字,以满足其在更为全面和更为高端的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两类企业公开信息及其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当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开信息和反映企业能力的公开信息同时出现时,两种信息会以怎样的交互模式、通过怎样的机制共同影响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强度.以快餐行业公司为对象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控制已有关系强度后,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公开信息会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反映企业能力的公开信息对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评价以及与消费者-品牌的关系强度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两种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交互形式与公平启发理论的预测相符.此外,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在企业公开信息对关系强度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冰  王良燕  樊骅 《管理科学》2016,29(3):71-80
把对消费者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扩展到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中,旨在探讨品牌关系类型(交换型vs.共享型)与消费者社会阶层(高vs.低)的交互效应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并且考察企业管理者如何将品牌关系作为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判断消费者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通过验证消费者期望确认的中介效用,解释对品牌评价产生交互效应的理论作用机制。通过3项对中国真实消费者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实验研究,采用聚光分析、方差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与消费者社会阶层存在匹配效应,进而影响对品牌的评价。与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相比,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与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相比,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交换型品牌关系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高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共享型品牌关系提供的无条件的关心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满足低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因此,当面临相对应的品牌关系定位时,消费者由于其期望得以确认,对品牌的评价更加积极。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进而选取适当类型的营销策略定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通过探讨品牌关系和社会阶层的匹配效应丰富了品牌关系管理和社会阶层研究的理论应用,为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管理建议。将社会阶层作为提升品牌定位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企业应该认清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与其培育恰当的品牌关系以满足他们的期望。研究结果为企业更好管理品牌提供了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叶杰 《经营管理者》2013,(19):159-159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效应在市场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品牌不仅是以其外在的名称,标志等成为识别因素,更以独特鲜明个性,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稳固形象。不同品牌决定了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是企业有效获得消费者信赖的基础。我国品牌缺少战略意识,世界知名品牌中属于中国的非常少,市场对品牌效应的日趋青睐,必将对我国自有品牌产生强大冲击和影响,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黎初源  张云  张勇 《经理人》2004,(10):72-73
很多人相信“市场营销胜利的关键是说服消费者自己拥有更好的产品”,这真的有效吗? 1999年,全国一路跑马圈地、四处征战的青岛啤酒在深圳成立华南事业部,依靠成熟的品牌模式和市场推广,青岛啤酒的华南销售一路上涨,短短2-3年间,青岛啤酒就成为了华南地区销量第二的强势品牌,但是不为外人知的是青岛纯生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广州地区一直销量低迷。  相似文献   

16.
<正> 报载,广东惠州传出一条大新闻,近年走势强劲的国有企业TCL电子集团,兼并改组了英籍老板的一家跨国公司——香港老牌彩电企业陆氏实业公司,用国有彩电品牌取代了外资的进口品牌。 香港陆氏实业是一家上市公司,是较早涉足大陆彩电市场的企业,其品牌“佳丽彩”八十年代初在内地销售,后在深圳建了一个以外销为主的生产、科研基础。然而,时隔十来年,这家“洋”彩电的老字号却被国内彩电市场的黑马——“TCL王  相似文献   

17.
<正> 私人品牌(Privaye Brand)是由商业零售企业开发、创造、使用在本企业所销售的某种或某些商品上的标记、名称、符号或者它们的组合。使用私人品牌的商品,通常是由零售企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提出新产品功能、造型和品质方面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的。  相似文献   

18.
品牌美誉度的"内伤" 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作为衡量品牌影响力的两大主要指标,历来备受关注。品牌美誉度是品牌力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对某品牌的好感和信任度,也是衡量一个品牌的重要维度。品牌知名度固然重要,然而一味追求其知名度而忽略维护美誉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广告成为了企业争夺和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广告位资源,成为了企业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整体优先原则,从信息加工流畅性视角出发,探究了广告景别呈现方式对广告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近景系列广告,全景系列广告会使消费者的广告态度更积极,信息加工流畅性在该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消费者思维模式调节了广告景别呈现方式对信息加工流畅性和广告态度的影响,当消费者处于整体(局部)加工思维模式下,相较于近景(全景)系列广告,全景(近景)系列广告使消费者信息加工更加流畅,广告态度更积极。本研究丰富了视觉线索在营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制定和选择广告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品牌乃至优秀的品牌不仅属于直接相关的经营者、所有者群体,而与消费者群体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无论怎样讲,品牌名称都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符号,它是一个鲜活的、极富特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