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卫华  刘佳  樊霞 《管理学报》2012,9(11):1627-1633
利用广东省高等院校98个学术团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团队建设在产学研合作与学术团队核心竞争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建设与团队核心能力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团队建设对学术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服务社会能力的影响;团队正式化在产学研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团队学术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之间是部分中介作用;团队文化氛围在产学研合作广度和学术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之间无中介作用,在合作深度和学术能力之间是部分中介作用,在合作深度和服务社会能力之间是完全中介作用;团队学习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学术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之间是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慧群  陈国权&  #   《中国管理科学》2010,18(2):181-192
团队学习的研究重点已由基本问题界定(定义、类型等)扩展到对其机理(前因、后果关系等)的详尽探讨,但团队多样性与团队学习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定义了团队目标偏好多样性与知识经验多样性两个概念,之后详细探讨两种多样性如何影响团队学习能力。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团队目标偏好多样性越高,团队学习能力越弱;团队知识经验多样性越高,团队学习能力越强;两种导向的互动行为是调节多样性与团队学习能力关系的重要变量,当事实导向互动行为与情感导向互动行为比较多时,目标偏好多样性对团队学习能力的负向影响作用减弱,知识经验多样性对团队学习能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增强;两种多样性通过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影响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3.
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运用公共组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欧美外企等四类组织的325个高管团队样本,从行为视角探索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结构和测量,重点研究了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可分为决策参与、开放沟通和团队合作三个行为维度,高管团队规模、信任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变量显著相关。高管团队的多项异质性与行为整合显著负相关,这些异质性包括最高学历、海外学习考察时间、工作经历、每周工作时间、进入方式、团队任期、经营战略偏好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乡镇领导班子配置特征与业绩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构建了影响领导班子结构配置的因素模型,主要包括领导班子结构、核心领导特质、班子能力建设、内部机制建设四个维度19个指标;其次探寻了领导班子配置特征与团队效能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领导团队效能主要受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经验结构等因素影响。领导班子工作经验的差异性与核心领导特质显著正相关,领导班子年龄与核心领导特质呈负相关关系,领导班子性别差异与核心领导特质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知识面和紧密度为中介变量,以团队认同为调节变量,实证考察了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主要通过知识面和紧密度2个中介变量起作用;成员异质性增加了团队的知识面,降低了团队的紧密度,而知识面与团队创新绩效正相关,紧密度正向调节了知识面与团队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团队认同正向调节了成员异质性与团队知识面的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了成员异质性与团队紧密度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田莉  张劼浩  袁国真 《管理评论》2021,33(12):324-338
社会认同理论提出团队成员的身份主张对其认知和行为模式有深远影响.基于此,团队冲突的根源可能不是简单地因为成员的观点不同,而是因为在深层次上他们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然而,以往研究并未对创业团队成员身份的异质性如何影响团队冲突给出明确解答.本研究通过对四个创业团队的多案例分析,刻画了身份异质的创业团队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团队成员身份异质性会诱发团队内形成断裂带,并依据子团队相对规模可以划分为平衡型和非平衡型断裂带.其中平衡型断裂带使创业团队容易产生合作式冲突,提高了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从而降低了团队成员的更迭概率;而因团队成员身份异质形成的非平衡型断裂带使创业团队容易产生让步式冲突,进而导致了团队成员更迭的发生.本研究拓展了有关团队异质性以及团队断裂带的研究,并在创业情境下对身份异质性如何影响团队冲突和结果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过程视角和人际关系视角研究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团队认同的调节效应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构建了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以85个知识密集型团队为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认同调节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新的关系,团队认同调节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团队认同对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被知识共享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制造业新产品开发小组成员为研究对象,模拟FFE阶段的情境,分析不同类别的团队异质性对个人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开放性人格对其关系的调节效应和沟通意愿对其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部门异质性、认知模式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对个人创造力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部门异质性与个人创造力的影响是受到开放性人格调节的。此外,性别异质性通过影响团队间的沟通意愿,进而正面影响个人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阶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313个合伙人团队的问卷调研,分析了合伙人团队特征在合伙人团队契约治理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合伙人团队规模、受教育程度异质性以及职能和产业经验异质性较大的企业,合伙人团队契约治理越明确和周详,企业成长绩效更好;在合伙人团队规模、职能和产业经验异质性较大的企业,当合伙人团队存在绝对控股权安排时,企业成长绩效更好。但合伙人团队先前网络关系的强弱对契约治理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合伙人团队受教育程度异质性对绝对控股权安排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公平偏好下的团队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训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2):145-147
在Alchian & Demsetz标准团队理论基础上,将代理人内在的公平偏好考虑进来,建立了基于公平偏好的团队理论模型,分析在预算平衡约束和代理人的公平偏好存在条件下的团队效率以及公平偏好对团队合作的作用机理,可以为合理利用代理人的公平偏好提高团队生产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变革型领导对R&D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团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本研究从变革型领导这一视角探讨了其对R&D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中介机制.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对316个R&D团队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R&D团队领导者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团队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而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正是这种影响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信任与建设性争辩对科研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科研团队创造力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目的在于探寻科研团队内信任与建设性争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对中国科学院6所科研院所的163名科研团队成员进行施测。研究结果显示:在科研团队内,信任与建设性争辩和团队创造力都呈正相关关系;建设性争辩与团队创造力呈正相关关系;信任通过建设性争辩的中介作用来促进团队创造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发团队领导、团队反思与研发团队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研发团队的特点,以团队领导和团队反思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研发团队领导、团队反思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采用SE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都会对团队绩效直接产生影响,但前者的影响更显著;变革型领导能够通过团队反思影响团队绩效,而交易型领导不能。团队反思在鼓励性激励、智能激发、个性化关怀三个变量分别与研发团队绩效作用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管理学报》2012,9(10):1495-1504
在继承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现实情况,根据仿真结果所做出的应用分析对促进科研团队中成员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提升科研团队的知识积聚效应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创新方向正在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跨组织、跨地域的开放式创新团队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载体。社会化标签能够使团队成员按照自己对知识的认知方式进行知识交互与协作,有利于促进开放式团队知识创新。但是由于标签标注的自由性,如何建立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更有效地支持开放式环境中基于标签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成为该领域的关键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面向开放式团队知识创新的动态标签关联网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应用结果,可以发现面向开放式团队知识创新的动态标签关联网方法能够动态地展示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支持开放式环境中的团队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锐  陈国权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1):67-74,83
知识分享是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之间均存在"倒U"关系,而知识分享会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跨部门心理安全对组织绩效的作用中扮演中介角色。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跨部门心理安全与组织知识分享、组织绩效间作用关系的深入了解,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Global virtual teams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knowledge sharing, often related to identity threats that emerge across subgroups. In this conceptual paper we adopt the integrative model of subgroup relation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ulticultural brokers, i.e. team members or leaders who transcend different cultural boundaries and help to bridge differences among colleagues in different subgroups, in positively influe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threats and knowledge sharing. We propose that identity threats across subgroups of global virtual team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knowledge shar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We contend that the presence of multicultural brokers help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dentity threats over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a curvilinear moderating effect. We further propose that role (leader versus member), type of appointment (formal versus emergent), situated coworker familiarity with different subgroup members, and level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 of the multicultural broker play unique moderating rol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threats and knowledge shar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Our research offer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subgroup relationship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global virtual team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managers and MNEs, helping guide management efforts.  相似文献   

18.
李卫东  刘洪 《管理学报》2011,(11):1638-1645
构建了基于2种团队类型的企业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激励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相关分析和层级逐步回归分析对回收的339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假设验证。研究发现:影响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最大因素是属于内在激励的助人所得乐趣;无论是在职能团队还是在跨职能团队中,内在激励对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类型对外在激励因素(组织报酬因素)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即在跨职能团队中外在激励对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职能团队中外在激励对知识共享意愿则呈现弱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国权 《管理学报》2007,4(5):602-609
提出了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的定义,建立了团队学习的9个行为和能力要素,开发了团队学习能力的定义和几种测量模型。采用513个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表明所建立的团队学习能力的测量模型具有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发现了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土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