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76年《杜威十进分类法》(DC)发表以来,西方现代分类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图书资料的增长,图书分类法在缓漫地变化着。进入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出版物的迅猛增加,科技情报工作的蓬勃兴起,图书分类法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重大的改革,世界图书分类学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公元前六年,汉代刘向、刘歆编的《七略》算起,图书分类法已有了两千年的历史。1876年诞生的《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分类法划时代的变革,它标志着现代分类法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物的剧增,根据检索的需要又产生了另一种检索语言——主题法。它问世虽只百来年的历史,但却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检索语言。因此,有人认为分类法组织的检索工具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了,主张用主题法取而代之。事实上分类法、主题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两种检索语言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兼具分类主题优点于一身的语言,达到多功能的检索效果。下面就分类主题一体化,从理论上、具体作法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者,我国正式图书分类当以西汉刘歆所撰之《七略》为最早.刘歆《七略》是在他父亲刘向奉命大规模整理国家图书文献,并编写我国第一部提要书目《别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也是第一部图书分类法).《七略》比欧洲第一部图书分类——公元1545年瑞士人吉士纳所编《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一千五百五十年.然而,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使用时间最早、应用最普遍的,却是以经史子集为纲的四部分类法.从晋代至清末,它在一千多年我国图书分类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统摄着数以万计的文化典籍,很值得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古代四部分类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及其与我国传统学术文化关系等问题略作述论,以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以西周为中国中世纪史的开始,无异于说西周是封建社会。《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对民族文献所设置的类目少,有的无细目和说明,注释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有些类目对少数民族图书分类没有权威性。从分类角度分析,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图书时,存在“四易四难”的问题。凡是分类“难”的图书都具有蒙古文献载体的特点。针对《中图法》( 第三版) 的缺漏,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文献时,从实际出发采用( 一) 蒙文古籍分类借鉴《蒙古文古籍总目》分类大纲;( 二) 新书相关的目录体系可参考以下分类法:(1) 扩展类目;(2) 改换专类复分表,充实《中图法》的不足之处。从有什么文献就应有什么文献分类法的实际出发,编制符合蒙文图书的《蒙文图书分类法》是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个时代的图书分类,是那个时代载体化知识序列化和系统化的重要表征。研究一个时代图书分类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的进程,对于理解这一时代知识结构的变化,是有极大帮助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图书分类法沿革的考察来分析古代知识结构的演变及近代知识结构移植性创制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在图书分类中的作用,分析了分类法和主题词的异同以及正确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法,说明了分类主题一体化将是《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综合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的涌现,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在期刊文献载体中是比较突出的。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其分类不能一次完成,由此形成了期刊的特殊性。期刊内容广泛复杂,时效性、连续性及综合性很强,与图书有很大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讲,期刊比图书分类的难度更大些。因此期刊应有独立、统一的分类法,以适应期刊发展的需要。《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对期刊分类法的统一规范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类目设置及组配的应用上都比较拘谨,笔者结合中文期刊分类的特点,对《中图法期刊分类表》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阮冈纳赞(1892—1972)是印度享有盛名的学者,他以其数学家特有的思维和素养,孜孜不倦地探索了图书馆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所著的《冒号分类法》是他直接运用其数学才华研究图书分类中标引符号的容纳性问题的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为英美的图书馆学家和文献工作者所重视。《冒号分类法》一书提出了分段标记法,只用冒号“:”作为分段符号。1939年出了第二版,采用“八分标记法”。1950年出了第三版,广泛使用了“焦点”、“面”、“相”这些概念。在这两版内,都仍沿用冒号作为号码分段符号。1952年出了第四版,提出了“五种基本范畴”,采用五种不同的分面符号,大大改变了冒号分类法的面貌。1957年出了第五版,这一版将分类表分为2卷。1960年,又将第五版中的第一卷修订出版,作为第六版。 《冒号分类法》的基本特征,是面的分析法和分面标记号。为了论证这个思想,阮冈纳赞发展了一整套新的分类理论,创造了许多新的术语。这一切都是由于他试图解决图书分类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也就是图书分类法怎样才能随着知识《学术、图书》的发展而发展。用分类法的术语来说,就是无限扩充性,也就是对于任何新发生的主题要能随时在分类体系中给予恰当的位置和恰当的类号。  相似文献   

11.
图书分类浅议李亚萍图书分类法的编制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两汉时期,就产生了举世闻名的《七略》。经图书馆界两千年的努力,编制了各种图书分类法。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分类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原则,充分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晋时期,荀勖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整理成果,在图书分类法上沿袭郑默的《中经》,并且对之进行改革,形成四分法,即将经、史、子、集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顺序。虽然这种分类法还比较粗糙,但为后世图书四分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荀勖还将整理的一大批出土的竹简编为《汲冢书》,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对古今图书的分类,大多采用了古今图书分开分类的方法,即古籍图书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称《四库分类法》),现代图书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实践表明,古今图书分汗分类,分开管理给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给读者检索文献也造成了许多不便。为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参考咨询和古籍图书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思考、摸索用《中图法》类分古籍图书,使古今图书能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这样读者检索文献不仅类号统一,主题一致,同时,也不容易漏检,给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带来许…  相似文献   

14.
《隋书·经籍志》继《汉书·艺文志》而后出现,是根据隋代政府藏书目录而编成的,收录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记的书籍。它在吸收和借鉴了前人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之上,采用了四部分类法并对其进一步完善,确立了四部分类法的规范,书中的总序、大序、小序等叙述了经、史、子、集的发展历程,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书·经籍志》中的注体制短小,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制度的宝贵资料,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自1971年至1988年,我国图书馆界历时27年完成了巨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1—4版的研制出版工作,为我国文献分类标准化、规范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除极个别馆仍采用《人大法》、《科图法》之外,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图法》。《中图法》是我国解放后图书馆类分图书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图书分类法。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版界出书的品种问题、图书馆经费的限制等种种因素,使得图书馆采购图书在类目的分布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有些类目利用率很高,有些类目利用率很低。有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大跃进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但是,过去有很多图书馆采用了旧的分类法,如美国国会分类法,杜威分类法,皮高品及刘国钧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分类法,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如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向读者推荐图书等等工作无法做好。因此,在图书分类法方面,我们必须拔掉这些白旗,竖起无产阶级红旗,才能真正体现无产阶级的办馆方针。因而采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为指导的新的分类法来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日益复杂,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图书,情报部门文献检索上的应用,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检索也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原有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无论是在类目的设置、排列的次序上,还是在编制的方法上,都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它的某些局限性。因此,如何对现行的图书(文献资料)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现在,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已正式出版了,这是党在图书馆事业上获得的又一成就,是教育革命运动的胜利成果,是群众集休智慧的结晶。五八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运动,比较彻底地批判了图书馆学方面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和学术思想,并以月余的时间改编了校图书馆日常流通的二十三万冊图书,抛弃了政治思想反动的“皮氏分类法”和“杜威分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图书分类法及目录学对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各种图书分类及目录学很早就传入日本,对日本学术界产深远影响。迄至今日,它们仍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可稽考的传入日本最早的中国图书分类暨目录专著,是梁代阮孝绪的《七录》,但其分类之学并未被日本藏书界所用。至奈良时代,其图书事业开始勃发的日本,置中国陈旧的七略,七录之法于不顾,而直接受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图书四分法。唐代,代表当时中国图书分类法及目录学在国家藏书与史志中运用的最辉煌成就有《隋书·经籍志》、何茂庶的《四  相似文献   

20.
谈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标引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类标引一致性是《中图法》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图书分类标引是一项科学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细致工作。该文结合大量具体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探讨了在计算机编目条件下分类标引一致性的问题 ,分析了造成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分类标引不一致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善该馆分类标引一致性的主要措施 ,即从熟练运用分类法 ,遵循图书分类标引规则 ,严格执行分类标引流程及提高分类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 ,制定了一个详细合理、切实可行的分类细则和归类原则及本馆的分类法使用本 ,以期能够提高该馆的图书分类标引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