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班上有位女孩特令我伤脑筋:“老师,文文弄坏了教室的门。”“老师,文文偷了我的钱。”“老师,文文打方文贵。”“老师,文文弄坏了灯的开关。”“老师,文文从来没交作业。”“老师,文文讲粗话。”“老师,文文用手去捶窗玻璃,玻璃坏了,手没伤。”“老师,文文叫她弟弟偷6班同学的数学书。”据了解,这位女孩是学  相似文献   

2.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下称《论修养》)是刘少奇同志的代表作,十年大动乱中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打成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黑修养”。检验一部书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究竟是“唯上”、“唯书”和“唯人”,还是“唯实”,主要看书本身,不能“以人废言”!要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来看问题。党中央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的口号中就有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他曾经写过符合客观真理的书,那他的书在历史上的贡献就有给予正确评价的平等权利。否定、扼杀这种平等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习俗中有几种“偷”,煞是有趣。 在我国汉民族中,姑娘小伙结婚典礼过程中就有一种“偷”,当新郎来到新娘家,准备娶姑娘离开时,往往新郎或新郎的同伴就需到厨房去“偷”。东西自然是一件很不起眼的筷子。筷子不仅有谐音“快快生子”,它还寓意新郎将新娘的心灵手巧偷去,以后治家无饥馑之虞。  相似文献   

4.
刚从厕所出来,就听见刘故雄狮发怒般地大吼,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去,只见刘故正狠命地用巴掌打一个人的脸。我知道刘故的脾气,轻易不发火,一旦发起火来就肯定有问题。原来,我们要去上夜班的时候,刘故到小区的车棚里去推自行车,没想到正碰上一个人在偷他的朋友刚送给他的旧自行车。已丢过三辆自行车的刘故把气全撒在了这个“小偷”身上。我也很火,觉得小偷该打!可“该打”两个字还没说出口,我就发现“小偷”的嘴已被刘故打出了血。刘故又开始用穿警靴的脚狠踢那“小偷”,边踢边喝令“小偷”跪下。“小偷”既不躲也不闪,像木头桩一样任刘故踢…  相似文献   

5.
<正> 萧穆,字敬孚(敬甫、敬父),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4),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终身只是一个秀才。更没有做过官。他自幼好学,长而抄、校书,以全部精力用在读书、校书与搜辑明清史料亦即“网罗文献”上。他30岁左右,见到曾国藩,曾国藩称之为“今之读书种子”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9,(5):54-54
即使是熊,偷蜂蜜也要被罚钱。马其顿一只熊因为常到养蜂农家偷蜂蜜,被法院判“盗窃”和“损毁”罪。诉讼是由蜂农基瑟洛斯基提出的,他说为了把熊赶走,他播放塞尔维亚气势雄壮的民族歌曲,在夜晚用灯光吓唬熊,他说“为了驱赶它,我买来发电机,把这一片儿都照亮,还放音乐。”  相似文献   

7.
限定副词“只”和“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和“就”都可以限定范围和数量。如: (1a)她只去过天津。(1b)书就买了一本。 “就”还可以表示时间(我明天就走),关联(他去我就去),语气(他要我去,我就不去)。本文不讨论表示这些意义的“就”。此外,作为单词使用的“只有、只要、只得、只好、只是、只见、就算”等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表限定的“只”“就”有时可以互换。如(1a)和(1b)的“只”“就”对换,基本不影响句义。但“只”和“就”并不是对等词。如下面两句话的“就”和“只”就不能互换: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2)
一个乡下来的小伙子去应聘城里“应有尽有”百货公司的售货员。老板问他:“你以前做过售货员吗?”他回答说:“我以前是村里挨家挨户推销的小贩。”老板喜欢他的机灵,对他说:“你明天可以来上班了。明天下班的时候,我会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9.
老鱼儿 《21世纪》2010,(12):60-60
你还痴迷于网上“偷菜”吗?工作累了感觉疲劳的时候,去开心农场里“种种菜”“浇浇水”,有时去朋友的“农场”观看,顺手牵羊“偷”棵萝卜,再随手“扔”条虫子什么的,心中十分有快感。估计这种孩子般顽皮的快感,就是“开心农场”这个游戏火爆,令大家“偷菜”偷得不亦乐乎的主要原因吧。  相似文献   

10.
以研究原始文化或原始思维而著称的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1832—1917),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这本书中的基本观点是,认为野蛮人的思维与文明人的思维,并没有质的差别。泰勒认为,原始人有“一个相等一致和合乎理性的原始哲学”,他甚至称原始人为“原始哲学家”或“古代野蛮哲学家”。泰勒的大弟子,另一位英国著名的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国榷》,编年体的明代史书之一。作者谈迁,明末清初人。此人认为当时诸本编年明史多忌讳失实,讹陋肤冗,于是旁搜博采,拾遗弭阙,参以己论,摭拾成编。又自以为于“事辞道法”,都经过“句榷而字衡”,乃名其书曰“国榷”。今人评是书所载万历以后明朝与后金关系的史实,为他书所不及;又未遭清人窜改,故史料价值较高,只叹其文字过简。近日笔者将此书中有关广西部分的史料抄纂成册,知其中所云,亦有《明实录》及他书所未载,  相似文献   

13.
‘‘二禅一确,‘一户‘‘,~白‘认翻‘台‘二洽.脚绷几叙单曰禅等碑一舀吕全滋书蕊公粼睁洛盆聋逻落绝之幽加、~一一戳①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爱思考问题,发明了用声音表达意图的“电报语言”。②爱迪生还教他的妹妹丽莎熟悉这种“语言”,常用敲出声音的“卑姆语言”来交谈。,书笋黝嚷着向然段斜低路猛有歪︸︺、﹄脚﹃︸⑤头车间铁在⑥那时还没有电话,奔到车站报告已经来不及了。他看见附近有一座工厂。⑧他气喘吁吁地对厂长说:“快把汽笛借我用一下,不然大祸要降临了!”⑩列车长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他虽听不懂,但此事重不寻常的汽笛声@…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图书     
鲁迅先生一生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甚至把自己得的金质奖章卖了买书。他刻苦读书、著书,深深知道图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所以非常热爱图书,关心图书。许广平先生所写的《欣慰的纪念》一书中就有对鲁迅爱书的描述:“他处理他的书籍文具,似乎比生命还着重,看看他的衣身,是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相反的对照的,书龌龊了急起来他会把衣袖去揩拭,手不干净也一定洗好才翻看。”  相似文献   

15.
天津图书馆从清管延芬《待清书屋杂抄再续编》一书中发现的数页抄自明范大冲编制的《天一阁书目》资料,为研究天一阁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但经与三种有代表性的天一阁书目的核对,管氏摘抄本只占康熙间抄本所录书目的百分之二、三,不能代表范编书目而称之为“现存最早”的天一阁藏书目录.而刘尚恒先生对范编书目的考证文章则一误将黄宗羲字“太冲”与“大冲”张冠李戴;二误范钦的生卒年。  相似文献   

16.
小猫种树     
3只小猫在山坡上种下了一棵苹果树。回到家里,3只小猫商量给苹果树浇水的事儿。小花猫说“:我们轮流吧,明天我去浇,后天小灰猫去浇,大后天小白猫去浇,大大后天又我去浇……”“嗯,这样挺公平!”小灰猫和小白猫高兴地说。第二天,小花猫拿着水壶出了门。他走了几步,想“:昨天种下时刚浇了水,明天小灰猫又会去浇,我今天不去,也没事!”他在外面玩了一圈,回来时还大声地说“:我浇完水啦!”第三天,轮到小灰猫去浇水了。他出了门,想“:昨天小花猫刚浇了必须深知今天的可贵。水,明天小白猫又会去浇,我今天不去,也没事的!”他也在外面玩了一圈,回来还…  相似文献   

17.
施敏 《社区》2010,(35):58-59
心里想的是一件事,嘴巴里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口是心非”泄露了你内心的秘密。S被老师留下来做作业,不会做就抄别人的,然后去办公室交作业,看见老师,S脱口而出:“老师,我抄完了!”  相似文献   

18.
爸爸的书可多了,书桌上、书柜里、床头边到处都是。吃饭时,他手中捧一本书,不然就吃得不香:睡觉前也得捧一本书,不然不能入睡:甚至连上厕所时也在捧着一本书…… 说到这儿,我想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趣事。 有一天,爸爸找不到刚刚还在看的一本书了,他急得团团转,忽然他大吼一声:“大臭儿子,看见我的书了吗?”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爸爸像只无头苍蝇,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看见我来了,  相似文献   

19.
取与舍     
《北方人》2007,(4)
今天你从图书馆抱回一大摞书,砰一声丢在地板,哭丧着脸说:“才两个礼拜,怎么读得完?”又说英文老师早讲了,她要给你们“上吨”的书去读,还说天天会给功课,就算十题中只有一题没做,也要扣一半的分数。接着你又抱怨物理老师,说他教得太快了,害你回家  相似文献   

20.
训练新兵开始第一天的训练,排长站在队伍前大喊:“现在开始训练项目,第一组去杀鸡,二组去偷蛋,我去给你们做稀饭!”新兵们你看我我看你:“这叫什么训练项目呀?”其中一名新兵突然大喊:“他是在说,一组去射击,二组去投弹,我给你们做示范!”二百五某天,黄君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短信:“从1到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意选一个数,加9再减8,然后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