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江西1 887名进士的县域、姓氏分布都很不均衡。79个县域可聚类为进士巨县、进士大县、进士中县、进士小县,183个姓氏可聚类为进士巨姓、进士大姓、进士中姓、进士小姓。某县域某姓氏进士可聚类为巨姓进士、大姓进士、中姓进士、小姓进士。清代江西进士县域类型与其进士姓氏分布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士巨县和进士大县依赖大姓进士和巨姓进士而存在,但又离不开中姓进士和小姓进士的贡献。中姓进士对进士中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仅有两个进士中县拥有大姓进士。全部进士小县既无大姓进士,也无巨姓进士。大姓进士和巨姓进士主要来自进士大姓和进士巨姓,略少于1/3来自进士中姓和进士小姓,说明这些姓氏的进士在少数县域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清代安徽共有11 92名进士,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在省内府际和府内县际两个层次都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状态。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是清代安徽科举发达的地区,其中尤以安庆、徽州两府为著。各府进士中心县的形成与存在,加剧了进士县际分布的不均衡,较之省内府际分布状态,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更为普遍和严重。清代后期与前中期相较,非均衡状态存有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3.
三、进土科及其中特殊类型两宋期间,进士科反复变化,最终至明清才固定模式。考其变化而涉及科目类型的,约有进士分科、特奏名、上舍及第、制科踢进士、进士赐诸科、召试赐进士、赐进士。兹分述之。进士分科进士分科起因是王安石变法,但从科举形式看却是因试艺内容引起的。宋初,进士科试艺内容沿五代旧制,为诗、赋、杂文、策、贴经、墨义,其后去墨义、增论,并无大的变化。王安石变法,罢诗、赋,改试经义,引起一场大震动。《长编》卷220:“今定贡举新制:进士罢诗、赋、贴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  相似文献   

4.
周立德  南溪 《新少年》2023,(6):26-27
<正>全国高考在每年六月举行,辽宁中考通常也在每年六月进行,六月可以说是“考试月”。那同学们知道古代都是怎么考试的吗?有哪些文化常识和考试相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考试那些事。老师,我听说过状元。第一名就是状元,对吧?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哟,殿试的第一名才能叫状元。那啥叫殿试呢?就是到皇帝宫殿那儿参加的考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的前三名都有专属名字,第三名叫探花,第二名叫榜眼,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鼎甲”。  相似文献   

5.
唐代陕西进士历来受学者关注,依据《陕西通志》、新旧《唐书》等史籍对陕西唐代进士进行考证,以此为基础,分析进士地理分布状况,并从统治者、进士个人,以及官僚主义方面阐释各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史书多称方苞为进士 ,实则方苞未成真正意义上的进士。但这丝毫不影响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陕西历代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陕西从隋朝至清朝历代进士进行核实和分析,由于明代以前相关文献资料的缺乏,陕西进士数量及其地理分布反映的主要是明清两代陕西情况。分析认为,历代陕西进士共有2 530人。分析还认为,陕西进士数量集中在明清经济文化中心的西安及其周边、咸阳地区和经济富庶的渭南地区;陕南、陕北较少,这与当时陕西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清代进士登科录存世较少,查阅不便,北京孔庙的进士题名碑经风雨磨蚀,字迹漫漶,这使《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成为考察明清进士群体的重要资料。房兆楹、杜联吉吉的《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和朱保炯、谢沛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都是根据它编纂的。然而《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本质上却是一种以新闻宣传、市卖盈利而非保存文献为主要目的的出版物,在清代还存在着坊间盗刻本。该书在记载进士的姓名、籍贯方面存在数量不少的误刊,其中部分误刊也被“引得”和“索引”所延续。  相似文献   

9.
明代云南科举初兴,共有进士256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看,明后期云南进士人数和地域分布范围较前期都有明显增加和扩大,在下设府内部各州县情况也类似。明前期云南进士仅有60余人,集中于滇中的云南、大理、临安等府的部分州县、卫所。明后期进士分布范围由中心向边远地区扩散,但滇南、滇西、滇北的广大地区仍无进士分布。明代云南进士的地域分布在前后期呈现出的这种变化与该地区民族情况、学校及汉族移民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云南各府州县在明前后期进士人数的统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明代云南进士地域分布的变化,展现出明代云南汉文化逐步兴起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格致实学、陶铸人才,清末最后两科进士被要求进入京师大学堂肄业,于入职之前接受西学教育,大学堂因此专设进士馆。1906年8月,科举已停,不再开进士,馆内学员不继,难以久存,因此变通进士馆办法,将甲辰科进士学员资送日本游学,癸卯科进士仍留馆中直至毕业。1907年初,进士馆迎来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馆内毕业学生,共计内班77人,外班28人。以内班毕业学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变革时代的职业与人生选择,勾勒其作为"过渡社会群体"的特定影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变革时代中国所经历的冲突与熔融。  相似文献   

11.
元代色目人进士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代科举中录取了不少色目人进士,但由于元代科举资料留存甚少,色目人进士大多湮没无闻。本文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对于一部分见于记载的色目人进士的有关事迹进行了考索。  相似文献   

12.
闽东是开阂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唐宋两代科甲蔚为可观,但到明清时期,科举上几乎湮没无闻,这与元明以来闽东人口经济的破坏,教育文风的衰退及特有的人文特征都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对进士籍贯进行分省、分地区统计,借以考察传统社会中人才的地理分布,从而引入进士群体的社会史研究,是近年来学界的一大热点。确定清代甘肃进士人数是研究清代甘肃进士群体的基础,然目前对清代甘肃进士人数的统计数据并不一致。经考证后,该文认为清代甘肃进士为343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明代汝宁府进士群体的具体人数,历来文献记载错讹、遗漏较多。据现存文献资料以及前人学术研究成果考证,明代汝宁府进士包括双籍和卫所籍在内,共有345名。其中,中第进士数量较多的时期主要集中于嘉靖、万历两朝,光山、光州两地区进士的数量居多,占明代汝宁府进士总数的28%。仅仅通过经济、教育因素论证其对该地区进士数量时空分布变化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汝宁府所属各州县进士数量分布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文化发展水平并不成正比,移民因素、士子专经化问题是影响该地区进士群体时空分布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有关清代台湾进士,黄典权、林文龙列有31人,汪毅夫列有32人,均未能尽台湾进士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订,综合各家的统计标准,清代台湾进士的总人数应该是33人。从文献考订的过程看,相关进士名录、索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清代台湾进士的记载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同时,据考订清代台湾进士的籍贯发现,有17名台湾进士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相关州县,这和台湾社会的移民历史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且其科试名次极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榜眼、探花更不在少数,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江南进士在全国的突出比重是不断变化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江南进士在地域分布上,府与府、县与县之间极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苏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府的附郭各县的一些世代仕宦的簪缨望族,显示了个别地区和少数家族在科考中具有非同一般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明《洪武十八年榜进士题名碑》被毁,致该榜进士名录成为明代89榜进士中唯一残缺不全的一榜.而今人常用之《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收录该榜进士422名,尚缺50名.问题还不止此,更严重的是,所收422名进士名录中,存在严重错误,致以讹传讹,亟须订正.俞宪的《皇明进士登科考》保存了《洪武十八年会试录》,共收进士472名,与该榜殿试所取472名进士正好吻合,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可靠的登科名录.以《皇明进士登科考》为依据,有助于完成洪武十八年榜472名进士的发覆.  相似文献   

18.
徐敬恩 《老友》2009,(6):51-51
明代,广西三江县一位士子进京会试时得中进士,这在科举时代是最荣耀的,也是一县之荣。新科进士还乡时,知县特地设宴祝贺,邀请了进士的老师和学官、乡绅等人陪同。席间,众人频频向进士祝  相似文献   

19.
在清代进士题名录系统中,有场中缮写本进士登科录、场外刊刻本进士登科录、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民间刻印本进士题名碑录和今人编著的进士索引工具书,五种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相互承继。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公元一五二五年——一五八二年)与海瑞(公元一五一四年——一五八七年)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很大的政治影响,而且都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清官”和政治改革家。但是,自张居正在万历元年任内阁首辅以来,却对早已在沿海一带推行“一条鞭法”的政治改革家海瑞不起用。这是什么原因?这个迷至今在史学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试就这个课题加以论述,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据《明史·张居正传》记:“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此时张居正仅是一个取得进士而每天温习探研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