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全民 《社区》2011,(15):19
"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今年4月武汉市全面实施"治庸计划",吴家山街道田园社区响应号召,对"治庸计划"进行了积极部署,在突出整治庸、懒、散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宁然 《金陵瞭望》2005,(21):25-27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以加强执行力建设,创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做法,值得一读。这场席卷官场的“治庸风暴”意味着,今后在深圳除了“出问题”的干部要继续受到追究外,那些四平八稳、无所作为的“太平官”也将难享太平。  相似文献   

3.
作源 《今日南国》2014,(8):21-21
“上班点卯”的由来 要了解古代治“懒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往后,  相似文献   

4.
2010年.雨花台区区级机关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和“向心力”工程的要求.以“五个服务深化年”为抓手。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梗”专项活动,从端正思想认识、强化争创意识、遏制突出问题入手.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为雨花“三个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10,(20):54-54
《廉政准则》的颁布,主题教育的开展,治庸治懒的实施都是切实改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要真正改变干部的作风.必须突出加强党性修养.重点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校正世界观、端正学习观、摆正政绩观、纠正权利观、纯正道德观.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懒官当治     
近日听到一件事情,颇发人深省。说的是某基层企业有难,十万火急,赶赴上级机关,恳请主管官员,协调干预。然而这个官员,悠哉游哉,就是不理不睬。基层好话说了几千几万,奈何此官“岿然不动”。情急之下,基层的同志批评了几句。谁知惹得此官拍案而起,说道,不就是没有“马上就办”么,纵然是懒,也比贪强,只要我两袖清风,何愁没有乌纱可戴!这一番“慷慨陈词”,叫人惊诧莫名。“懒官”以贪官为“尺”,得出“懒比贪好”的结论,岂非咄咄怪事! 贪官者,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令党心民心深恶痛绝,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贪官必惩,毫无疑问。然而对少数懒官,我们也决计不能姑息容忍。廉政勤政,相辅相成,医一医官场懒病,治一治懒官惰吏,正是今天要切实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在确有那么一些懒官,浑浑噩噩,尸位素  相似文献   

7.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是内敛的高明,而不是无能的“平庸”;“中庸”是“道义”的“中正”,而不是不恩进取的“中等”;“中庸”是处世的“中和”,而不是软弱的“折中”。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自上而下整风肃纪,力纠"四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庸散懒慢贪等不正之风受到穷追猛打,自上而下,全体公务员都处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之下,许多地方还专门成立了"治庸办"对公务员实施全天候监控,一些人又开始抱怨公务员不好当了,甚至传出"官不聊生"的怨言。那么,古代国家机关公务员的状况又如何呢?古代有庸官吗?古代又是怎么"治庸"的呢?  相似文献   

9.
浅论孔子的“中庸”方法傅长吉,李振玉孔子的“中庸”说,熔人类的智慧和道德于一炉,是人类精神的精华。展示人类智慧和道德的“中庸”方法,既是人类思维的一般方法,又是人们修身处世的方法。一、孔子的“中庸”方法是人类思维的一般方法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思维方法是...  相似文献   

10.
刘军  田月华 《金陵瞭望》2009,(23):63-63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深刻道出了老百姓的“口碑”对执政者的分量。古人讲,“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干部是勤是懒,是能是庸,是实是虚,是正是偏,是廉是贪。群众心里最有数。也最有发言权。雨花台区板桥街道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连续3年逐年下降,群众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充分体现了这把尺子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总体上讲求德政仁治,重视伦常,提倡人际和谐、追求社会安定。为规范当时“礼崩乐坏”的“行政失范”行为,孔子总结了不少行政伦理规范,其主要内容有:“戒奢尚俭”、“欲而不贪”;恪守“四毋”,坚持道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慎言慎行”,“不忧不惧”;“无见小利”,“和而不同”;“取信于民”、“中庸”处政等。探析这些思想对于规范当今行政人员的某些“行政失范”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庸”作为儒学核心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观念。“中庸”思想虽植根于中国上古社会文化之中,然而作为重要文化观念概念的提出,则应归功于孔子;子思及门人继承发展了“中庸”思想,并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著作《中庸》;宋儒进一步在哲学文化观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庸”。论文从“中庸”概念内涵出发,对“中庸”作为道德范畴的思想意蕴进行了初步考察。“中庸”作为道德伦理,它源于人所禀赋之天命、天性,然而在现实的人生修养和社会实践中,却和“礼”有密切的关联。如果说天命、天性是“中庸”思想形成的终极根源,那么“礼”则是其真正实现的外在规范。  相似文献   

13.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过程即超越的过程,分析了作为其理想人格──内圣外工人格的特质及内在矛盾,并简明地指出了冯友兰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4.
“中庸”、“中和”,皆为儒家思想精髓,历来为中华民族所推崇和追求。“中庸”由孔子首倡,但孔子并未就此进行阐释。历代都有关于这两者的不同阐释,“中和”为“人道”,“中庸”为“天道”,两者共同组成了“道”。“中庸”之“中”为“中和”之意,是将“人道”推及到万物,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二战结束后,太宰治迎来了文学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相继发表了《维庸之妻》、《斜阳》、《人间失格》等一系列重要代表作.太宰治的作品带有强烈的“私小说”特征,他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命的感悟等融入作品中,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虚无感、罪意识和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16.
《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纤微,而织归于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高下之策,不得不然之理也。按:力,功。《国语·晋语二》:“夫齐侯好示,务施与力而不务德。”韦昭注:“力,功也。”《左传·昭公二五年》:“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杜注:“民功曰庸,治功曰力。”《吕氏春秋·应同》“霸  相似文献   

1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党正面临着"四大危险"。为应对"四大危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吏治整顿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共同选择。本文以武汉强力掀起治庸问责风暴为例,分析总结武汉推进治庸问责的主要策略,探讨治庸问责对提升政府能力的效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若干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信阳,一人懒死了。 这人名叫杨锁,人称“天下第一懒”,是一个23岁、四肢健全、不呆不傻、身高一米七的小伙子。去年冬天,在父母过世5年后,他终于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了。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社区》2013,(31):64-64
对话 老公很懒,每天下班回家什么活都不干,老婆什么办法都想过了,但还是治不了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学的“中庸”思想源自于周初,成形于儒学开山鼻祖孔子,集成发达于思孟之手。“中庸”这一孔儒哲学的重要范畴是孔子政治、伦理和法律思想的精粹基础,学辩“中庸”,它不仅阐明孔子认识论采用的哲学见解,也挥弘周初“明德慎罚”的“中”之思想,使之成为“刑中”的刑事政策原则和“宽惠”的刑事立法原则,及至子思孟轲,终被上升为一种追求“至诚”境界的内心修性方法。总之,“中庸”理论和实践充分化的过程,也即孔儒“仁礼”学说定型成熟并社会化和国粹化的重要标志。一、“中庸”辨义史书记载,孔子在其著述《论语·雍也》中首次提出“中庸”这一范畴:“中庸之为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