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跟着妈妈来到英国后,我就进了伦敦的霍克瑞尔中学读书,并且结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还经常一起郊游和逛街。时间一久,我发现英国的中学生特别阔气。我所指的阔气并不是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许多钱,而是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还价,哪怕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是  相似文献   

2.
惠林 《社区》2010,(2):58-59
我是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知道最近学术界又出现了一起无聊的“剽窃门”事件的,但当听到所谓“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和奠基者”、“学术泰斗”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就说,我要从根上,从学理上把他们所谓的“学术成果”打碎,彻底颠覆他们这些年的“高等教育”的思想,真是奇怪了,是个人就敢称“泰斗”。  相似文献   

3.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这代人中许多都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比如现在吧,上了中学,理应是更懂事的时候,我们反倒越发“不讲理”了。我们寻找一切机会和父母老师对着干,仿佛这样才算是成熟。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所说的话颇为典型。他说:“我知道大人们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也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不知怎么的,我就是听不进,也不想听他们的话。他们说东,我就偏向西,他们往南,我非得向北……”稍一留心你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可真是数不胜数。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后说:“今天就这么些作业,大家回去后要仔细做,巩固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一些同学便假装愁…  相似文献   

4.
廷巳 《华人时刊》2007,(1):38-43
也许很久以前,他们就来到这个城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天空:也许迄今为止。他们已经找到工作,甚至于有过许多家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依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安全感;也许走在城市的街道,他们对城市的每一丝气息都非常熟悉,但是,这些大学生说: “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太适合我,…我该到哪里去…” “当我从一家企业出来走到另一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经验储蓄还是一片空白。” “那些活,稍微有点电脑常识的人都能做,哪怕他只是个初中生。” ……  相似文献   

5.
晓帆 《21世纪》2001,(10):36-37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就在中国的家长们热衷于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的时候,外国的家长们也开始积极地把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美国、英国、日本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文热”悄然兴起。我曾去日本某大学教授中文课,亲眼目睹了日本学习中文的热情。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了有关中国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选修中文,是因为好找工作。当然,我所在的那所日本大学里,也有很多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基本上是自费去日本学习的。这些中国留学生报考的专业主要是经济、经营学科。以我工作过的某大学经济学部为例,中文方面开的选修课有“中国概论”(一)…  相似文献   

6.
也许很久以前,他们就来到这个城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天空;也许迄今为止,他们已经找到工作,甚至于有过许多家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依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安全感;也许走在城市的街道,他们对城市的每一丝气息都非常熟悉,但是,这些大学生说:“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太适合我,……我该到哪里去……”“当我从一家企业出来走到另一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经验储蓄还是一片空白。”“那些活,稍微有点电脑常识的人都能做,哪怕他只是个初中生。”……  相似文献   

7.
《老友》2003,(2)
——"我是在车上生的。你看,我的头上都有疤。"——"我小时候有病,身体很不好,还吐过血……我没想到我还能活这么大岁数。"——"我小孩子的时候,就戴红翎子了,要不是清朝亡了,那我阔气大了。"我降生的地名叫八角台,我实际上不是在地上降生的,我是在车上生的。你看,我的头上都有疤,我  相似文献   

8.
朱伟一 《21世纪》2001,(10):16-16
在奥地利的时候打听到“Visa”、“Master”这两种信用卡可以免费试用;中国同志也交流切磋这方面的信息。我立刻闻风而动,两张卡都免费试过,而且还得了其中一家赠送的一瓶“香水”。此后我搬了许多次家,漂流过许多地方,但香水瓶我一直珍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纪念自己个人办“洋务”的“外交成就” 。到美国后才发现信用卡大有好处,不光是方便,还可以救急,没有钱的话可以先透支。所以学生手上大多有好几张卡;他们倒不是大款,而是将钱在卡上倒来倒去。这样你就有信誉了,取信于银行、取信于信用卡公司,以后透支也有额度了。这里“…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的时候,我做了10年的国语教师,学生都是小我10多岁的高中生。来到日本後,我也幸运地当上了国语教师,不过学生大多是有了孙子孙女的爷爷奶奶们。这些“大学生们”恭恭敬敬地称我“老师”,我亲切地叫他们“某某同学”,很快我们就成了忘年的好朋友。於是有了许多关於他们的故事。我的学生们个个都对中国有著友好的感情,并对中国略通一二。野本隆同学自豪地告诉我他去过8次中国。当有人说打算去欧美旅游时,他却直率地说:“除了中国,我哪儿都不想去。因为中国太迷人了,即使去100次也不会够。”他最钟情的是中国多彩而神秘的石窟…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住在夏威夷的时候,人们互相之间非常和善。见到任何一个从面前走过的人,他们都一定会说:“Aloha!”,意思是“你好!”我刚从香港去的时候,很不习惯,但后来习惯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从夏威夷搬到纽约的每一个星期,我也是这样做的,十分友好。但马上我的朋友就警告我,这不是好的行为,因为生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家长开放日这天,我们班有十几位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听了三节课。其中一节课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实在太多了,谁举个例子来说说?”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孩子举起了手。有的说:“我需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有时不要,他们还给买。”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妈妈陪着我,端水拿药。”有的说:“春天,妈妈怕我生病,特意买水果给我吃。”一位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勇敢地站了起  相似文献   

12.
麻雯 《北京纪事》2010,(7):42-48
一提起中国杂技团副团长孙力力,大家脸上都流露出不吐不快的神色,“个性极强”“勤奋”“执着”“不服输”等评价接踵而来。当记者向孙力力求证的时候,她笑道:“他们说得都对。我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杂技,追求最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参加比赛,如果拿了第二,我就得哇哇大哭,必须是第一。”  相似文献   

13.
刘洋 《社区》2008,(34):41-42
今天是周一,天气不错。晴朗,略有些凉风。我按时来到社区居委会,可还没有坐定.十几个居民便一拥而入。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七嘴八舌,话如利箭直中我的耳膜:“活动室什么时候开门啊?”“把我们撵出来都好几天了!”原来他们是因为活动室的事来的。  相似文献   

14.
生长在海外的年轻一代华侨华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种“困惑”: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看上去是中国人,却不会说汉语;英国人永远把他们当作中国人,而他们却觉得自己不像。“我时常感到我抚养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个陌生人,”一些华侨华人家长常常无奈地抱怨。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缩小子女与父辈间的代沟,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家长纷纷将子女送到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补习班在英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如今,英国中文学校的数量已经超过200所。今年8岁的陈沛佳出生在英国,现在伦敦东南区的一所小学念三年级。每到星期天,母亲就…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 “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而是民国的敌人。 “…… “我觉得许多烈士的血都被人们踏灭了,然而又不是故意的。 “我觉得什么都要重新做过。”  相似文献   

16.
心态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他却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搭错车     
正在英国约克郡留学的时候,我曾在一家留学中介打工,而我的男朋友居住在与我相隔50英里的另一座城市。一天,老板要我去男朋友所在的城市送一份材料,并帮我买好了往返火车票,还约定下午4点必须返回办公室。英国的火车系统相当发达,是国民主要的交通方式,但也或许因为历史悠久,导致了许多设备上的陈旧和手续的繁琐,比如火车票一律是纸质的,一旦丢失就不得不重新  相似文献   

18.
“东科克尔村”是英国萨默塞特郡的一个美丽村庄,曾是T·S·艾略特祖先的居住地。诗人的祖先于17世纪离开东科克尔村去了美国,并从此在美国扎根发展家业;而诗人在美国度过大半部分的青少年时期以后便到了英国,并从此在英国定居。因此,这就好像形成了一个循环。T·S·艾略特于1937年8月来东科克尔村凭吊祖先的时候,一定对此有所感慨。事实上,这也正是诗歌情绪上的切入口①。第一乐章的首句,将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座椅上的格言“我的结束之时便是我的开始之日”颠倒成“我的开始之日便是我的结束之时”。这显得像是一…  相似文献   

19.
经过115小时的太空飞行,当费俊龙和聂海胜迈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舱门的时候,立即就成了万人瞩目的英雄。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掌声,到处是人们敬佩和羡慕的目光。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不就是赶上好机会了吗?要是让我去,我也不怕死,我也会成为这样的英雄。”只要“有机会”和“不怕死”,就能够成为英雄吗?了解了费俊龙和聂海胜的成长史,了解了他们几十年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说明写作的材料只能是来自生活,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真观察生活,积极体验生活,他们就能从生活中获得宝贵的体验,积累写之不尽的作文材料。我们看到许多学生虽经历了一些生活,但是他们却说自己没有生活,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总是熟视无睹,就很少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内心没有深切的感受,难怪拿起笔来写的时候,还是觉得困难,只能写虚假的事情;表达虚假的感情。鲁迅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下面谈谈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感悟生活方面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