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周公构建的制度中影响重大的有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法制等。  相似文献   

2.
论周公在维护西周政权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以笃厚仁孝、多才多艺著称,从父王处理政务或征战,才干过人.武王继位后,他任辅佐大臣,在灭殷建周中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崩,成王年少,局势不稳.周公临危受命,摄政称王,维护和巩固周王朝统一政权.他在大功告成后,又还政于成王,成为流芳百代的社稷大臣.  相似文献   

3.
概念厘定、名相辨析,对思维运动的健康进行至关紧要。名相偕时而进,其更革在社会转型期间尤其明显,考察名相变迁中的成败得失,达成概念上的正本清源,是学术研究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4.
西周开国元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旦,又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故称周公。他在灭商建周,巩固西周政权,奠定西周典章制度等方面,建立过不朽功绩,对西周文明有过突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但受到周人的崇敬,而且被后人念念不忘。孔子就常常对周公开创的周代文明赞叹不已,做梦也常梦见周公。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6,(1):26-32
周公是一位极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内涵丰富,对先秦诸子及后代思想、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周公谈人性,提出"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的重要命题。他的人性论偏于性善无不善,强调后天"习"的重要性、人的主动性。周公强调"心论"。他所说的"心"的内涵,包括忧患意识、敬,重视"心"尤多于重视外物、礼仪。他也极重视君王之心、贵族之心:尽心办事,不可贪图安逸。他强调心、教育、爱物三者的关系:长辈好好教导后辈,爱惜"土产",就能改善心。他认为环境对人性起重要作用,他重视教育、教化。可见,周公的"心"是人文心、历史心,而不是个人之私心。  相似文献   

6.
牧野之战克商后,周人仍面临稳固东方统治、纲纪天下重任,武王为此欲营建洛邑,但两年后病死,重任落在周公身上。周公采取了救乱、克殷、践奄等措施,尤其是秉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并于此采取相应的政治礼乐文化措施,巩固了周人统治,奠定了其政治文化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忧患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涵的忧患思想。在殷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激发了一场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至深的忧患思潮。史籍明确记载周公是作为这股思潮的突出代表而出现的,惜前贤对此关注不多。周公的忧患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家国命运的忧患、对民的忧患、对君主用人的忧患、对效法文武之德的忧患、对执法的忧患等几个层面。周公的忧患思想对中国古代士人群体的忧国、忧民、忧道等民族精神性格的形塑具有源发性影响,乃至当今,依然可视为一思想文化瑰宝,发挥其应有之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周公称王辨     
周公是否称王,在封建时代曾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史家多有认为周公曾经称王者,果如此,史书记载的很多地方就不能自圆其说.要辨清这一问题,就需要考证康叔封及其儿子康伯髡是否被混淆了.据考证,传统上被认为是写给康叔的《康诰》,有可能是写给康叔的儿子康伯的,这是周公未及称王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
周公建立的以"德"、"孝"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体系、以"礼"、"乐"为载体的社交礼仪制度,以及"德治"、"仁政"的政治模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基本框架,并直接为儒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影响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性格和历史发展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0.
周公制礼作乐是历史的选择,也与其天纵生知之圣的主观气质分不开,这在少年周公身上已初现端倪。周公身处殷周鼎革之际,少时即浸润于周原早期文化,朝读《书》百篇,汲汲于殷商先进文化与传统历史文献,展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文、武二圣的熏染下,周公少时即表现出超人的政治远见。在辅佐父兄灭殷的过程中,周公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及武王崩,成王幼弱,历史将周公推向政治舞台的中心,其制礼作乐,顺天应时,在政治上构建了异于夏商的封建宗法制,同时亦型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使华夏文明升进至礼乐文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陈百川 《社区》2012,(14):40-41
房玄龄,别名房乔.公元578年生,山东淄博人,进士学历,初任隋朝末年县处级的羽骑尉、隰城尉.李世民秦王府县处级的记室参军,唐朝建立后,历任副国家级的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位,受封梁国公爵位。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总理国政。 房玄龄是唐朝的开国宰相。初唐“玄武之变”的主要参与者。盛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跟随秦王十年艰辛征战。打下大唐江山:他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处事练达、功勋卓越。作为一名文人。他颇具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相似文献   

12.
孔子曾曰,西周“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确,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变革时期,“旧制度废,新制度兴;旧文化废,新文化兴”。表现为政治上由奴隶制神权政治转换为奴隶制宗法政治;认识上由重鬼神转折到重人事;法律上由神判法转变至人判法等等。而西周一代美制之形成,实乃周公之首力。故此,本文从周公与西周法制建设关系上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郊祀礼中的始祖的存在,是统三统的思想基础。郊祀礼中的感生说,使郑玄理解的历史世系不同于《史记》。同时,周公的郊祀礼,是孝治天下的最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西周的学校教育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土地国有制和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学在官府的特质。这种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双重制约的官学教育体系,不仅维系和强化了西周宗法分封的政治制度,进而巩固了姬周贵族的统治,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公的治国思想主要来源于先王的治国经验尤其是文王的治国方略,周公将其进一步地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升华,最后形成思想理论。周公的治国思想主要包括五点:一,敬德保民;二,明德慎罚;三,任人唯贤,宽容诚信;四,提倡孝友,以固政权;五,制礼作乐,加强文化建设,使人们逐渐由他律转为自律。周公的治国思想对后世直至今天仍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周纪年考     
针对现有文献有关西周纪年的一些不确切的记载,本文对厉王—幽王及武王—夷王两个时期的纪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出土的西周时期周王为宗庙、祖先及其他人所作铜器大致有19件,从它们的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的特点,可推测出陕西岐山周王庙西周贵族墓葬群的发现,将对西周铜器的组合形成与分期断代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并揭示西周社会历史的诸多奥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 ,尤其是西周的监察制度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监察立法的尝试、专职监察官员的设置、监察的措施与方式、监察官员的法律惩治功能等构成了西周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西周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以其繁复且完善的规制为历代学人所关注。但由于原始史料的匮乏 ,学理解释中的纷争从未停止。自孟子始对井田制的认识就很模糊。除此 ,以宗法分封制为处理框架的土地分封首先固化了土地国有的制度 ,各级领主多层分列其中 ,而最终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国人”与“野人”的身份差别形成了两种土地经营系统。  相似文献   

20.
西周初期,盟誓作为灭商斗争的一种政治手段,对壮大周人力量、分化瓦解商纣集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周公东征之后,盟誓成为构建西周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形式,使诸侯与天子建立了宗法血缘关系之外依靠神灵监督效忠的政治从属关系。同时,诸侯也通过盟誓方式将异姓贵族纳入了周人宗法秩序,从而扩大了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