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谟从自我利益的角度论证了所谓政治正义的形成过程。他认为政治的自然义务并不产生于许诺 ,而是产生于协议 ,协议就是共同利益感。这种观点使休谟的政治哲学区别于社会契约论。休谟认为政治的道德义务产生于正义道德感 ,而正义道德感又以同情原则为基础。这种观点使休谟的政治哲学区别于功利主义。休谟实际上试图表明人类的共同利益感和正义道德感的进展对人类政治社会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休谟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仍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道德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悲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其具体的表现形态、存在方式和强弱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西方悲剧更加突出命运观念,以至于几乎淹没了其中的道德感,可以称之为命运悲剧;中国古典悲剧则基本上是以伦理道德观念取代了命运观念成为现实人类新的主宰,伦理道德观念得到强化,因此可以把它称为是“伦理悲剧”。  相似文献   

3.
休谟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的行为:从必然性与自由的关系探讨了人类行为发生的性质问题;从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探讨了人类行为发生的动因问题;从道德感与理性的关系探讨了人类行为道德评价的依据问题。休谟的行为理论是人们探索人类行为之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4.
大卫.休谟以人性为出发点,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特伦理视角对道德感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道德的区别不是由理性得来的,而是由道德感得来的。道德感是一种特殊的苦乐感觉,又是以此为基础对某种行为或性格进行责备或赞许的一种情感反应。特别是休谟在对道德区别的重释中,提出的"是"与"应该"的理论,对道德感的本质与起源的论述中,关于道德感与利益、利己与利公、自私与同情的关系等方面独特的伦理见解和理论主张,这些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道德感理论,而且推动了其后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小麟 《新天地》2011,(12):455-456
音乐欣赏的情感素质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包括爱国情感、责任感、道德感和理智感等等。作为以美感教育为主要功能的音乐欣赏,在人类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能使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家依据伦理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发展,在与唯理主义伦理思想的论争中提出了道德感的概念,认为道德感的本质就是道德起源于人的感觉上的苦乐,即情感;主张尊重人的道德情感,反对利己主义。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考察和研究道德感问题,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民众社会心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公平感、私人道德感、社会信任感均对政府满意度有正向显著作用,但是,受民众期望不一致的影响,社会公德感对政府满意度有负向显著作用;社会公平感在私人道德感与社会信任感之间起中介效应;社会信任感在社会公平感与政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效应;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均在私人道德感与政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效应。社会心态对政府满意度的影响在"个人—社会—政府"的塑造路径下表现为:私人道德感→社会公平感→政府满意度、私人道德感→社会信任感→政府满意度。同时还发现,社会公德感在私人道德感与政府满意度之间、社会信任感在私人道德感与社会公德感之间均存在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8.
休谟的道德感是感受赞成与反对之情的一种能力 ,主要针对“道德善恶是由理性认定”的观点而提出的。休谟对道德感理论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他尖锐地批评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认为理性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 :理性指出手段 ,情感则选择目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自然主义特性 ;其次 ,他视道德感为同情的产物 ,认为我们所赞许的对象不仅直接引起快感 ,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功利主义特点 ;再次 ,他视正义为“人为的”德性 ,主张正义的规则乃是人为的设置 ,这体现了其道德感理论的理性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孟旦从进化生物学和比较人类学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哲学中的人性论,认为生理的自私和与生俱来的道德感都是人性的基点,所以人类的基因中不仅有利己主义的种子,且有互惠的利他主义种子;不仅有人道主义义务,更有优先对待自己亲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德莱塞的晚期作品《堡垒》超越了自然主义的范畴,阐释了静归中庸的德莱塞。德翁走过了从感悟“适者”到超越“适者”的历程,《堡垒》体现了诸多的中庸情结,堡垒苏伦阐释了道德感与物欲之“中”正,苏伦子女展现了中庸化的结局。《堡垒》所体现的中庸理念,是德莱塞最终归向和谐的内心的真实映照,亦给人类带来安宁的乌托邦之光。  相似文献   

11.
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分不是来自于理性,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情感,也即"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特殊的道德感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休谟并未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论述,学界也对此鲜有分析和讨论.因此,这一概念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准确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德服人,注重道德感化。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努力施行道德教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自身的特点,强调善政不如善教和郡守的教化责任,注意以品行用人和“观物起兴”的实物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利他主义的动机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利他主义进行严格的界定,考察了利他主义动机的本质,认为该动机是利他主义者内隐地加工紧急情境信息,产生道德感失调的结果;并提出利他主义动机的信息加工模型和加工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4.
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伦理观和德目表,但在行动时却往往盲目无措,一些传播与媒介伦理研究者推荐了“波特图式”和“博克模式”等实用的伦理推理模式,这些希望确定行为理由的推理模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伦理依据。那什么是我们行动时可以依靠的东西?是随处可感的道德感吗?然而关于道德感的基因、神经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明显打击了我们对道德感神话般的期待。不过,这类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行为的道德依据或者说道德感形成也许必须要从历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美德伦理的研究传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提出的追寻美德的办法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模型,还把我们引向一条德行合一的道德探询之路。  相似文献   

15.
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确立标志着苏格兰启蒙运动作为具有一方特色的启蒙运动的开始,同时也为苏格兰启蒙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德感理论是一种以"仁慈"情感为道德判断标准的利他主义伦理学,它树立起"情感高于理性"的信念,并确立了"仁慈"情感在人性中的基础位置.道德感理论不仅改变了英国以"利己"为核心的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路径,并且在论证利他主义思想的同时,论证了以"仁慈"为核心的公共德性的存在.在为古希腊的四"主德"找到人性论基础的同时,恢复了古典德性之光辉.但是,哈奇森把德性建立在一种抽象的道德感概念之上,注定了这一根基是不牢固的,注定其生命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领军人物,弗兰西斯·哈奇森坚持了人性善的立场,其道德感学说构成了情感理论的基石,而神正论基调则成为其人性论的背后支撑。对人性善的捍卫,对自爱说的反驳,指向普遍幸福的道德感和法权论令其道德哲学成为功利主义思想的嚆矢。对自爱与偏狭的教化与克服,构成了他启蒙身份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乔依斯主张"道德先天论",即"道德感"之作为道德判断的能力,乃是经自然选择作用而有的适应性状。乔依斯的"道德先天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即是拉提所提出的质疑:先天的"道德感"不仅是前所未有,并且也是多此一举的,因而与自然选择的保守性抵触。为了回应拉提的质疑,乔依斯设法论证道德判断提供行为以公共的规范证成力,以此作为中介,方才增强从事行为的欲望,从而使得行为被做出的可能性提高。借着区分"知其然的"和"知其所以然的"道德判断,本文指出乔依斯之论证会陷入两难,只是"知其然的"道德判断无法提供行为以足够的公共规范证成力;而若"道德感"所做出的是"知其所以然的"道德判断,则如此的"道德感"不太可能会是经自然选择作用而有的适应性状。面对如此的两难,乔依斯并无成功的脱困之道。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时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极限时空,因其地缘政治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巧妙融合而被神话化。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在其小说《偷窃》中,把西伯利亚时空具象化为克拉耶斯维茨克,作者继承了俄罗斯文学对西伯利亚做出的神话诗学阐释,并创造性地把极限意义上的自然时空社会化,深化了人在宇宙中的存在主义命题,凸显出人类精神存在的孤独感、被弃感,探索了人类精神体验的深度。作家描绘的三种基本道德感的建立是处于极限环境下的人摆脱困境、实现其精神完整性复归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个方面,探讨了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户外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社会性情感发展呈正相关。为了提高户外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效果,应做好从传统体育课向户外拓展训练课的转变,高校应普及户外拓展训练课程和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与其说是美学名著,不如说是历史哲学要著。康德的“永久和平”愿想虽然来自他对人类历史未来的“揣测”,但经“判断力批判”才获得彻底的哲学奠基。通过“审美判断力批判”为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确立道德感的基础之后,康德扼要阐发了他在此前提出的世界公民政体构想,以此论证人类历史的终极目的是世界公民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康德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知识界,为了更好地理解由此形成的学人意识,有必要搞清康德如何凭靠“时代成熟的判断力”构造世界公民论的普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