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室生白     
叶春雷 《社区》2014,(32):52-53
“虚室生白”这个词来自庄子。“虚室”指一间空空的房子,比喻富有余裕的内心。“白”喻指“智慧”。“虚室生白”,指的是内心的空间产生真正的智慧。智慧来自内心的空间。内心的空间越大,智慧则越多。但现代人内心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已经是一个颇让人踌躇的问题,或者说,不知我们的内心还有空间否?  相似文献   

2.
薛涌 《21世纪》2010,(12):57-57
人是怎么富起来的?正当的财富,都是你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而得到的报偿。如果你想成为未来一代的领袖,就必须学会做一个“为了别人的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最讲求饮食,当你大快朵颐时,你是否留心过嘴里的东西来自何方?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葱、胡蒜、胡萝卜……这些“胡姓”食物的身世又是如何?“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族。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餐桌,改变了我们的口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杰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培养?关键要有大智慧。从与钱学森院士接触中感悟到智慧来自:钱学森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钱学森重视科学文献讨论班,以群策群力,不断钻研领会人类在发明创造知识过程中的智慧;钱学森重视渊博结合,以促进学科交叉;钱学森重视教学相长,科学研究上的好多启发是从学生来的;发掘研究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的祖先智慧。  相似文献   

5.
冬娜 《社区》2009,(15):50-51
“这些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他就不能真正关心我一下?” “为什么我总这么倒霉!”你总爱这么抱怨?久而久之,没人再愿意听你的唠叨。爱抱怨的人,可怜又可恨,比小气鬼更让人避之不及,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6.
除了那些迷信传说或者灵异作品中出现的幽灵之外,“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专指人的行为,那些未必光明正大、未必坦然自若的举动和心计。  相似文献   

7.
要想写文章,先得有材料。过去的人谈文章,总是喜欢拿他和“人”相比,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是人的“血肉”。人不都是以“有应有肉”、“血肉丰满”为健美、结实吗?材料之对于文章也是这样。你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的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瘦得可怜的“小瘪三”一样,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8.
退休职工王女士最近有点烦.“轻松”了快3年的她,近半年来又遇上“麻烦”了。不好启齿的她这天向老友许女士咨询:许女士说:“这是好事呀,听说这个‘麻烦’与激素分泌有关,说明你‘返老还童’啦!”“啥?返老还童?!”王女士将信将疑?幸好女儿小红从护理学校毕业后,回家探亲。听说妈妈的“烦心事”,根据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多次关于品牌建设的讲座中,我向听众提出一个投射性问题,即如果你企业的命名只能在“虎“和“羊”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不管面对的是哪个行业的管理者,大多数的答案无疑都是“虎”。我想如果让读者做选择,结果也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时秋 《社区》2008,(15):51-51
大发雷霆、暴跳如雷……坏脾气就像定时炸弹,一发作就让人退避三合,很多人都为此苦恼。这时,你可能会猜测,是不是他们遇到了烦心事?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任洪忠新表示,其实,除了天生性格和外界刺激之外,营养缺乏也可能会导致你的脾气变坏。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7,(12):53-53
人都说顾客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神”。可是,我偏偏遇到了这么多菜鸟级的“神”…… 1.一天,一个“神”打电话说:我昨天在你那买的电脑,我想看DVD碟,请问怎么看?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有魔力的语言,它会不断地从其他语言中汲取新的词汇,下面这两个词你都了解吗?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1):60-61
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颜(y&;#225;n)色,多漂亮(pi&;#224;oliɑng)啊!要是让句子变得有“颜色”,那该多美呀!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能发现漂亮的颜色吗?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2,(24):38-38
山东菏泽水岸嘉园小区孔先生:小区保安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年轻力壮、手脚敏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可我们小区保安的年龄却普遍偏大,不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这些保安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说起话来个个都像个哲学家。每次我开车进小区时,明明有出入证,可他们仍旧拦住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人哭笑不得。我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他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年轻的我们雇不起”。  相似文献   

15.
妮子 《人生与伴侣》2010,(11):48-49
人际关系的距离是无法用尺来衡量的。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太过接近,就避免不了摩擦,尤其在职场中,“零距离”接触只会令人失去安全感。那么职场中的哪些行为最让你觉得没有安全感呢?网上调查显示,35.9l%的受访者选择了“他人对你的工作内容指手画脚(侵犯你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水滴  丛岩 《人力资本》2010,(1):80-81
她成功地挤走了你的前任老板。中午时分,她主动邀请你共进午餐。这会是一场"鸿门宴"吗?  相似文献   

17.
陈方 《山西老年》2011,(3):12-12
你有比别人穷的感觉吗?面对这样的发问,很多人都会说“不但有,而且无处不在。”中国社科院近期公布了一份《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约1/5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周围人穷。  相似文献   

18.
相声 《新少年》2009,(9):42-43
甲 减碳减碳,快快减碳!谁不减碳,他是傻蛋! 乙 你怎么骂人? 甲 我没骂人。 乙 那你骂什么? 甲 我骂傻蛋。  相似文献   

19.
下面是《圆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教师事先画好一个圆。 师:(指着图形)同学们,这认识吗? 生:认识,圆形。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  相似文献   

20.
原本你深受领导赏识,可是因为他的出现,掩盖了你光芒,于是,你耿耿于怀;原本你为自己口才而感到骄傲,可是因为她的到来,使你显得笨嘴拙舌,于是,她成了你的眼中钉……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不过是你“假想的敌人”,你虚构与放大了他对你的威胁,其实真正威胁你的是那只被你幻想出来“纸老虎”。怎样才能看清“纸老虎”的本来面目,走出“假想敌”的阴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