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糟了,又睡过头了!”我急急地起床洗脸刷牙,连衣服扣子都扣错了。洗漱完毕,拿起个馒头就往外冲。(以自己睡过头的情景为开头,既显得好笑有趣,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可谓是一举两得之笔。)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3.
余平 《社区》2008,(19):58-59
5月12日,周一,总是很忙,上周布置的“XX评估”这周汇总。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正对着电脑“折腾数字”,听见手机上有短信的提示音在响,打开手机一看,是报社朋友的短信:“有地震,注意安全!”我回复说:“没感觉,忙昏了头。”随后有同事进来喊道:“四川地震了,7.8级”。天呐,这不是唐山地震的级数吗?肯定是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4.
侯德云 《可乐》2010,(6):15-15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社区》2009,(11):34-34
学英文 我们上初一的时候,有个同学不愿意学英语,一上英语课他就当自习一样。该干嘛干嘛。有一次英语老师提问:用英文从一念到二十。这哥们站起来以后开始念:“One.two……ten。”停下来了。老师说:“继续念”,哥们停顿了一下,念到“一来文”,又停住了。老师又说“继续念”.哥们鼓足勇气念到“二来文.三来文……”全班狂笑。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但是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这一点,正确处理好“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处理得法,事半功倍,教书育人,一举两得;处理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有效地结合语文训练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简单快乐     
筱槑 《社区》2011,(35):50-51
有一次在清华大学工会活动中心跳舞时,有位舞伴对我说:“你常来跳舞.又能够写点文字,把这跳舞的事写一写呗!”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脱口就说:“好,没问题,题目已经想好了,就叫:简单快乐。”  相似文献   

8.
为失败而笑     
李敖 《社区》2008,(26):23-23
有一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一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的损失,这是极端小市民的境界。我们再来看看孔夫子。一个地方着火了,孔夫子只问人受伤了没有,不问马受伤了没有,“伤人乎?  相似文献   

9.
1.每天早晨洗脸时,记得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 大回报:一举两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一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相似文献   

10.
晚上就寝时,我们的“床上运动”好平淡,他竟然说:“我俩的身体好像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此话一出,我就想哭了。真的,我就是这样子动不动就要流泪的小女人。我捏着他的手臂问:“是不是你爱上别的女人了?”他笑了:“说什么呢!我们天天在一起,我天天晚上都在你身边,我哪有机会爱上别的女人?”  相似文献   

11.
    
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 “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这不是一个笑话: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有位主持人在询问嘉宾父亲的情况时,把“令尊”称作了“家父”。 无独有偶。有人夸奖对方时说,“你做的好事,简直罄竹难书!”有入将孟子误读为“孟休斯”。而把“霸王别姬”翻译成“再见了,小老婆”,则更让人捧腹又咋舌。  相似文献   

13.
运钦立先生对陶渊明作过长期研究,于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多有创见,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在翻阅时,也发现了值得商榷之处。兹分条记于下。一、(停云)第四章“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运往:“平生,平时。”按:“平生”一词有平时及一生二义,此处似当指一生事而言,释为平时,颇嫌浮泛。二、《荣木)本章“四十无闻,斯未足畏。”这注:“(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眼也已。”二句反用《论语》义,是说即使四十岁没成名,这就不足畏服了吗?”按:陶诗本意乃引先师遗训以自勉,其“余岂之坠”句可证。运往谓…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现代事故多得是,其中就有一次是飞机在空中爆炸,其原因却是一枚螺丝钉,这枚螺丝钉也就等于这架飞机的“蚁穴”了吧。  相似文献   

15.
忽然之间     
“敬爱”的人类: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其乐无穷的我们不知道又在什么地方潇洒快活了。感谢你们让我们田鼠家族有了壮大的时机,让我们忽然之间有了这么多兄弟姐妹,让我们有了新的“自尊”。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10,(12):1-1
细读《西游记》,人们容易发现一个现象:神仙、菩萨,甚至妖精都喜欢开派对。我给您随便数数:神仙开的有“蟠桃会”、“人参果会”,佛界开的有“盂兰盆会”,妖精开的有“佛衣会”、“钉钯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聚会,不就是寻开心吗。  相似文献   

17.
“里边的想出去,外边的想进来”,这条“围城定律”近来大有在留学领域“应验”的味道。本应是“走出去”的留学近来遭遇到了新的挑战:随着国外教育纷纷“入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让人突然开了窍:原来不出国也是可以接受外国先进的教育,而后再得到一纸洋文凭,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不出国的留学”这一说法被提了出来,在经历了市场几番风雨的检验之后,认可度在逐渐地提高。这从中外办学项目在几年之间由70多个增加到现如今的800多个,办学层次和科目越来越丰富,参与学习者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1,(7):35-35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想,很有意思。它想的是什么呢?它在想: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这里的“想”,不是单纯的“想”,而是在“看”中“想”——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吃有鱼”、“出有车”,生活幸福:可与此同时,不少人却很不“性”福。许多发达地区的男子出现性功能障碍,不得不求助药物,以至于“助性”药品充斥市场,且花样不断翻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进入了一个误区,放弃了与生俱来的蹲姿才造成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学者、戏曲家李渔曾说:“戏曲结构就如同盖房子,先要胸中有蓝图,然后才能挥斤运斧,打地基,起构架。”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所以举笔挥毫之前,亦须有一番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之“蓝图”,这,就是构思。老舍说“想清楚,然后写”,这“想”就是构思。 那么,一篇文章应“构思”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