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秋冬话养肺     
李峰 《社区》2009,(33):42-42
笑口常开: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 “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  相似文献   

2.
我爱妈妈的笑,妈妈的笑常给我信心,妈妈的笑常给我安慰……妈妈的笑像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那幼小的心。记得有一次,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特地从每个班级筛选出一些同学来表演节目,很幸运的是我被选中了。  相似文献   

3.
每次.说起他们的爱情,她总一脸骄傲,口气得意,说,是青梅竹马呢。惹得听的人笑,笑她,真是老士,这个年头了,谁还迷信青梅竹马的游戏?  相似文献   

4.
笑,是人物内心感情的自然外化,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有效的艺术手段。因此,作家写笑时,不仅要符合人物的个性,而且也要符合人物特定的环境。不仅要写出常态的笑,而且更要注意写出反常态的笑  相似文献   

5.
一 夏尹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钟朗朗的。 钟朗朗看上去是很普通的男人。他和别的男人不一样的,是他唇边那缕笑。他的笑很淡然,仿佛周围与他无关,他是潇潇洒洒一只鹤。夏尹经历多,认准了这样的男人非富即贵,现在这社会,谁不出来讨生活?只有他,眼睛里满是自得,他不需要卑躬屈膝。夏尹想,要改变命运,就在他身上。  相似文献   

6.
福斯塔夫是英国文坛巨匠莎士比亚笔下(亨利四世)中的主要角色,唐成则是我国传统戏曲片(七品芝麻官)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物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艺术形象,在两个人物身上都有着令人喷饭的艺术效果,但这两个人物身上的喜剧性格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却大相径庭,从而成为中外喜剧艺术中两个风格迎然的喜剧形象。喜剧是一门笑的艺术,但它不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笑”。笑只是喜剧的一种独特形式和特殊效果。一出喜剧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喜剧性,而作品的喜剧性又总是集中体现在人物身上,并通过人物性格所规定的动作、冲突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想家的滋味     
家,是孩子的撒娇;家,是父母的唠叨;家,有着永恒的笑;家,是淡淡的争吵;家,是泪在打转还能笑;家是永远让你歇脚的桥。  相似文献   

8.
热爱和责任     
如果五年前有人告诉我,要把一份普通高校的学报办成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的重镇,我会在大表赞成的同时投以暧昧的一笑。大表赞成是因为愿望良好,没有理由不赞成;暧昧一笑则是因为操作的难度太大,甚至可以大到令愿望本身无足轻重——根据以往的见闻,别说是“重镇”,即便是想以诗学为“亮点”,  相似文献   

9.
彭晓芸 《市民》2006,(4):70-73
日日走一万米路,干八小时活;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天天笑意难掩;一笑自己的成就和失误;二笑天下可笑之人;三笑有幸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希望与黑暗并存的年代!这就是平凡如我身心两健、自得其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买笑     
“童年”里的一天,我在街上瞎溜,发现了一家新开的商店,就在这时,几个醒目的大字闯入了我的视线——笑。笑可以卖吗?我出于好奇,便快步奔了进去。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临终前的三笑,一是她真实感情喷发的傻笑,二是对扼杀她自主婚姻的封建宗法势力的冷笑,三是表现了与之心心相印的贾宝玉的苦笑。三笑意味着她痛苦的醒悟,也反映了她的绝望和视死如归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社区》2009,(14):1-1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齐白石都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见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3.
思念草儿     
春日的阳光明媚又忧伤草儿乘着飞在心头翱翔一半是泪,一半是痛夹着思念的雨,如此匆匆夏蝉的鸣叫高亢又烦悲伤草儿驾着云袱在眼间心房一边是爱,一边是恨伴着爱恨的雷,蔓延滋长秋空的高旷深远又明朗草儿带着笑凌于天上一天是笑,一天是哭随着苦乐的叶.飘零惆怅冬雪的洁白纯真又感伤草儿携着情舞在脸庞一瓣是湮灭,一瓣是希望舔着重生的思念,我在成长思念草儿@陈添智~~  相似文献   

14.
七个铜板     
穷人也可以笑,这本来是神明注定的。 茅屋里小但可以听到呜咽和嚎哭,也可以听到由衷的笑声。甚至可以说,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常常笑的。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婴宁》中"婴宁"其原始意义应该为"婴儿般宁静",婴宁从开始的"笑"到"不笑",其实演绎了《老子》"如婴儿之未孩"这一境界。"笑"在世俗生活中是一件"好事",但在道家中却是一件"坏事"。《婴宁》之中有佛家、儒家的笑,也有道家与耶稣的不笑。  相似文献   

16.
刘墉 《可乐》2010,(5):76-77
遇到一个师大的老同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什么感想?”我问她。 “有,也没有。我教初一和初三,年年毕业班的学生对着我哭,我也陪他们哭。一转身,我又迎接新生入学。他们对着我笑,我也陪他们笑。在同一个学校里,甚至同一栋大楼里,我哭哭笑笑了二十多年,哭老了,也笑老了。可是,而今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他说:桃花开了/她说:天气真好/老两口去补结婚照/这是第一次合影啊/低着头不敢把对方瞧“笑,笑,再笑”/嗅嗤一声—/“咔嚓!’/相机一把抓住了那些迟到的羞涩和心跳小诗《补照》@祖发厚!山东省沂南县广播局家属院~~  相似文献   

18.
笑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情感表现。由于笑是人的心理情感表达的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因此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笑往往是作家写人传情的重要方法。“笑”成了刻画人物形象、传递主体情感的一种媒介。古典小说家自觉运用艺术辩证法,通过对人物不同的“笑”态的描写,把读者带进变化多端、五光十色的人物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不同的情感世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以笑容表现女性美在古典文学中十分普遍,而从笑容中摄取一笑是对笑容描写的提炼,为宋玉所首创。对"一笑"的艺术表现大体可分为三类:概括性一笑含有较多的逻辑判断,有价值评定、审美标识等表现功能;情态式一笑指向具体情境,通过时空凸显、器官配合、动作组合等方式,感性而富有意味地表现女性之美;寄托式一笑在表现女性美的同时,还用来抒发感情或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寄寓深广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的姐姐     
刘美英 《新少年》2009,(10):40-41
我的姐姐,脸蛋儿总是像苹果一样地红,一双小眼睛,仔细一看,是双眼皮儿哟!她的嘴很小,像樱桃~样,可里面的牙很难看,还带着牙齿校正器,一笑的时候,就全都露出来了,所以姐姐很少张开嘴笑。姐姐的耳朵像两把小扇子,妈妈说很丑,让她留娃娃头,把两只丑耳朵遮起来。姐姐长得怎么样?告诉你吧,我也长这样,因为我和姐姐是双胞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