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与中国农业近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曲折进程中,外察世界潮流,内审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一套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宏伟设想与规划,农业近代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拟对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之形成,设想的农业近代化方案及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东北农业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农业近代化,是指农业由传统型向近代型的转化过程.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农业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二)农业由分散的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过渡;(三)农业工具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演进;(四)农业技术从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化;(五)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近代化的国家,过去人们在探讨近代英国成功的原因时,往往强调工业近代化的作用,而对农业近代化在整个社会近代化中的地位则估计不足。历史经验表明,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顺利实现农业近代化,对整个社会近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这在美国尤为突出,以至于有些西方学者认为,英国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过程中,“决定性的角色是在农村演完的”;正是由于农业革命,“使英国成为经历工业化的第一个国家”[1]。因此,对英国农业近代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对理解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思想的根本目标是振兴农业,造福于民;其中,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加强生产管理,改造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近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使封建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加快农业近代化进程的战略对策。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9,(2):99-103
唐继尧在云南筹办市政、改革教育、实行市乡自治、整理交通等,尝试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和过渡,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唐继尧始终以国事为已任,活跃于国家政治及军事活动中,不自外,不自小,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与北京政府、孙中山广州政府之间合纵连横,加强了云南“边陲”与内地“中央”之间的联系与凝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1864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这场起义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水平推向了顶蜂。由于这场起义爆发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即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穷途末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已打进了国门,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给这场起义染上了一层斑烂驳杂的色彩,它既颁布了反映农民小生产者理想的空想色彩极浓的《天朝田亩制度》,将中  相似文献   

7.
8.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分类号〕K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4-0074-04中国近代史学既继承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但由于时代的激荡,又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古代史学的特点。中国近代史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在变,风气...  相似文献   

10.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泉民 《文史哲》2003,1(4):41-47
新政期间 ,清政府推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 ,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 ,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方面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方式的改变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国家在组织和发挥农业生产方面职能的进化 ,是国家对农业管理的开端 ,符合时代之需要 ,因而构成了中国农业经济近代化及农业经济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1884年8月23日,法国驻福州领事发出通告,对华宣战。一个多小时后,福建水师马尾军港里的全部中国船只,就被同时停泊在那里的法国舰队击沉了,附近的福建船政局亦受重创。福建水师及福建船政局是早期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马尾海战中这两者的重创,促使人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从服饰的变化开始的。晚清时期,剪发、易服、戒缠足的发难及其历经磨难终有成的艰辛历程,不仅冲击了衣冠之治的古代服饰文化传统,而且也开启了中国服饰乃至生活方式近代化变革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宋晓来以近代化为主题研究中国近代史大约是近十几年的事。十几年来,学术界先后发表有关近代化论文大约60余篇,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当然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仍存在分歧,这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仅在明清时代向日本传播西学,促进日本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地向日本传播近代欧美科学文化、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识和我国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新知识、新思想大大促进了日本近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开国倒幕和明治维新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与中国军事近代化刘子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清军的掺败,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清朝军事建设的全面落后。袁世凯说:“中国军政废驰,匪伊朝夕。其弊端之尤著者,在于营制不一,操法不齐,器械参差,号令歧异。为将者不习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化历程纵横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的近代化等阶段。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  相似文献   

17.
18.
一 众所周知,法国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几乎与英国同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因此,英法两国农业近代化的起点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以后的历史发展,使英法两国农业近代化的进程出现了明显差异。如果说,英国农业近代化的总特点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冲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后直接确立起来的。那么,法国农业近代化的总特点却是-农业资本  相似文献   

19.
试论英国农业近代化的历史特色黄光耀英国,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近代化的国家是举世公认的。然而,它是率先进行农业近代化的国家则往往被人忽略。翻开英国近代历史的画卷,不难发现,近代英国农业所展示的基础作用十分突出,也相当成功。它不仅以其自身的高度发展而率先步...  相似文献   

20.
董凌锋 《天府新论》2006,507(5):125-129
慈禧太后长期作为晚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与中国近代化历程关系密切,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虽然学界中也有肯定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积极贡献,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毁多于誉。其实在近代化历程中慈禧太后所面临的影响近代化的阻力既有顽固派的阻挠,也有西方列强的干扰。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重用汉族官员;派遣留学生及废除科举;清末政治改革。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也起到了一些消极阻碍作用:阻挠进行宪政改革,极力维护君王专制政体,且在戊戌变法之后,禁止言论自由,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进而支持义和团,围攻使馆,向八国宣战,导致联军入侵,几乎亡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