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社会福利》2006,(3):52-53
背景资料:2004年青岛市结婚登记人数创了历史之最,达到14万人,主要原因是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出台,其方便、快捷、人性化的登记程序和手续,促使了结婚登记数量的剧增。而2005年,青岛市市民结婚登记趋于理性、平稳,使结婚登记的人数回落到年平均5万对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同居和结婚含义的转变〔荷〕D.曼廷在荷兰,结婚和同居在社会学的上含义都发生了变化。同居最初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继而发展成为婚前的一种暂时阶段,最终演变为长久的结合。对于妇女来说,将婚姻作为取得经济保障和与父母独立的手段的趋势越来越弱。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3.
1987年,国家统计局曾经对1%的人口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婚育年龄中的男女,竟有一千一百三十多万人是独身,其中男性就有一千万以上,占这一年龄的男性总人口的7.4%,而女性只占同一年龄的总人口的0.51%。为什么她和他不想结婚,而抱独身,而且男性竟达到女性的15倍呢?  相似文献   

4.
今年36岁的舒心一直从事婚恋研究工作。2001年,他在上海一家报纸开辟“离婚”专栏,专门写稿给那些处于婚姻困惑的人群作婚姻分析,让他们走出婚姻迷途。这个专栏引起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给他打电话,倾诉婚姻中的困惑。舒心为此开通了一部免费咨询热线电话。通过这条热线,舒心接触了许多需要“婚姻”帮助的人。舒心给他们出谋划策,对于那些无可挽回的婚姻,就建议他们离婚,并给他们进行“离婚”指导。离婚,往往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  相似文献   

5.
祈年 《浙江学刊》2007,1(5):12-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从五十年代起苏联哲学中也出现了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强大思潮,但这并不等于说苏联已经实现了"文艺复兴",培育出了作为主体的个人。实际上,在苏联,人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缺少作为主体的个人是苏联文化和苏联哲学的重要不足,它深刻影响了苏联和今日俄罗斯的社会发展。中国的经验表明,作为主体的个人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培育出来。  相似文献   

6.
不是我长大到足以与她平起平坐,而是有时我是妈妈,她成了女儿。  相似文献   

7.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张敏杰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离婚率和离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影响离婚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系。作者特别指出了美国社会在控制离婚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中美两国未来的离婚趋势作了客观的评估。张敏杰,男,1948年...  相似文献   

8.
结婚是什么?在一家你从未去过、可能也永远不会再去第二次的酒店里,当着几百个饥肠辘辘的食客,许下海誓山盟,然后端着红酒颜色的可乐挨桌敬酒赔笑,如若下午阳光晴好,还得跟着摄影师跑到五四广场、八大关外拍,  相似文献   

9.
咱们结婚吧     
  相似文献   

10.
离婚的滋味     
离婚的滋味,只有深陷其中,亲历过一次的人,才会宛若水中游鱼,冷暖自知。往事如烟缠绕心头,挥不去痛彻肺腑的荒凉和伤感——那年冬天,已经怀孕八个月的我因为再不愿忍受从奴隶到将军的“夫权”和“孔雀东南飞”的“婆权”,而毅然决然地冲出了围城。然而生活的冷酷无情更甚于那个  相似文献   

11.
昂贵的离婚     
《青岛画报》2013,(8):62-65
2012年没有成为世界末日,但2013年似乎成了一些政商界大佬的婚姻末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柳德米拉离婚了。捷克总理内恰斯不但与内恰索娃离婚了,还在反腐行动中被迫辞职。而与邓文迪离婚,并非默多克唯一的剧变,他的新闻集团还将一分为二。历史上,政界和商界大佬以及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的婚变,大多牵扯着惊人的经济利益。篮  相似文献   

12.
《社会》1997,(7)
  相似文献   

13.
离婚的感觉     
离婚是什么?它是不是个人失败的一种纪念,缺乏毅力和勇气的一种象征或破灭了的梦想的一种汇集?它是否是一次新的起点、一次成长的良机或一次获得勇气的机会?经历了一次离婚之后,我切身体会到,它是一种复杂的感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上所有感觉的总体。当然,离婚具有破坏性。它犹如一枚炸弹,把你所有的成就感炸得粉碎。它犹如一连串地雷,在你最料想不到的时候炸到了你的脸上,记忆的弹片烧伤了你的心脏。它犹如某人让你做一次生活的拼国游戏,他拿走了另一半,仍期待你形成一个连惯的整体。婚姻是一个连续体,在时间上从过去到未来…  相似文献   

14.
苏联《真理报》(1983年9月23日)刊载苏联社会学协会主席团成员A.兹德拉沃梅斯洛夫教授撰写的《社会学:问题和前景》一文,摘译如下: 今天,不经常注意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解决经济实践、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改善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问题是不可想象的。换句话说,苏联社会科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必须积极地参加解决生活提出的各种任务。近年来,社会学的一些部门(劳动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今天,苏联正在讨论所有制法草案。对官方的草案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到许多加盟共和国的法律被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为不符合宪法,而主席团本身的经济改革委员会制定的草案也有人反对。政府的有关法律草案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含糊不清。不过,看来草案倾向于同样允许本企业职工以外的苏联公民拥有企业股份,容许其他苏联公民介入这些企业。透过词句的迷雾,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正在发生某些十分重要的事情。几乎所有卷入所有制问题争论的人都肯定说,他们所追求的是完善、纠正和革新所谓的社会主义。莫斯科的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至少在“上层社会”中——是认为国家所有制严格地说是某种不祥之物。因此,必须进行“非国有化”;但几乎所有改革者都强调,“非国有化”不能同另一个相当令人讨厌的词“发还国有财产”混为一谈。为什么国家所有制今天被视为消极的东西?因为,它是经济由于缺乏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积极性而陷入停滞和低效的罪魁祸首。因此,它是同繁荣不相容的。这是现在的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列昂尼德·阿巴尔金和奥列格·博戈莫洛夫等最重要的改革派经济学家近来公开宣传的观点。它也是西方的俄国事务观察家中间少数受贬斥者所坚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离婚调解     
要说当下老百姓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事,“离婚更容易了”算是一桩。这也难怪,自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把离婚属于个人的隐私保护起来后,公民离婚再不用经过谁谁同意了,只要夫妻双方和当时结婚时那样,属于完全自愿,便可办理离婚手续,比以前人性化和简便化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正进入新的一轮离婚高潮。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对婚姻诚信的担忧。为了挽救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危机,有的地方成立了“婚姻救助站”,劝导婚姻当事人,冷静对待离婚。对此,有人提出相反意见,认为离婚是法律赋予婚姻当事人的自由,是一项法定权利,婚姻登记机关不能有任何干预的成分。本期话题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苏联历史学家马克西姆·巴甫洛维奇·基姆被苏联史学界称为研究“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的权威”①,于1979年3月晋升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写的著作约三百部(篇)②。按其数量来说,超过一些老资格的苏联历史学家。他可算是一位多产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8.
她与男友五年来数度分分合合,男友先是以两人分居两地,一起生活不现实为借口,后来又说女方收入比自己高,觉得很没面子。当这些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时,男友又提出,想找一个二十多岁、有房有车、能受得了他那自命不凡性格的人。在同龄人中颇为优秀的女博士面对感情困扰痛苦万分:无论从家庭、经历还是事业,各方面条件都与他对等的自己,怎么一提到结婚,就总是被他拒绝呢?爱的路,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神父结婚,违背了天主教会神父必须独身的法规;可是结了婚的神父却毫无愧色,还成立了已婚神父协会,甚至声称:一旦教会改变了独身的规定,他们乐意重操旧业,回到现职的神父职位上来。  相似文献   

20.
苏联《语言学问题》杂志1977年10月号发表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φ.费林和语文学博士φ.别辽津的下面两篇文章,纪念十月革命六十周年.文章对苏联语言学六十年的发展情况作了简单总结,现分别摘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