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及幼儿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重视的是师范生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培养,新形势下,幼儿教师教学、保育行为的合法性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本文侧重于从法律素养培养的角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进行思考,提出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法律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我们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养模式,既体现了儿童游戏的自由意识,又体现了儿童活动的规则意识。 表演游戏是幼儿体验和表现社会化的游戏,也是游戏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游戏,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是角色游戏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在表演游戏中,以它独特的具有游戏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从表演游戏的内容来看,它来自语言丰富、优美的文艺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它又不同于故事表演,是幼儿的主动活动,幼儿可以围绕主题增减故事的对话,发挥创造性,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幼儿玩表演游戏只是追求表演的快乐,而不是以表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符合其心理、生理的需要,表演游戏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积极的情感和对促进幼儿言语、良好的个性的发展以及美好心灵的塑造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塑造大学生良好个性,必须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考虑良好个性形成的各种因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寻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切入,走进幼儿的生活,开展赋有艺术性的生活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5.
蔡小红 《南方论刊》2007,(Z1):42-43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沉淀和反映,是人与环境及教育相互作用的产物。小学生的个性正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塑造有利,可以使他们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为今后的个性定型和完善奠定基础;塑造措施跟不上或有误,将导致不良的个性或是个性缺陷,严重时会铸成人格障碍。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良因素的影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个性缺陷,消极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妨碍了他们良好人格的形成。而学会学习,学会做  相似文献   

6.
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发展创新文化不仅关系到文化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培育创新文化的条件和措施,包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培植创业;支持冒险,尊重个性;团队合作,共同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等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育内容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 ,还应该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为此 ,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现实国际政治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向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损害自身在与该国存在矛盾的国家心中的国家形象.这种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问题,现有研究均未给与应有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缓解崛起国的结构性压力的作用,进而将国际政治矛盾划分为三类,论证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在最后给出了中国崛起过程中国家形象塑造对象的排序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丽君 《理论界》2004,(3):111-11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判活动效果的好坏往往依据幼儿获得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让幼儿多学知识这一目的,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要求幼儿掌握知识,而不考虑幼儿是否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幼儿的思考和个性被排斥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外,这种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个性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使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降低,甚至开始厌倦学习,迫切需要教学改革。一、幼儿园课程教学改革内容1.注重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当今课程理论和实践所显现的重要特征。幼儿园课程必须…  相似文献   

10.
儿童社会学从社会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儿童产生的生理、心理影响,主张对儿童施以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侧重于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方面的研究。朱季康与孔祥德(Hsiang Kung)对民国时期学者之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儿童保育理念的引介情况进行了研究,涉及幼儿基本养护、幼儿身体素质分析、幼儿生长阶段及生理心理反应、幼儿与周围环境关系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我们认为,这些引介内容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范逢春则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切入留守儿童这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伴生社会问题,从留守儿童整体性治理的目标出发,重申国家与政府的责任,经由责任分层、主体整合、制度化和操作化的路径,构建留守儿童问题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为治理的主导者提供系统有效的对策建议。行红芳认为,调整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现福利供给与需要的平衡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社会福利政策的角度对儿童福利政策及服务进行探讨与分析,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预防"脆弱儿童"事件的再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问題的提出 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现状,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搞好幼教改革,在幼儿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在“幼儿智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2.
来巧 《理论界》2007,(5):247-248
幼儿教育是对人的发展基础阶段的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可能影响未来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专科学校的幼师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对幼师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与“小人”的说法,始终把人格的高尚与卑劣作为事业成败、国家兴衰、民族荣辱的评判标准,几千年来亘古不变.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近而树立高尚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关系到国民及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常抓不懈.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反映敏感,而判断是非能力差.易受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因而人格的塑造和升华显得迫在眉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塑造与我国传媒的未来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传播背景下,作为"他者"角色存在的部分西方强势媒体,肆意行使话语霸权,单向度地塑造着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形象,以此形成了国际传播格局中国家形象塑造的"钟摆现象".这种"钟摆现象"使得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形象丧失了被理解被尊重的权利,使"我者"形象没有任何安全保障.基于此,我国传媒应将国家形象塑造上升到维护国家形象主权的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要彻底摆脱"钟摆"的控制,掌握属于自己信息版图内的形象主权,我国必须大力推进传媒发展战略的"软环境"建设,提升其国际传播力而努力开创国际传播的新局面,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创造良好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冯嫣 《家庭科技》2021,(5):36-37
幼儿园教育是所有幼儿接触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教育的初始,家庭教育是否合适,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是在育人理念和模式上有其统一性和一致性,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将两种教育环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做好教育过程中的对接,才能够起到"1+1>2"的效果,让幼儿在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下成长.幼儿自步入幼儿园伊始,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只有两者张驰有度,才能使"纽带"在其中既有韧性又有强度,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6.
李晖 《兰州学刊》2005,(2):314-315
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洛克所倡导的"绅士教育"对英国 国民素质的塑造有深远的影响.洛克从他的哲学立场出发,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道德的地位,认为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提倡在教育中要尊重儿童,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他的观点对今天的师德修养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个人未来对社会的适应与作为,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兴衰。所以我们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人们将幼儿教育机为福利事业,以让幼儿“学会生活”、“保护幼儿安全、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观念,树立让幼儿个体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发幼儿智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智汇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为主的观念。那么,怎样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发幼儿智力呢?根据幼儿教育理论,结合本人的幼儿教育实践,感到有以下几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一…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教育权已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生存、维持个人尊严的必要条件,而且日益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正如林纪东先生所言:"教育是塑造人格形成的重要方式,并且教育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之本,关系国家富强进步与民族安危.  相似文献   

19.
王亚萌 《家庭科技》2021,(10):30-31
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原因 幼儿根据进餐习惯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幼儿进餐习惯良好,能够独立进餐;另一类幼儿有一定的进餐障碍,主要表现为挑食严重、不愿独立吃饭、边吃边玩、吃饭慢等,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幼儿饮食有偏好 如果幼儿对饮食有明显的喜好,遇到平常家里餐桌上很少出现的蔬菜和食品时,幼儿就会因为不认识菜品或者没吃过而拒绝食用.有些家庭在做饭时会添加较多调味品,饭菜口味重,幼儿园饭菜注重食材新鲜和原食材的口感,因此口味差距较大,造成幼儿挑食.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构筑"课程思政"的立交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幼儿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言以载道",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课程的元素,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育人、育徳元素,通过情境教学将思想政治自然融入该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