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丰顺县在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对扶贫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精心打造五把解困锁,让贫困户走上脱贫奔康路。打造一把产业扶贫金钥匙。该县为帮助贫困村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单纯的经济上的帮助无法彻底解决其经济与生活的贫困与心理上的困惑,因此我们还必须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救助和解困工作,并以此作为高校贫困生扶贫助学工作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减贫是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一直重视农村扶贫工作,异地搬迁脱贫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扶贫方式。归纳国家及部分省区扶贫开发政策理念嬗变历程与实践,梳理解构移民扶贫系统并探寻关键利益相关者诉求。基于耗散解构理论阐释移民扶贫系统运行的自适应变化逻辑以及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过渡安置、移民自由迁徙等不同移民扶贫安置模式的适用性。解析移民扶贫减贫解困机理,同时指出扶贫移民发展中遇到的产权归属不清、移民非农就业能力受限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移民政策与其他惠农政策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扶贫移民精准扶贫体系再设计等对接精准扶贫战略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与扶贫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特点,归纳了其已形成的自然优势,进而针对当前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贫困的现实,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达到扶贫解困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存在着强关联性。从基层治理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对目前农村面临的现状,如城乡差距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经济的生产合作问题,尤其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扶贫的政府资源配置下移到乡镇一级,扶贫工作的主体责任及其一线指挥机构设于乡镇,借助强镇扩权以推进城镇建设,是精准扶贫实践中改进基层治理机制,发挥基层政权组织主体功能的有效突破口。贫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应以组织生产和组织脱贫为重要职责,以扶持农村产业发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同时,应根据地方基层政府扶贫工作的实践需要,设计和构建更为专业的扶贫机制,这些都是"县—乡—村"基层治理场域中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策略和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特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困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教育事业发展、国家的强盛,也是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稳步。本文分析了高校特困生的成因,并从物质扶贫与精神解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作为我国精准扶贫的直接产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城镇集中安置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易地搬迁贫困户虽然借助国家力量实现了居住空间、户籍和部分公共服务的跨越式城镇化,但是由于短期内无法实现生计能力的快速提高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城镇化”和“素质城镇化”,而仍处于 “半城镇化”状态,由此面临着失业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信任风险、房产变卖风险、社会融合困境等多种社会稳定风险。为维护社会稳定,应提高城镇集中安置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能力,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秦巴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并推进秦巴山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论文在对秦巴山区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潜力以及贫困成因分析,进行战略产业选择研究,提出了构建秦巴山区乡村旅游扶贫、景区旅游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三国旅游扶贫、城镇旅游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商品旅游扶贫等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和旅游扶贫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贫困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思考我国的贫困问题,对贫困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再认识:农村的贫困始终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体,但不容忽视新近出现的城镇流民贫困人口;“开发式扶贫”演化为“贫困地区的工业投资战略”,从而导致了反贫效率的下降;反贫困对象应逐步从“贫困县瞄准”过渡到“贫困乡或贫困村瞄准”,最终实现“贫困户瞄准”;选准经济增长点,改造贫困地区的传统农业是扶贫攻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出版业自身要生存求发展 ,必须实施向农村大进军的战略。农村出版物市场开拓 ,其重要性有如阳光雨露 ,其迫切性有如嗷嗷待哺 ,其可行性有如扶贫解困。出版业要实现农村出版物市场开拓 ,要在“端正认识、准确定位、正确导向、精心策划、薄利促销、评介奖励”等方面 ,予以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