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有些人遇到不痛快的事时,不善排解,时间长了,难免会造成心理障碍。而另一些人有心理压力时,就自觉地把运动、休闲、购物等方式当成“安全阀”,及时“减压”,这类人较少患上心理疾病。 小饮排忧 赵旭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说:“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关键是要善于排解,别在心里留下阴影。”他的排解方式是到酒 相似文献
2.
《邦和财富信息》载文说,知识经济是基于最新科技进步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产业形态,其显著特征是以人力资源为本,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由于企业在员工身上投入了相大的培训费。因而不希望人才流动过快。同时创新思维的形成要求不断地积累知识和长期的努力。如果人才流动过快将知识难以积累。人才流动还为其他企业的创新制造机制,即具有高知识技能的人才可能加入其他企业。 相似文献
3.
“穿”“戴”是两个常用汉字,也是两个常与衣物、服饰搭配的动词。对它们与宾语搭配的规律与原因,现有研究虽有所涉及,但往往语焉未详。结合《说文》、甲骨文、金文材料及其他相关文献,对“穿”“戴”二字进行字源考辨,对其字义及其使用规律进行了梳理,从理论上厘清了二者的分工。 相似文献
4.
鼻子是整个面部最突出的部分,所以它最先吸引到目光。正因如此,也成为了女同胞们抱怨最多的部位。你是否嫌弃过自己的鼻子肉呼呼的,要不就太长,或者不挺直,甚至想把它交给整容医生?必须告诉你,这真的毫无必要,鼻子其实是个相当好打理的部位。扫几下古铜色阴影,配合高光笔,制造出光影的明暗变化,立马就能让你拥有一个挺直小巧的鼻子,骗过眼睛绝对没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自中学起,我就喜欢上朗诵。那时,并不是为了让心情舒畅,也不知道朗诵会对身体有益处,只是爱好文学的我.常被报上选登的一些好作品吸引,顿生朗诵兴趣,还配上音乐,称之为“配乐朗诵”。 相似文献
7.
8.
戴震是清中期学术发展至高峰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不仅集清代考据学之大成,而且以考据为基础重建了自己的义理体系.在<孟子字义疏证>等著述中,围绕"理"和"性"两个核心的范畴,戴震不仅提出了其离开形气不能谈理的宇宙观和以血气心知言性的自然人性论,还对宋儒以理欲相对立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了遂情达欲的社会学说.戴震理欲观和血气心知学说的提出,对人们消解理欲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对人性的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十八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虽然有“乾嘉汉学”,但思想界却是一派萧杀沉闷,文字狱的刀光血影冻结了自由精神的驰骋;就在这种万马齐喑的压抑气氛中,却涌现出了一位高呼理学“以理杀人”的著名思想家,他就是戴震——戴东原。关于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梁启超曾作过这样的评价:“稍为研究过中国近世学说史的人,都应该认识戴东原先生的位置和价值”(《饮冰室文集》,第65册,“戴东原生日二百年纪念会缘起”)。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戴锦华对自我角色的定位是清醒的,她以"拒绝游戏"来定位自己的志业选择,也以"女性主义"来诠释自己的思考方向、批判精神。在消费社会和学术科层化管理渐趋成型的时代氛围,像戴锦华这样的坚持,其实解剖的不只是自我精神世界,更重要的乃是指向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归属以及学术终极关怀问题。但愿从知识分子戴锦华的一个侧面,能看到当前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普遍性处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2011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的家教。
钱永刚小时候比较活泼、好动、顽皮、任性。比如他有很多玩具,常常把家里所有的玩具摆一地,开始打仗,玩得不亦乐乎。兴致一起,炊事员做好饭叫他时,他要么说等一下,要么说不想吃,想继续玩。 相似文献
19.
20.
减肥难就难在控制食欲,食欲为什么这么难控制? 并不完全是因为饿,人类的许多饮食习惯,尤其是吃零食的习惯,都是由于美味的诱惑而不是营养需要。味道的产生依赖于舌头上的味蕾,人舌头上分布着大约一万个味蕾,这些味蕾只负责味道。中国人喜欢说五味, 也就是酸甜苦辣咸。可是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不认为辣属于味道的范畴,而是把它看作一种强烈的刺激而已。近年来,有一种新的味蕾被鉴定出来了,这就是“鲜”,味精就是一种典型的“鲜味”物质。因此,被科学家承认的是五味是酸甜苦成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