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舆情     
正农村绿皮书中国社科院《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数据,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2012年增加979元,实际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4025元。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华坪县全力打造云南省工业强县,成为丽江市唯一的工业产值超农业产值的县。农民增收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倍,年均递增19%;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95元,分别比全省、全市高出345元和742元,但与全国5800元比,仍有1705元的差距,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难中之难,必须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求突破、谋跨越。  相似文献   

3.
王清  杜文阁 《决策探索》2003,(10):52-52
河南是农业大省,9000多万人口中,74%在农村.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2002年全省城镇可支配收入6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16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35%,而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7的2360元扩大到2002年的4030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也由1997年的1271元扩大到2002年的3053元;还有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全省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还有165万人,865元以下的还有600万人.  相似文献   

4.
兰山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有闻名全国的商贸批发城。去年,全区完成GDP30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6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GDP272亿元,增长1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增长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740元,增长20%。  相似文献   

5.
<正>一、以资金化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资金是目前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农民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农民种粮食一度出现的“增产不增收”,不仅对农民带来了直接的伤害,同时使农民因此而不能补偿种粮食的资金投入和弱化了进行农业再生产的积极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从1997年到2003年这7年时间中,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仅相对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幅的1/2;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的责任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78年至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5.18%,而1985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4.12%,比1978年至1985年低了11.06个百分点。1996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26元、2090元、2162元和2210元,名义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8.5%、3.4%和2.2%,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率为9%、4.59%、4.3%和3.73%,农民名义收入增长幅度下降了10倍,实际增长率下降了2.41倍。农民…  相似文献   

7.
贵池起跳     
《决策》2012,(1):114-115
2010年,池州市贵池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1亿元,增长16.3%;财政收入10.01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42.9%;固定资产投资109.1亿元,增长3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7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收入稳定增加根据统计,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634元增加到2000年的5294元,年递增15.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3元增加到1935元,年递增13.8%.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协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1990-2007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效应;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在采用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选择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永城市国民生产总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15.3%;境内财政收入实现31亿元,居全省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6元,分别增长21.3%、20.1%.已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大,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招商引资好戏连台,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决策通讯》2001,(11):36-37
吐鲁番地区辖两县一市,总面积6.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农业人口41.7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7亩,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5元。  相似文献   

12.
妙笔生花     
对原稿的改动具体如下:“全县农民减负30万,30万农民人均减负一元”应改为“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100%的农民都减负”。“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去年的一百万元增加到二百万元”应改为“全县工业总产值比去年翻了一番”。“全县种玉米一万亩”应改为“全县种玉米50000000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100元增加到200元”应改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00%”。“全县到2003年全部脱贫”应改为“全县比原计划的2004年提前一年全部脱了贫”。“全县农民减收1000万”应改为“全县农民增收负1000万元”。“这起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1人…  相似文献   

13.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26-27
2003年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达到106亿元.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总量超百亿元的村。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过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  相似文献   

14.
蒋艳 《经营与管理》2007,(11):16-17
富民进程的关联因素分析 1.经济总量小和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制约富民发展进程.经济总量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人均GDP来表示.根据广西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5年贵港市的人均CDP为4800元,为广西和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54.6%和3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642元和2693元,而同期广西全区和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917元、10493元、2495元、3254.9元,相比之下较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低1275元,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0位,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差距为2851.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全国人均水平561.9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省劳务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达270余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0多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达500多元,占农民纯收入的18%。但与四川等劳务产业大省相比。差距很大。资料显示,2004年四川省农民转移就业达到14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38.6%,劳务收入达5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黑龙江省2004年农村劳动转移达400余万人,也远远高出我省。在这些地区,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日前发布的《河南省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称,2020年,河南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36%。这意味着15年以后,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在2005年2870.58元的基础上增长近4倍。作为我国农业第一大省,建设新农村,河南任务艰巨而紧迫,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专家这样评价《纲要》的出台:没有河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也就不会有中国整个新农村的建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信阳市平桥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构筑工业支柱,夯实农业基础,拓展城镇空间,培植和谐亮点,全力打造工业强区、农业特区、花园城区、文明新区,一个实力平桥、活力平桥、魅力平桥初步显现.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81.7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增长15.1%;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6元,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3424元,增长16.3%.  相似文献   

18.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17):26-26
去年。广东省以占全国1.5%的耕地创造出全国6.8%的农业总产值。耕地产出率全国第一.农业增加值达2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90元。  相似文献   

19.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增长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  相似文献   

20.
何广博 《决策探索》2001,(12):45-46
濮阳县是省定34个贫困县之一,属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这一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城镇建设),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秸秆养羊示范县"和"省优质麦生产基地县"称号;全市五县一区农村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3亿元、12596亿元、1750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70%、169%、66%,年均递增11.2%、21.9%、10.7%.今年元至6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720万元、7369万元、91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9.1%、1.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