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钟荷 《百姓生活》2014,(3):36-39
2014年1月9日晚,“中国网事·感动2013”年度网络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10位(组)草根英雄从60位(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2013年“十大网络感动人物”。他们是中国梦最好的实践者,用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坚守,让我们看到梦想会开花。网络无疆,人间有爱;大美无言,草根有力。正是这些草根中的追梦英雄,用他们不平凡的典型事迹,为更多中国人传递感动和力量。让我们走近他们,领略他们的风采,感悟他们的崇高,学习他们的境界。像他们那样,为实践中国梦舍得付出,勇于坚守!  相似文献   

2.
春水 《华人时刊》2008,(6):9-13
之所以要记住一些人,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那一页镌刻得太深、太沉。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学生、老师、医生、警察、军人、志愿者、商人、记者、明星、僧人……我们的文字不可能记录每一个在抗震救灾中让人感动的人或事,但我们会努力记住他们的身影。唐山的火种,善良的华商  相似文献   

3.
常怀感动     
闲暇之余,我又看了一遍《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别样动情。其实,他们的英雄模范事迹,我已经在电视里、报刊上看到过多次,每看一次,就又一次被感动,每一次感动之余都倍受教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走进语文课堂,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感动,感动于课改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更感动于课改带给我们全新感觉:小班化的教学,开放的思维,灵活的语言,热烈的对话,鼓励学生敢说会说,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一切的一切都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内涵给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走马大香格里拉登临枇杷山,看万家灯火,掩映着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最古老山城的面孔;拜谒诸葛武侯祠、杜甫草堂,圣贤事迹让我们在重温中感动;探望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2200多年了,我们还在老祖宗的福荫庇护之下,实在不知  相似文献   

6.
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坚强面对。当世界变得无光、无声又无助,她一次又一次克服了软弱,选择了坚强;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接受挑战。面对生活困境,她以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创造了奇迹;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感动——拥抱世界。自己生活在茫茫黑暗中,她却把一切投入给需要帮助的他人,把爱之光洒满世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株洲作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在抗战时又由此向西展筑湘黔铁路,遂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对株洲城市的兴起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铁路枢纽地位带来了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株洲迅速成为货物转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促进了株洲近代工商业的起步、发展与繁荣;导致了株洲人口的聚集和街市的扩张。在50年间,株洲由一个小集市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不忘初衷,及时悔过,便永远不晚。也许,更多的时候,人生走出的是一条曲线,终点又回到起点,生命才是最圆满的吧.先说第一个人。他叫张朝南,乡村教师,朴实敦厚,典型的山里汉子。他有太多的事迹可以让那一方人永远记住他,为了20几个学生能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8,(13):73-73
在我们的心中,党员的旗帜是航行中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永不熄灭!许多先烈义无反顾,崇高理想是他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许多英雄奋勇前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他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相似文献   

10.
“关注环保的人很多,但她是细节大师。她擅长从生活方式的微小缝隙里勘查出浪费的黑洞,让最大众的消费转化成最有效的环保行为。她时刻提示我们:处处节约和舒适的生活可以和谐共存。”2005 年12月28日晚,北京饭店,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奖”的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郑重宣布:社会公益奖获得者是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廖晓义身着一件略显宽松的浅色灰蓝布中式上衣,娇小玲珑的她,那晚显得格外典雅别致。她身轻如燕般地迈向领奖台,脸上流露着坦诚与安详的笑意,真跟天使似的。当她手捧鲜花、奖杯,面对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时,她有些按捺不住激动:“社会对公益的关注让我很感动,其实在这场活动中我只是众多倡导者之一、众多行动者之一,我今天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是政府和公众对民间环保组织工作的鼓励和期待,确实中国经济建设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中华魂》2013,(11):27-27
近日,央视新闻节目连续报道了三个“哥”的事迹,很让人感动,也催人思考,劝人向善,激人上进。  相似文献   

12.
六年多的高中语文教学,让我看到了话题作文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拿到一个话题,总是写一些不痒不痛的泛泛之谈,甚至天上一句,地上一句,不知所谈的究竟是要达到什么写作目的。读来索然无味,丝毫没有感染力。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常说的“灰色作文”——五话癌症: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废话。以“时间”为话题,学生就写些“时间是黄金也买不到的;时间是不能浪费的;时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时问让你留也留不住;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等等,读了让你哭笑不得。以“感动”为话题,学生便写“感动时常在我们身边;感动是一种情感;感动是人人都经历过的;感动就像一首歌,唱出来无比动听;感动就像一杯酒,让人回味无穷……”要说表达,极其通畅;要说用语,比喻、排偶极富语言特色;要说篇幅,更是八百字绰绰有余,而且谈的东西且不说段段,就是句句也没有偏离话题。可细~看,通篇不知所云,只叫人头痛眼闭,心脏失常。话题作文原本是尽量给予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做到作文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言之成理即行。可不曾想到它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灰色极端,使文学写作完全脱离了“以情动人”的原始轨道。  相似文献   

13.
人们之所以记住戴安娜,是因为大家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她一样,勇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十年,可以淡忘很多人、很多事;十年,也可以让人们更理智地看待当时的情感。但是,这十年,她却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每年的8月31日,她都是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或封面;每年的8月31日,都会有人说她是如何地红颜殒命。她,就是曾经的英国王妃戴安娜。戴安娜之所以被人记住,除了她的童话般的  相似文献   

14.
申荣 《老友》2010,(9):23-23
前些日子,在媒体上看到新余市某离休教师的事迹报道后,我的心情有点复杂。他的事迹,让我感动;他的生活,让我不安。  相似文献   

15.
罗小群  李福孙 《老友》2008,(3):28-29
在新干县潭丘乡中洲村,有一个人的名字被乡亲们广为传颂,她叫曾端祥,今年61岁。17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现年91岁的婆婆刘细妹。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她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她的家庭也因此多次被县里评为"五好家庭",还在2006年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6)
今年3月26日,我们的母亲因患心机梗塞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痛彻心扉的悲伤使我们肝肠寸断。母亲走了,但她给予我们的深深的母爱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在人生的旅途上,我的母亲度过了78个春秋。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德高望重。母亲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一身,知书达礼,善良贤惠,是一位受人尊敬、让人热爱的贤妻良母。多年来,母亲那深厚博大的母爱一直伴随者我们成长。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母亲本来是一名教师,但她为了抚养子女,  相似文献   

17.
三味书屋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 这本杂谈集里,扫瞄了 中国女性:50年代的中 国女性,60年代的中国 女性以及文革时代的直 至90年代的中国女性,她们各有什么特性?女性共同拥有什么?女性心中渴望什么?作者俯瞰了商业时代:在中国人心目中,商人是什么?商的机会何在?作者一针见血地写了商业时代人欲膨胀、人心贪婪的丑陋一面。同时,作者还谈了众人关注的“克隆”话题:“克隆”一只绵羊的是科学,“克隆”一个国家的也是科学。谈了爱情话题:《廊桥遗梦》——中国性爱启示录,一个老故事,一本畅销书。作者思维深刻,笔锋锐利,入木三分。让我们一起领略。  相似文献   

18.
吴作兴 《老友》2021,(4):34-35
今年59岁的邓小金,是江西省武宁县豫宁街道古艾社区的居民。20多年来,她不离不弃地照料卧床的丈夫,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子,尽心尽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她先后获得"武宁县道德模范""感动九江最美人物""江西好人"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两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她为爱坚守、乐于奉献的事迹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我深感当今的一些人只重视对青少年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对他们生命意义的教育,很多独生子女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让学生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从而珍惜生命,正确对待危机,勇敢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传统的说教是很难让他们接受的,鲜活的事例则容易让其有所感悟,所以我选择了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孟祥斌的事迹作为素材,于2008年3月10日在我们高一(5)班教室召开了《生命如歌责任最重》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明白生命意味着健康、自爱、拼搏、进取、奉献,更意味着勇敢地去战胜成长道路中的困苦与磨难,做生活的强者,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阳光下,无论是父母的关爱,还是好书的滋润,都是阳光。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给了我们动力和勇气,让我们心灵感动,但是,最能够让我们心灵感动的,却是在过滤阳光之后。一父母对我们关爱的阳光最令人感动。可现在,有的父母给子女的阳光却过盛了:孩子爱吃鱼,他们就吃鱼头;孩子要星星,他们不敢摘月亮……太多的“阳光”,实际上是太多的溺爱,这就让某些孩子聚万千宠爱于一身,从而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当今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的过分宠爱。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还能让人感动得起来吗?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对化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