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部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领导者对待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部属心目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部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部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部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部属抱怨的问题领导者确实马虎不得。因此,面对部属抱怨,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2.
路杰 《领导科学》2004,(22):36-37
领导者若存有嫉贤妒能(这里的贤或能,主要指同级或部属中的贤者或能者)之心,不但经常会遭到部属和群众的抱怨,而且也影响事业的发展,阻碍领导者的前途。嫉贤妒能之心并不都是自觉的。对潜意识、下意识中的嫉贤妒能,人们首先必须意识到、知觉到,才能在意识的层面上克服和转化它。嫉贤妒能之心一旦得以克服和转化,不但领导者的心胸宽阔了,而且克服和转化后的嫉贤妒能之心,往往会成为领导者对干部群众的爱心。嫉贤妒能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听到部属和群众抱怨自己的领导“小气”、“小心眼”、“小肚鸡肠”、“不够大气”。那么,从心理上来看,“…  相似文献   

3.
部属顶撞上级,是领导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一个正常现象。对部属的顶撞处理得当,会对领导形象的树立、上下关系的改善、单位工作的改进起好作用。所以,如何把部属顶撞的事情处理好,应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把“讲政治”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部实践中,而且要注重在政治上关心部属。这是当前各级领导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部属是指领导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部属与领导者朝夕相处,他们为了领导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成了领导者的左右手,甚至得力干将,  相似文献   

5.
领导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领导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人打交道。领导不论大小都有部属。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能否与部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握主动权,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对领导者来说,不仅是对其领导能力的检验,也是其品德、气  相似文献   

6.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亲切感不仅能更好地使部属接受领导者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促使部属不断上进的动力。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为领导者,如果一味以权压人,对部属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摆架子、逞威风,就只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领导者善于“用情”,待人处事仁慈和蔼,通情达理,对部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就一定能使部属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王岩 《领导科学》2001,(2):22-23
培养部属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者与部属相互关注、相互施加影响的一种互动行为.领导者重视对部属的培养工作,固然是检验一个领导者是否称职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作为部属,能否创造条件,主动争取领导对自己进行培养,则是自己是否有上进心和工作热情的表现.那么,应该怎样争取领导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知识、经验、阅历、工作能力、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一个单位中,部属间出现了突发性矛盾,领导者若能正确处理,必然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进而带领部属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一般而言,正确处理部属间的突发性矛盾,领导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受个人阅历、个性、思想方法以及角色的制约,领导者和部属之间对事物的认识会有一定的差距,领导者一时被部属误解也是难免的.能否成功地消除部属的误解,关系到领导绩效的大小,也关系到领导威信的树立.因此,领导者必须正确对待部属的误解,尽快消除误解,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抱怨是指下属对领导者心中不满,数说领导者的不是。下属抱怨是领导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领导者对待抱怨的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下属心目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听而不闻,漠然置之的,下属以为其麻木不仁;怒形于色,大动肝火的,下属以为其心胸狭隘;表面接受,实则应付的,下属以为其官僚虚伪。由此看来,对待下属抱怨的问题,作为领导者确实不能掉以轻心。因此,面对下属抱怨,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与部属的关系,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施令与服从的关系.但是有些领导并不是这样,要看部属的眼色行事,要听部属的"建议".他们之所以会这样颠倒关系,可以说原因很多:有人被"色"左右,有人被"权"左右,有人被"钱"左右.领导者如何防止被部属左右,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本领恐慌应当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面对和注意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注意发挥团队精神,注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巧借部属之长,是解决本领恐慌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关键在一个“巧”字,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一要借在漫不经心的交谈中。这种方法如同“青蛙理论”,就是要让部属在不知不觉的闲谈中,将自己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情处理的看法说出来,让领导者从中受到启发,变部属的智慧为领导者的智慧,最终为领导者决策起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有两点:一是领导者要善于…  相似文献   

13.
一个领导者,即使优点再多、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毫无缺陷,样样都比部属强.所以,在教育部属和领导部属的同时,还要注重和善于学习部属的优点,经弥补个人的不足,从而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让部属更加信任和钦佩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乱告状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本来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也可能一不留神便被个别心术不正的部属泼得满身“污水”。领导者被部属泼了“污水”,尽管在人格和尊严上受到了伤害,但却不能头脑发昏、感情用事,否则就会在部属面前“输理”,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不利,同时还会使领导与部属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使问题越来越复杂。那么,领导者应怎样去对待和处理这类问题呢?克制情绪,保持常态。被部属泼了“污水”,对领导者来说无疑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领导者很容易在情绪上产生较大的波动,一旦头脑不冷…  相似文献   

15.
朱懿 《领导科学》2021,(2):73-75
嫉妒是组织成员的一种自主情绪,在领导和部属关系中尤为突出。在领导—部属交换理论视角下,嫉妒与部属在组织中的地位、领导对部属的体贴程度和领导对部属的区别对待有关,也与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的能力差距以及被嫉妒者与领导者的相似性有关。领导者应明白嫉妒的两面性,对良性嫉妒加以利用,对恶意嫉妒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包括建立团队共同担责与共同奖励制度、传授冲突解决技巧以及培育共享型团队等。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多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极少数部属或来办事的人,强行要求解决个人某个方面的问题,因政策规定等多种原因,领导无法满足其要求,于是,其人便在领导者的办公场所无理取闹,甚至谩骂、侮辱领导者。遇到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尴尬而又十分气恼的事情,既不能与其争辩,又不能与其对骂,只能一个人独自生闷气。这样的矛盾是典型的个人私利与领导者工作职务的矛盾。在看待和处理这样的问题上,领导者必须做到:不气恼、不上心、不伤身。不气恼。在那些极少数素质差的部属和办事者的面前,领导者一时的气恼不仅不…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犯了错误,做出了不光彩的事情,也就成了所谓有“污点”的人。有“污点”的人,若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就有利于其正视问题、改正错误,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亮点”的人;否则,就会因受到歧视和冷落,而可能“破罐子破摔”,以致“污点”愈来愈多,甚至走向堕落。因此,领导者对有“污点”的部属一定要善而待之,多给关心、爱护和帮助。这不仅是对领导者品格和道德的要求,也是其实施科学领导的必然选择。那么,领导者应当怎样善待有“污点”的部属呢?要尊重不要歧视。一个人很难说一生不犯一点儿错误、不出一点儿问题。从客观上讲,部属身上出…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角度讲,表扬,是领导者对部属产生符合其意图的思想品德或行为的一种正强化。表扬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工作方法,恰当的表扬,会起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作用,并能够增进领导和部属之间的情感。正如一位企业党委书记说:“政治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抠出别人的短处,把人治住;而是在激发每个人的长处之中,把人人变成英雄。”表扬又是一门学问,需要领导者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技巧。表扬运用得好坏,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艺术是否纯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田梦 《领导文萃》2007,(11):154-154
问题163:部属误解领导者,大多是因为情况不明或领导者未说清事情的原委。因此,当部属误解领导者并产生对立情绪时,你若作为某一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该如何处置呢?  相似文献   

20.
在领导活动中,为较好地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善于对部属进行激励,这对于领导者来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当部属充满活力而自信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会得以充分发挥。一个善于领导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激励的人,他会把握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