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德育的话题,以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述德育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使学校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德育的话题,以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述德育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内在需求和自主发展,使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是指一定阶段内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完成率,它是一种动态质量观的反映.以往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德育对象的主体要求,对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尊重,把学生单纯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常常采用说教、灌输的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责任的认同,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与基本手段,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不应该有的限制与束缚,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德育作业也就因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贯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职德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更迫切需要解决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努力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过程的德育过程,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学德育普遍实效性不高,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切实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现实体验等目的,建立层次化、人本化的德育目标,采取双向交流的德育方式,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时期,德育贴近生活已成为当代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德育贴近生活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使德育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德育目标贴近生活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解决人的思想实际,使人生活在世界上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过去我们制定的德育目标、内容超越学…  相似文献   

7.
在学科教学中浸润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为德育撑起一片蓝天.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突出文中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美,乃至热爱美追求美.教师要巧妙利用教学语言,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激发兴趣.分析好人物形象,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下利益的多元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德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德育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主流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把“育德与回归生活”结合起来,使德育着眼与当代社会发展和职校生成长的需要,增强德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把德育课打造成真正的魅力德育。  相似文献   

9.
大德育模式是符合信息社会时代特征,符合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全新德育模式。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且信息化建设较全面,但德育实效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同社会期望存在反差,高校德育的重塑与创新,须以大德育模式为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0.
张扬 《领导科学》2021,(1):127-127
德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鉴于此,重视并加强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由陈少平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高校德育创新与文化建设》一书,就是从新时期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以文化育人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探究。该书采取的是论文合集的形式,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通过理论探索、实践育人、课堂教学、案例赏析、特色经验、创新发展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对进一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指导下,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通过体育学科、教学特点的分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大力拓展其内涵,从各个层面进行创新,以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这种创新,大致包括德育理念创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目标创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途径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我国正在全方位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必须认真地思考和探索德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德育现代化包括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内容的现代化、德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德育评价标准的现代化、德育队伍的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14.
成飞 《科学咨询》2008,(14):13-13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15.
凌基银  蔡弘 《科学咨询》2007,(14):10-1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压力,寄养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孤儿家庭学生的德育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讲,搞好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就搞好了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研究报告介绍了一些针对中职特殊家庭学生的德育途径、方法以及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小学德育课开放性教学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应树立大的德育观,做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结合,与其他学科结合.要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把书本中学到的道德认知,形成的道德观念运用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高军 《科学咨询》2007,(15):44-45
道德学习是人在反复体认、感受和践行中展开的,它更需要情绪敏感性的支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着力于学生的情感培育。本文分析了现实中德育实践的偏差和失误,提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培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万州区太安小学始终秉承"为学生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成人成才"并举,确立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夯实了育人基础.通过开展一系列符合农村学校实际和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加强德育过程管理,强化实施环节,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首,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教师的兴趣、情感、意志、能力、品德等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会将教师广博的知识、纯熟的技能与良好的人格魅力结合起来,以教师为榜样,形成一个强大的新生力量,这个力量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内涵,在潜在课程系统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