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界有的同志认为“德主刑辅”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所采取的欺骗与镇压、牧师与刽子手、软的与硬的所谓“德刑”兼施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对它只能批判,不能继承;只能抛弃,不能吸收.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德主刑辅”是中国法制史上逐渐形成的立法和司法的一个适用的原则.德和刑的内容和本质决定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德和刑的主辅辩证关系决定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德主刑辅”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所表现出的矛盾两重性,必然使其具有合理的继承性.因此,对它应持实事求是的、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般认为从礼治开始,经过法治,然后到汉代有了比较成熟的"德主刑辅"这样一个过程。汉代的"德主刑辅"影响是深远的。而事实上,春秋初期的管仲提出并实践的礼法并重,是从礼治到法治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是"德主刑辅"的基本源头。  相似文献   

3.
法史学界普遍认为,“德主刑辅”是传统儒家在刑法原则上坚持轻刑的思想主张,自汉以后一直是封建刑事立法的指导.立足于历史上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差距,结合法理学的研究成果,笔者在辨析其思想特质的过程中探知:“德主刑辅”思想虽然在历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独据要席,但在统治者眼中却重视不够,在法律实践活动中也运用有限,起码不是封建立法一贯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确定的治国方略。《商君书》的“重治”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德法共治概念。商鞅之所以能够提出德法共治这样的理论构想,缘于其本身就是个杂家,其知识结构包含了儒法两个方面的内容。但秦国的政治现实、君本主义立场、对法律的过于迷信、二元对立思想等使商鞅放弃了“重治”,在秦国开创了一任法重刑、摒弃德政的治理传统。汉初中国的精英们,认为任法而治不施仁义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源,在儒法合流的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新的德主刑辅说。德主刑辅、礼刑融合,使中国自汉以来开启了一个礼乐刑政综合治理的新时代。董仲舒的“新德主刑辅说”及其主导下历代阳儒阴法的治道实践,实际正是商鞅重治思想的有限历史呈现。德法共治是中国历史自然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中国历代治道成败得失的科学总结,重申《商君书》的“重治”概念,能增进我们在新时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法学家。由他提出的“德主刑辅”思想的基本精神,对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立法、司法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已不复存在,神权政治动摇,重民思想兴起。他总结了春秋以来统治者实行“折民惟刑”政策已不足以维持其统治的教训,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下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孔子的法律思想核心是“德主刑辅”,即以“仁”为本的法制原则;“德”、“礼”教化的防范措施;宽猛相济的施刑办法;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孔子的法律思想对今天中国的法制建设仍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法律传统中"德主刑辅"的思想内容、实现方式及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作了简要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论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阐述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特征入手,文章剖析了德治政治文化在当下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探讨法治精神与传统德治政治文化结合之可能性,并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从“德主刑辅”政治文化向“德法并重”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德治"形成于西汉,其内涵是德性、德政和道德教化."德治"的基本意蕴:"德治"是以汉承秦制为背景的;"德治"是汲取秦朝独任刑罚教训的举措;"德治"是力主"德主刑辅"即发挥道德教化引导民众的主导作用;"德治"是倡导"前德后刑";"德治"是以法治为保障,以法治为标准和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孔子法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略探讨了孔子法哲学思想中的民本思想、相对的君主思想、中庸思想、天下大同的理想法思想、德主刑辅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孔子法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重要价值 ,最后在宏观上对孔子法哲学思想的意义做了再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政治原则,而董仲舒却从哲学的深层为其寻找最高、最权威的存在根据。为了维护大一统,董仲舒更是提出了“变而有常”、“德主刑辅”、“统一思想”等一整套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无借鉴意义的治国方略,并使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主刑辅”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 ,源远流长 ,绵延不绝。它对完善我国当前治国方略有着二重借鉴意义 :消极的借鉴意义是要反对德高于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积极的借鉴意义是要坚持德法相济 ,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13.
慎刑矜恤思想发轫于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发展于春秋战国,其在汉代又受儒家思想与阴阳学的影响开始系统化为“德主刑辅”,延至盛唐开始成熟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元明清各代皆于秉承并在前人基础上各有建树。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慎刑矜恤思想的总结探析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儒家重视道德教化与“礼”的作用 ,强调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主张“德主刑辅” ,“制礼以崇敬 ,立刑以明威” ,这种既重视立法 ,又重视教育的做法深入人心。消极的一面是重“人治”、轻“法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乡村政权具有管理与教化的双重职能:一方面依法管理乡村赋税、徭役、兵役、狱讼和治安等行政工作;另一方面依礼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旌善惩恶,推广教化,移风易俗。充分体现了历代王朝“德主刑辅”的治国精神,提高了乡村政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的法律文化交融是依法治国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重要助力。追溯依法治国的文化源头,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法律文明蕴藏的理论和经验,纠偏近代以来“效仿西法”“抑古扬今”导致的传统法律文化虚无主义和东西方法治文明无法自洽的境遇,是当今学人责无旁贷的担当。从历史解说现实,以古鉴今,发掘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可资借鉴之处,如“以礼入法、德主刑辅”与德法综合为治,“重民思想”与人本法治观,“家国同构”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贵和尚中”“无讼息争”与和谐法治,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充满活力,才能固守依法治国之根本。  相似文献   

17.
“德主刑辅”漫议──孔子思想探索之九杨信义对周公“明德慎刑”的继承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德”和“刑”的结合,最早见诸《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行,不敢侮鳏寡。庸庸、抵祗、威威,显民。”应当指出的是,周公的“明德”也好,“慎行”也罢,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无讼传统法律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认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和儒家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是无讼观产生的思想基础 ,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与之相连的家族制度则是它的物质基础。这种无讼观给今天的启示是 :市场经济下应建立新的道德准则与规范来调节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德治是文明社会在治国方略上的一种选择。中国传统惩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产物 ,在历史上 ,它经历了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演变过程。先秦儒家提出了政治伦理化的德治理想 ,西汉以降经儒法互补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德治模式 ,这种现实德治是以道德教化制度化和伦理法的法制建设取向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厘清传统惩治的内涵和实质 ,对我们今天推进以德治国方略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政治哲学阐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政治与神学政治相结合的二元政治观,“大一统”的政治法则,“德主刑辅”、“经”“权”配合、“常”“变”相融的中和政治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发展观和以整体直观为特征的思维方式是董仲舒政治哲学的五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