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先导性地指出了计划与市场都是中性的论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①由此可见,计划与市场中性论的观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也必须搞市场经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②要面向世界市场,与国际经济接轨,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建立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曾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工作的成功典范。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该计划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我们计划工作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已经突破了姓“资”姓“社”的空洞争论。但并没有直接解决计划与市场如何结合和谁主谁辅的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虽然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市场、市场机制的作用,很少再提起计划,但其中还是存在将计划与传统体制挂钩的认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正确理解并恰当地发挥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对有效实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微观经济的指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作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它体现着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本身不存在“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在我国,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其运行又具有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经历了集权型工资体制、效益型工资体制,并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资体制。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了集权型工资体制,国家作为分配主体,直接面向职工进行分配。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了效益型工资体制,虽然改革重点强调“企业是分配主体”,但国家仍然处于分配主体地位,通过效益机制建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来分析,效益型工资体制都存在着内在逻辑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建立“市场竞争,税收机制,企业自主分配”的工资体制  相似文献   

7.
从实行计划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选择.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将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中计划性较强的部分,它通过国家预算对货币资金的分配进行资源配置.而国家预算既是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又是具有高度严肃性的法律文件.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科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探讨.本文拟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现代化建设正在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全国形势总的是好的。在前进中,新问题新矛盾也不断出现。”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公文程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使我党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第二次思想解放,深化了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第三次思想解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邓小平同志以划时代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用“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简单而又科学的概括 ,突破和发展了这一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纪难题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 ,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研究这一理论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将建立。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高校的科技工作必须迅速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如何尽快建立这一运行机制,高校的科技优势如何更好地发挥,“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应如何保证等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又一次对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全面部署,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与《意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从引入市场机制开始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到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再到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探索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体制“定位”到制度化“定型”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最根本的逻辑就是生产关系结构的调整要适应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两者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意见》是坚定不移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高校管理体制 ,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自身发展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和《面向 2 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要求 ,按照“转换机制 ,优化结构 ,增强活动 ,提高效益”的原则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是学校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现代化事业踏上了高速发展之路。然而,市场经济与“集中计划”或“统制经济”不同,在我国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需要一个培养发展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它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社会科学学报作为高校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具有提供和交流科学界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某些共性 ,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客观条件 ,以及在这种体制下怎样看待剥削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法制郭乃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这说明,一方面,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叶超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怎样认识建立现代企...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运行在我国,目前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典型的“市场残缺”问题,解决我国决策宏观治理上的这一“两难”处境的思路,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宏观经济模型应充分考虑包括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等非经济变量;而经济微调、产业调整则应分别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经济计划,且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性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三农”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对“三农”现状作概要归纳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探索了从理论到实践如何正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大门正在中国轰隆隆地开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人在面对无数新的机遇的同时,也无可回避地面对众多新的挑战。“饭碗问题”可算得上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