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夫之诗学“声情”论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水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3):3-8
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诗学的一位杰出总结者,充分注意到诗与乐的同一性,极为重视对诗歌音乐美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声情”这一概念论诗评诗的诗学理论家,“声情”论是他的“诗道性情”命题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在他看来,“声情美”即诗歌艺术的“穆耳协心”,亦即在“动听”的同时又道“性情”(包括诗人和欣赏者双方的性情).“声情”论体现了王夫之对古代诗歌艺术审美特质和文体特征的精到认识,在其诗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晶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8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由周敦颐、张载等开其端,由“二程”明确提出,由朱熹集其大成。“理一”是指天地万物的根本之理,也是理学家所主张的宇宙与人文的终极之理;“分殊”则是这个根本之理在具体事物中的多样性表现。既重视“理一”,又重视“分殊”,这是理学家们在伦理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等领域都依循的思想方法。对于诗学而言,“理一分殊”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诗人在鸢飞鱼跃的万物生机中体认“天理”,在审美感兴中感悟宇宙人生之理,使诗歌作品在生机勃勃的物象中呈现理思,这成为近古时期诗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 相似文献
3.
马育良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6-23,126
朱熹主张"四端皆情",提出中和新说,给情以适当地位.王夫之在反思朱子的性情论时,明确认定四端是性,七情是情;性为道心,情为人心,批评朱子走的是"以性为情,以情知性"的路子.王夫之的思想特点是"根据个人心性而推演出人文繁变",他将自己的性情论思考贯注到诗学领域,重申了"诗道性情"的诗学命题,并以之提举和改造传统的"兴观群怨"之说.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23-133
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诗歌史的演进,诗乐"和"的基本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道德理念,以及中国人完成德性人格的重要途径和标准。中华文明史上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即"诗乐传统":"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中华诗乐传统的理论基石;"声""音""乐"三分理论是中华诗乐传统形成的基点;"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华诗乐文化精神的核心。中华诗乐传统所蕴含的"中和"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王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4):120-122
葛天氏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具有原始性、朴素性及群众娱乐性.从<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的内容来看,葛天氏部落位于河南省宁陵县之葛乡,葛天氏音乐的内容和宁陵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古葛天氏音乐在宁陵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历史源头以及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和中华音乐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宁新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朱熹的“理本论”发端于他的“心性论”。有关心性的“中和”问题是宋明新儒学关注的焦点。朱熹的哲学思想经由“中和旧说”、“中和新说”,最终确立为“理本论”。他的“理本论”的确立与其偏钟于理性思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二程以“天即理”“性即理”“礼即理”建构其天理论,取代“天即道”“性即道”“礼即道”,确立“理”之至上本体地位,完成“以理代道”的术语转换。“以理代道”的目的,乃借“理”之分殊性统摄宇宙万物,以此连通“理”与“事”。这缘于在理论上言,“理”既可是至上无二之“一理”,又能是分殊蕴于万物之“万理”“众理”,正是基于此,二程强调由“一理”统摄“万理”,从而在哲学上解决了形上之“理”与形下之“事”的同一性问题,做到体用、理事不二。如此,从理的统摄性和万殊的差异性,形塑一个整体秩序,从而为其秩序学说奠定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理与势是王船山历史观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然而,王船山却是将“理势”贯穿其整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道以气化流行开展出自然与人文之历史世界。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历史,皆因其气化固有之幾而成其理势。道之开展为自然历史世界,因在天之幾而有理势之自然;道之开展为人文历史世界,因在人之幾而有理势之必然,故道之开展变化取决于理势。由此,通过对理与势、理势相成、理势无定和道与理势之关系等四个方面的考察剖析,可以发现,王船山是以道为中心构筑了一套系统精致的理势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理一分殊”新释——兼论朱子对“理”的本体地位的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永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1)
“理一分殊”是朱子从哲学本体论上对于“理”的本体地位进行说明与论证的一个命题。考察朱子对于“理一分殊”的解释和论证,对于“理一分殊”可以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朱子所谓的“理一”,是指“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分殊”,是指此理随其所处之体不同而其用不同。“理一分殊”在伦理学上的功能,便是为古代儒家的名分制伦理作出论证。因此,朱子所讲“一理”与“万理”的关系,只是普遍的“理”与“理”在万物中的“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般的“理”与特殊的“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之间的关系;朱子所讲的“分”,既不能从“分割”的意义来理解,也绝不能从“分有”的意义来理解。 相似文献
11.
柏互玖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93-96
音乐在传播变迁中发生变化,产生出各种同出一源的变体,形成同宗音乐。这既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外部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是处于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的主动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对于一种音乐形态以及这种音乐形态的成因仅仅从外部考察往往不能作出终极的回答,而从它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文化的根源来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有时却更具本源性。 相似文献
12.
翁伯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59-64
简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努力开创整体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哲学和经济学观点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宝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13-115
针对中国古代儒家从天人合一引申出天人合德,论证了本体论依据,确立人的价值和道德的本原;天不仅是个人和人类社会的道德之本,而且也是人类的道德价值本原。天人合德建立了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立论根据,高扬了人在宇宙间的主体性和独特的道德价值属性,确立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终极关怀和价值追求,反应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4.
曾道荣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69-76
从生态意识的维度考量中国当代诗歌的自然书写,可以发现,在新时期以前,中国当代诗歌一直受到政治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是渴求驾驭自然和与自然为壑的思想流露。新时期以后,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诗歌在自然书写中从自发的生态批判到自觉的生态诉求,无不印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这种进程,既是中国当代历史嬗变的文学表达,也是诗人因应社会发展在自然书写中对生态伦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唐代乐舞文化与乐舞诗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冬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8-90
唐代文化气势恢宏昂扬,内容博大精深,而诗歌和乐舞尤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兼收并蓄的文化促使唐代宫廷乐舞诗、西域乐舞诗、边塞乐舞诗及游宴乐舞诗盛极一时,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文人雅士,观舞赋诗蔚然成风。双峰合壁的乐舞诗拓展了唐代诗歌创作的视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美的失落--浅析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宁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4(2):31-35
现代主义时期,西方诗歌中的女性意象从浪漫主义的“美”转变为现代主义的“丑”。本文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从三个视角分析现代主义诗歌中的女性意象:一、作为异化大众的女性意象;二、作为性和情爱对象的女性意象;三、作为叙述意识的女性意象。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女性意象转变的原因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一、艺术风格的转型;二、诗人对现实环境的异化感;三、父权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孙莉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27-128,132
运用关联理论对《道德经》选段进行解读,认为其论述了"本色为官"、"有权无私"、"清心寡欲"的为官之道,对为官者修身处事和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文"、"象"的空间性看中国古代的"诗画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奎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7(1):24-29
诗与画的关系在中西美学史上都是一个倍受注目的问题 ,但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中西传统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西方 ,不断有人对诗与画的界限进行区分 ;在中国 ,“诗画交融”却一直是衡量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是“诗画交融”的深层思维基础 ,“文与画”、“书与画”、“诗与画”之间以空间化、视觉化的“象”为核心的同源性关系 ,则为“诗画交融”提供了内在形式依据。通过对“文”、“象”的原始空间含义的考察 ,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