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方人的信仰缺失从"上帝之死"开始,东方人的信仰缺失从体制转换中滋生.在人生与社会均更需要信仰的今日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青年信仰缺失的结果无条件服从社会与国家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为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取代.要从历史的昭示与现实的坐标中引导他们选择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理性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西方文化圈还是儒家文化圈,耻感都在个体、类和群体的生活中整体性地建构着“为我而存在的世界”.耻感所示之精神,是人(类)在多样化的生活视域中,以自身为对象建构的以个体意识、类意识和群体意识为主要向度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彰显了人在多样化的生活视域中的本体性存在方式:耻感所示之主体意识确证了人的本体性存在,耻感所示之“类意识”昭示了人的德性存在,群体耻观呵护了人的群体性存在.耻感意识最终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在不同时代统治阶级的丰富、发展和倡导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本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以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有秩序的现象。日本社会的良好秩序现象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深受“耻感文化”的影响、“耻感文化”在民众意识深处扎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耻感文化”在日本社会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耻”作为一种不知不觉的潜意识蕴藏于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之中,制约着各种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日本的“耻感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中解析出的一个文化元素,但又不同于中国社会的耻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渐与本土的制度规范等相适应,外力作用导致了本土文化习俗与传统的突变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入、日本人的共同体意识、等级意识、各种宗教对日本人的影响等是日本“耻感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耻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4.
甘地虽举世知名,其形象却复杂多面,《甘地自传》因而成为探究甘地自我形象的极佳文本。甘地写作自传的缘起和其对自传体裁的选用,都体现出他对自我形象塑造的自觉性。甘地在自传中借不同的人生之“耻”突出了其“世俗之我”的形象,及由此向“圣人之我”形象转变的自传书写策略。此外,这一转变亦具有复杂的宗教、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生的定义是与人有关的重要论题。本文由人的自然、社会和自主三方面属性给出了人与人生的新定义:人是地球上一种高度社会化的高智力动物;人生是一个跨度几十至百年的自然生命、社会使命和个人奋斗历史过程。新定义启示人们要珍爱生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度过一个现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桂林民歌传承人秦国明的人生旅程与他对民歌的情感相依,自觉创作民歌、传承民歌是他对"歌之情感"的另类表达。"歌是命来命是歌",秦国明把自己对山歌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其原真的"自我"情感是自身传承和传播民歌的内生动力。秦国明情感的流变与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秦国明人生旅程中的"社会人"情感的变化正反映了桂林民歌的历史传承和桂北的社会进程。"自我"微观情感与"社会人"宏观情感共同构筑了人的情感世界,激发了人的文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理趣     
我国古代诗论对理与趣的关系、理趣的审美要求、理趣与诗作艺术表现的内在纽结等予以了多方面阐述。诗作中的理趣大致界分为四个层面 :自然之理趣、人生之理趣、社会历史之理趣、禅道之理趣。理趣的对立面是理障 ,它们在思维机制、言说方式、意蕴指向及给人的感受上都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8.
儒家文化崇尚中道,主张“和而不同”。“中和”精神是儒家推崇的人生境界,集诚信与仁爱为一体。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礼制文化是一种等级和谐,带有历史的局限性。而中和精神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理想,是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源头,中国人的耻感源于群体意识和"面子至上"理念。耻感教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之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之基本方略。在当今社会,羞耻感依然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是抵御不良诱惑的道德堤坝;耻感教育依然是明辨是非善恶、酿造良风美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9,(28):68-68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凡为善之心,皆因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人无羞耻之感。有些人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明白得很,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往往是非不分、荣耻不辨了,说到底无非是私欲作祟。  相似文献   

11.
唐君毅在《人生之体验续篇》一书中认为:为俗情世间立一个毁誉的标准十分重要;人生之艰难与哀乐相生;人生立志之道即是使自己之实际的存在成为一理想的实际存在:人生之虚妄与真实相伴,人要成为一真实的存在,须经过一真实化之历程。通过反观人生历程中那些妨碍理想实现的各种艰难、罪恶与悲剧,他要求人们应随时提高警惕,反省自己的人生,以斩断那些人生途程上的荆棘,使人从烦恼、痛苦、罪恶的深渊中超拔出来,以归于人生之正道之思想。  相似文献   

12.
疾病给卢照邻带来了深重的生命磨难,他在感到空前的人生孤独和痛苦中,发愤创作。他的病中创作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肉体与精神的痛苦,展示了一个身染沉疴的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绝境中无可底止的精神苦闷和强烈的痛愤,绝望中灵魂的挣扎,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生命的追问。他将生命的感悟有机地渗透在人生、生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记录中,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共11次提及"耻"或"耻辱",孔子有强烈的耻感取向,形成了明确的耻感思想。本文主要分析了孔子耻感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由于历史的延续性和儒家文化的渗透性,耻感思想于现今社会,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耿介脱俗的杜甫的求仕活动是一个腾涌着苦闷的渊薮,表现出理想中的独立人格与现实中的依附人格相激相荡,并由此生发出内心"耻"与"事"的刻骨铭心之痛楚.这种苦闷归结起来,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脆弱而不平等的君臣关系;二是诗人的被动性社会角色;三是对现实政治的否定和对现实人生之怀疑.杜甫求仕反映了处于相似困境的弱势士人群体的精神共相,具有某种时代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先提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有意识地组成社会集团,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人生问题的三个重要命题———人生不能无群、人生不能无乐和人生不能无师法。群居合一是人类“制天命而用之”的前提,但由于人性本恶,因此,行乐教、遵师法是改造人性中恶的因子、保证社会分层而不分裂、群体而不解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阮籍:荒诞的人生王侠在竹林七贤中,相比于刘伶、阮咸不问是非的逍遥人生而言,阮籍、康的人生与之颇为相异。他们两人都对社会的黑暗、世俗的污浊、名教的虚伪甚为痛恨,并大加抨击,都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所以向来、阮并称。不过,由于他们二人的人生价值观有异...  相似文献   

17.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是与社会进步成正比 ,经历了崇利、崇神、崇人和独立四个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懂得自然美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自然美的实质是人之情与景 ,人之心与物的交融合一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悲秋三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主题贯穿中国古典诗歌。本文从三个层面来分析悲秋境界:人之情感与秋之气候的感应;悲秋所引起的对人生的悲叹;悲秋中包容的历史之感与国事之忧。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人之生命本真的问题时,必须联系到人之“生”与“死”两个方面,所以,虽然每个人之人生都显现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一维性的流逝,但却内含三重性:一是生理性血缘生命;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三是精神性超越生命,此之谓生命本真。人们只有真正意识到并自觉地从生命的三重性出发安排人生,才能引伸出正确的生命意识,拥有合理的生活态度,减少人生中的痛苦而获得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20.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