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地从理论研究和行动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网络的延伸,学生的道德交往从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与此相适应,就出现了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表现为学生的自制力减弱、道德责任感差、人际关系淡漠等,究其原因在于网络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使然。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大学生上网普及率已近100%,互联网正在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这就使人类面临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规范要求和选择。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从网络道德建设的视角看,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有:网络本身的特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乏等。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建设;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家庭对大学生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加快各种网络道德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因网络发展而出现了诸多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本文从网络伦理的内涵及功能出发,主要就大学生网络伦理中诸如迷恋网络、道德失范、情感淡漠、信仰危机等主要现状进行阐述,并循着网络客观上的开放性、虚拟性与主观上的教育缺失、法制淡薄等特点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因受到网络环境影响而出现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道德已成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慎独"思想来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进行熏陶,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增进网络道德修养,保障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的发展运行正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同时,必然引起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网络本身的社会问题,也包括网络对现实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网络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认知迷失?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情感危机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以期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出现了诸如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言行缺乏约束力等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大学生的不成熟、现实社会的影响等有关。应加强互联网监管、发挥高校在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正确的社会引导以及强化家庭教育。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达到解决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应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道德问题。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是大学生沟通、互传信息的常用手段,但在切实感受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通过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来杜绝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学界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治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网络道德的内涵、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治理路径等.但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既是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治理亟需突破的课题,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的改善使大学生网民的数量迅速增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些大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问题.本文通过详尽的论述,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改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伦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网络空间中 ,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文化冲突、道德冷漠、道德失范、侵害隐私权和无政府主义等都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网络信息多维性、网络信息霸权、网络信息污染和网络综合症等都深刻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抓住机遇 ,建构网络伦理规范 ,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利用网络优势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 ;培养信息素养 ,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 ;加强网络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完善网络规则 ,加强信息化校园综合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和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直接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问题.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通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道德教育与思政工作网络化有机结合起来,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在校园和网络虚拟空间同时唱响主旋律,优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网民群体 ,本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进行了总结 ,对危机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要通过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性质、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等措施 ,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认真梳理并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经梳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高校德育应明确网络德育内容,创新网络德育方法,拓宽网络德育途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慎独”教育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有害信息泛滥等问题.与技术、法律等外在约束相比,道德自律在解决网络社会问题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中华传统道德中的"慎独"思想提倡克己修身,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慎独"精神培养,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认知水平,陶冶网络道德情感,培养网络道德意志,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网络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要交流平台,同时也暴露了不容忽视的网络道德问题,对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都将是新的挑战。本文以“慎独”为切入点,阐述了“慎独”精神的内涵、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意义及途径,深入探究其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普适价值,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莘莘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涵,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带来冲击。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人格异化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冲击:完善网络法制法规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主要力量,具有正确的网络伦理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化对大学生传统道德认知及道德标准形成的冲击,致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成为必然。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重视信息立法,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主体观;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强化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广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