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福利和福利国家概念在当代社会和政治思潮中居于重要地位.福利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满足的要求决定了福利国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福利国家是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幸福承担法定责任的制度表征.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理论论争的本质内涵也是围绕需要满足.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是其制度不能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问题体现在其对人们需要满足的危机和福利国家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上.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本来是反危机的一种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系统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
3.
蒋颖 《求是学刊》2015,(1):29-36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占有重要地位。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产品的拜物教特性导致真正艺术的终结;大众消费兴趣表面上左右文化工业,实际上却落入文化工业操控的社会预构中;文化工业的标准化、齐一性,不仅操控了个体主体而且操控了整个社会。尽管阿多尔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大众文化的娱乐作用,但在总体上对文化工业采取否定态度。在大众文化充斥整个社会的氛围中,阿多尔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艺  袁健红 《浙江学刊》2024,(1):157-165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当代批判理论的领军人物,哈特穆特·罗萨以古典和当代社会学为基础,提出了“社会加速”理论,旨在探究在加速社会的情境下如何构建“美好生活”。作为当代版本的批判理论,一方面,它必须忠实于这一思想传统中最杰出的代表,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霍耐特等人的“原始意图”与“感知”,认为批判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前科学社会生活的规范伦理标准,诊断现代社会形态中的“病症”。另一方面,它不应该被这些思想家的理论和方法论思想地牵绊和束缚,而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使这些关键的见解适应当前晚期现代社会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前西方世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在现代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时,他们以独有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这种批判既包含合理成分,又兼有许多谬误,有些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否定。从现实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它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认识依然是深刻和正确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批判精神相对稀薄的国家,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精神工具和灵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兰克福学派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思想或学术体系而出现的。恰当地讲 ,法兰克福学派是在 2 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阐述一系列新的问题。作为一种批判话语 ,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以批判来寻求答案。这种批判的最深刻意义就在于与占主导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理论传统进行彻底的决裂 ,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为理论依据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几十年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即从"老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再到"后批判理论"。就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而言,第一期发展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跨学科唯物主义"和启蒙辩证法为代表,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第二期发展以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为代表,被重建后的历史唯物主义已经"面目全非";第三期发展以霍耐特对早期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重新诠释为代表,被重新诠释后的马克思已经成为"另一个马克思"。因而,从总体上看,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批判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从欣赏、信奉到怀疑、批判,再到超越、重建。  相似文献   

8.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峰 《求是学刊》2004,31(4):24-27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支 ,尽管在今天已不再保持为一个独立的学派 ,但其真实的思想意义和在今日哲学中的位置却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应被耽搁 ,因为它未竟的工作———当代文化意识批判———仍然是当代哲学运动的重大主题 ,仍然充满活力。这个主题既属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今天的发展 ,也属于当代西方哲学对哲学传统展开批判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时代境遇和问题关注的共通性,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人学立场,有助于我们确立现代性建构的合理价值;法兰克福学派所具有的"反思启蒙"与"重新启蒙"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我们调整现代性建构的致思方向;法兰克福学派所确立的"超越现代性"与"重建现代性"的实践目标,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性建构的方向;法兰克福学派融批判与建构于一炉的研究方式,有助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霍克海默在创建社会批判理论之初,以对科学、宗教、艺术和大众文化等的具体反思和批判,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内容和理论主旨,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这些社会现象批判的经典表述,集中体现了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的理论奠基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4日至18日,欧美批判理论学派的“哲学与社会科学”2008年年会在捷克科学院维拉拉纳中心召开。由于今年是该会议组织成立30周年①、以1968年西方学生造反运动为标志的新社会运动诞生40周年,也是主办地布拉格被以苏军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军队入侵40周年,因此,与会人数和  相似文献   

12.
福利国家在二战后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传统。其中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福利国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而不得不进行改革。研究和分析福利国家对当前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技术理性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理论。它的理论来源是韦伯的技术合理性思想和对西方社会科学技术崇拜的忧虑,面临着理性的崩塌和解体、人类精神的分化,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从不同的理论路径提出了技术理性批判思想,但是都有着相似的理论困境,主要表现为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抽象性、局限性,以及理论上的决定论色彩和简单化思维。为了克服上述理论误区,必须扬弃简单的决定论思维方式,理解人类实践中的二元对立的深层根源,既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也要对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和批判。不能进行抽象批判,而要深入历史;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不能进行简单化的处理;不能对技术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进行简单化的理解,不能片面地褒奖一方而贬低另一方,要清楚二者各有各的优缺点,都不是绝对的。技术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重新融合,一定要在人类实践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成 《探求》2008,(3):55-58
福利国家的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无法应付庞大的开支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采取了促进就业,扶助弱势群体;加大教育投入,增强人力资本;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支撑社会保障之伞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至今,三代学者的社会主义观经历了从"革命替代"向"民主驯化"和"规范重构"的嬗变。为了在21世纪重塑社会主义,南茜·弗雷泽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可能的背景性前提,揭示了其作为建制化社会秩序的总体性本质,同时扩展了对现存秩序之系统性不公正、多重性危机和民主缺陷的理解。弗雷泽的社会主义规划致力于建制边界的结构化重组、社会剩余的民主化控制和市场功能的社会化转型,尽管这一替代方案在时代诊断的深刻性、理论视野的宏阔性、实践安排的现实性上让人瞩目,但终究未能彻底摆脱民主社会主义的窠臼,而中国视角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批判潜能。  相似文献   

16.
多维社会视野中的福利国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英国社会各界关于“福利国家”的几种主要观点加以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金辉 《求是学刊》2008,35(2):45-50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后马克思主义那里分别表现为总体性批判、微观文化批判和话语政治批判三种形态.这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忽略了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批判的维度.因而导致了各自的理论困境和理论局限性.实践解释学视域内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坚持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学视角和实践的批判视角,超越了以上三种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8.
祁亚辉 《学术交流》2004,(9):124-130
瑞典福利国家制度的显著特征是覆盖面广、设计项目多、保障水平高,注重"公平"胜于注重"效率"。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制度的实施出现了财政危机,然而更深层次的危机,则是高福利所要求的高税率对人们工作积极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打击。因此使之成为改革的重点。瑞典改革案例给予中国重要启示: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人民的企盼;但制度设计要避免重蹈瑞典福利国家制度"过度"福利供给的覆辙。  相似文献   

19.
潘屹 《社会福利》2002,(2):53-56
西方国家的福利理论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围绕国家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责任和作用这一主题,形成了六大福利学派或流派,即:新右派、中间道路、民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绿色组织、介绍和评述这些流派,对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陆俊 《浙江学刊》2004,(6):27-31
新批判理论致力于超越当代批判理论的两种主流思想: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在批判现代社会、分析社会病症以及探索解放潜力等方面都给新批判理论家的超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灵感.在社会批判理论的重建中,马尔库塞思想在当代依然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