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华 《学习与探索》2005,(6):219-222
农村合作医疗是在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框架内运行的,其性质、范围、进程及效果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基础性制度的影响。适宜的制度环境是历史上农村合作医疗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制度环境的变迁是过渡时期和市场经济初期农村合作医疗缺乏生命力、迅速解体和难以恢复的根本性原因。制度环境沿着既定的轨迹修正和加强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行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华 《学习与探索》2007,24(4):124-127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理性政府的正确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但在政府是否供款,农民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存在着一种非对抗性、不完全信息、动态的合作博弈。政府介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充分的,应确认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长期责任,以法律手段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供给主体行为,保证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供给的常态化,要充分估计农民理性,使农民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3.
杨梅枝 《探求》2009,(1):49-52
制度变迁是制度交易的动态表达,制度除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外,它还有其独特的制度物品特征即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而要摆脱低效率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可以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是加强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政策提倡、全面推行三个阶段,从地方自主探索到国家顶层设计,逐步规范化、全面化,研究其历史变迁、把握村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变逻辑可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历史经验。采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从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三个方面对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的演进受到政府体制、经济发展与观念认知的深层结构影响;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效应影响变迁路径,形成路径依赖;党的领导强化、地方探索经验累积和基层治理需求扩张提供动力机制。未来,农村基层两委“一肩挑”制度应重塑制度环境,完善村级选人用人机制,做好“一肩挑”干部培训工作,健全权力叠加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郑春勇  张苏敏 《创新》2010,4(1):83-86
党报经营制度改革是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政治经济学看来,党报经营制度改革的起因是制度供求不均衡,党报经营制度变迁的模式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党报经营制度变迁的轨迹表现为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6.
王桢桢 《探求》2010,(4):34-39
地方政府为了突破公私合作困境,先后采用了制度供给策略、合同约束策略、会议协商策略和报复策略,这些策略在实践应用中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制度成效。笔者通过制度分析发现,这一问题缘于制度建构的认同危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制度运行的"有组织的无序"。要突破这一困境,有赖于我们将研究焦点从静态的合作规范的制度建构转向动态的合作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7.
乡镇财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的后果,使乡镇财政逐渐陷入困境,其具体表现是乡镇财政缺口巨大,结构扭曲,资源效率低下,债务日渐沉重。其成因是分税制是形成这种财政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制度性根源,乡镇政府既得利益的刚性固化了这种路径依赖,中央或上级政府与乡镇政府一定程度的利益预期契合加剧了这种路径依赖。破解这种财政制度变迁的“镇定”状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取消乡级财政建立县乡一体的、由县级财政统筹的公共财政体制,同时要统一财权和事权以寻求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芳 《求是学刊》2007,34(4):68-72
与以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不同,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始终保持缓慢低下的增长速度。本文从制度角度揭示了印度制造业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笔者结合印度制度环境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现长期的混合经济和民主体制形成的僵化体制增加了印度制度变迁的难度。劳动力市场保护和许可证等一系列管制构成制造业把握开放机会的制度障碍,造成外资和贸易的不旺,进而无法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仲祥  王贝 《社科纵横》2020,35(1):56-59
农村基层治理制度的变迁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蕴含着成本、收益及风险等相关的经济行为,是基层治理各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过程。本文以制度经济学方法论为视角,从制度需求、供给及路径依赖出发,探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制度的发展演变,以期在中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常敏  詹建芬 《阅江学刊》2011,3(5):65-70,91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在供给主体、供给动机、供给规则上与政府供给、市场化提供、制度外供给均有所区别。自愿供给的实现,受多维度、多层面、关联互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制度激励、制度效率和制度规范。浙江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从产生到逐步成熟,目前已呈现出供给主体、供给项目、供给渠道和供给资源多样化的总体特征,并初步形成集体、企业和个体、社会组织自愿供给三种制度类型,为提出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制度的总思路,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制度设置,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囿于种种原因所形成的退出壁垒 ,衰退产业中的部分企业往往无法顺利终结自己的使命 ,其中以制度性因素为代表的非市场性障碍对企业退出行为的影响最为突出。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 :不规范的产权制度、不恰当的行政介入、不相称的法律机制、不完善的投融资体制等。为确保企业顺利退出衰退产业 ,必须突破体制性障碍因素的影响 ,以谋求企业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is research review was undertake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evidence pertaining to sibling placement in the foster care system. The review specifically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ich theories inform research on siblings in foster care? (2) Which designs and methodology are used to study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out of home placement? (3) How do researchers define ‘siblings’ when investigating child placement? and (4) What are the findings of studies pertaining to siblings in the foster care system?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incorporation of theory into research regarding siblings in foster care is quite limited. Additionally, few studies clearly state how siblings were identified and defined. A major strength of the research, however, is the diversity of design and methodology used. Overall, the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strongly supports keeping sibling groups intact unless there is a compelling reason for separate placements.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人才滞后的矛盾已日趋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将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适应性、实用型的人才。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就业不理想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审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培养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长福 《求是学刊》2003,30(4):13-16
作为一种具有学术性的意识形态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包括其哲学 )研究目前正面临一种危机———一方面 ,其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成效在下降 ,另一方面 ,其学术水准已明显逊于一些主要的邻近学科。“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此显现出来。要克服危机 ,这种研究就必须走向意识形态取向和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前者完全以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为转移 ,后者则一心求解这个领域中长期积淀的学理问题 ,二者间可形成一种互补结构。其中 ,学术取向的研究应走向与其他学术领域的深度关联 ,走向与国际论坛的积极互动 ,走向观点独立的反思性探讨 ,走向学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The impetus towards basing practice and policy decisions moreexplicitly on sound research requires tools to facilitate thesystematic appraisal of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encompassinga diverse range of methods and designs. Five exemplar toolswere developed and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ir usefulness inselecting studies for inclusion in a systematic review. Thewidely used ‘hierarchy of evidence’ was adaptedand used to appraise internal validity. Four tools were thendeveloped to appraise the external validity dimensions of generalizability(two scales) and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two scales). Methodsof combining the scores generated by each tool were explored.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were appraised, not separatedinto two spheres but by using complementary tools developedto appraise different aspects of rigour. There was a high levelof agreement between researchers in applying the tools to twenty-twostudies on decision making by professionals about the long-termcare of older people. The scales for internal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discriminated between the qualities of studies appropriately.The two tools to appraise data collection gave diverse results.Excluding studies that scored in the lowest category on anyscale appeared to be the scoring system that was most justifiable.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timulate debate about the practicalapplication of the evidence-based initiative to social workand social care. This study may assist in developing clearerdefinitions and common language about appraising rigour thatshould further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robust research forsynthesis to inform practice and policy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制度性根源。前苏联时期的高度集权制度和由此产生的官僚阶级是其形成的历史前提和阶级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期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则为其准备了经济基础。俄罗斯经济转型以后,金融工业集团的出现本质上是基于对不完善市场制度的修补,而激进改革政策则直接推动了它的建立和发展。另外,为了克服对转型策略选择的政治约束,俄罗斯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构成了对金融工业集团的重要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包括决策风险和实施风险两类。制度创新风险具有可管理性、无向后传递性、效应滞后性与温和性的特征,依据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两个维度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和慎重管理风险,建立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为主体的风险管理组织,监控制度创新风险。国家出资企业防范制度创新风险的对策是促使企业成为制度创新主体,建立制度创新实施机制,有效增加制度供给,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兼容。
Abstract:
Systematic innovation Risks in enterprises capitalized by state consist of decision making risk and implementation risk.They have the properties such as being manageable,devoid of transmitting backward,lagging effect and being mild.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can be made according to risk probability and risk effect,including avoiding risk,transferring risk and prudent management of risk.The risk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 made up of board of directors and board of supervisors in order to supervise systematic innovation risk.The study of the counter plan aims at turning the enterprises to the subject of this innovation,establishing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increasing the provision to the system and realiz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one.  相似文献   

18.
简析宋教仁民初民主制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延军 《唐都学刊》2003,19(4):103-106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民主热潮,各种制度设计的方案纷纷出笼.其中宋教仁关于民主制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民主在其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制度模式与制度运行支持性条件的脱序;精英政治与大众参与的两难;集权的整合作用与民主的制衡作用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运行中,出现了土地“抛荒”、“过度征用”、“农民利益受损”等偏离制度预期的悖论现象;其内在深层原因是土地职能的多重性、矛盾性、演进性;而直接原因则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的效用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博弈的结果;调整现有制度安排的不当并促进各项制度均衡协调,促使参与农地利益博弈的各方力量形成恰当的张力架构,是克服悖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配冲突视角下的新制度变迁理论以及产权结构-行为选择-经济绩效分析框架,对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历史经验的反思中得到如下对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方向、方式有益的启示:其一,农地制度始终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绩效的核心因素,其中由农地产权决定的农业剩余分配问题是构建科学合理农地制度的核心;其二,国家须适当参与农业剩余分配,落实农民应有土地财产权益;其三,农地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需做次优选择,最大程度地释放提升资源分配效率的制度潜力;其四,控制制度变革的摩擦成本,引导农民内生的制度变革需求和认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