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与生存境况密切相关,诗中境界是对生存境界的摹写。和谐的静境是赏心悦目的画图,田园生活是诗歌意境的范本,桃花源是幻境中的安居之所,"邓林"是对美好生存境况最初的描绘,诗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古典诗歌意境的愿型。《诗·斯干》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安居图,是远古时代人们居住环境的形象写照,原始人的山水居室就是一个充满着诗意的世界,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之源。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朱熹的"诗"学通论,是基于其《诗》学、诗论和诗作整合为一的考察。朱熹于《诗》学上降次而不废黜《诗》,其路径是:在以《诗》为诗认知前提下,先废黜汉唐政教美刺的《诗经》学体系,再建立新的理学化《诗》学体系。在诗论诗作上,作为理学家也以"作文害道"的理念贬抑诗,但却贬而不废,有"诗人之言"的诗论和千三百首的诗作。在诗歌美学上是一个"平易"的主张:以里巷歌谣、朝廷宗庙乐歌解《诗》;诗论中反复申说"平易";诗作也贯彻着"平易"主张。降而不黜《诗》、贬而不废诗歌以及"平易"诗美主张,和朱熹对诗歌本质即真情实感的即时抒发而非搜索枯肠的苦"做",以及理学家、诗论家及诗人的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有因果关系。朱熹的"诗"学思想是为人生的一派,于诗歌为艺术的特质上存在不足性。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的诗歌是“优美”的,但其诗歌也有“崇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李商隐政治类诗歌的创作中。以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为基点,探求李商隐诗歌中的“崇高”特质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4.
《诗经》“德音”考辨刘运兴“德音”一词乃商周习用熟语,于《诗经》中凡12见:1、《邶风·日月》第三章;“乃加之人兮,德音无良.”传曰:“音,声;良,善也.”笺云:“无善恩意之声语于我也.”2、《邶风·谷风》第一章:“德音莫违,及尔同死。”疏曰:“夫妇...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文言不但发生在散文领域,亦发生在诗歌领域。《诗经》中的作品均经过文言,在组句上采用复叠手法是《诗经》文言上的一大特点。《楚辞》中的作品有更鲜明的文言特征,句式上的对偶和辞藻上的求丽是《楚辞》文言上的两大特点。《诗经》、《楚辞》,尤其是后者,对吾世之文言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赋、比、兴本义解作诗歌写作方法和诗歌体裁均有所不妥。因为“六诗”当是《周礼》编著者在古而自有的风、雅、颂组合中插入赋、比、兴拼凑而成 ,它反映的是学《诗》致用称《诗》以言的时代观念。其要义在赋《诗》以风 ,指以讽喻教化为灵魂 ,以赋为组织核心 ,加上比兴为主干 ,又缀以雅颂为陪衬的《诗》的六种功用。“赋”指“称《诗》以谕其志”,“比”指以《诗》类比己志 ,“兴”指起发志意 ,听赋《诗》而触类旁通生发感悟 ,领会其所含情志意义。就本义言 ,“六诗”原属经学命题 ,至东汉之后 ,赋、比、兴三义才演变成一个发展着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7.
在约占《诗经》总数四分之一的婚恋诗中,描写弃妇的诗歌有十首左右,如《卫风·氓》、《邶风·谷风》等。由此推知,周代弃妇亦不在少数。这些女子的不幸遭遇,创造了她们独特的人生悲歌,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合理的宗法制度与婚姻制度。 一、《诗经》中弃妇遭弃的原因初探  相似文献   

8.
盼嫁诗是表达未婚少女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之情的诗歌,《诗经》的《召南·摽有梅》为其开端.盼嫁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反映女子盼望出嫁的诗歌,反映妓女盼嫁从良的诗歌,以及有志之士用以抒发自身抱负的比体诗.盼嫁诗在中国传统诗歌是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但是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诗歌研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即: 鲁迅的几首诗——《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大野多钩棘”)、《湘灵歌》“与‘长沙事件’有密切关系”,并且循此深论,认为这些诗与杨开慧同志的壮烈牺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诗有三境”的理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他把古典诗歌的品性,划分为三种境界,即物境、情境、意境。王氏的“三境说”,历史上的诗家,颇有微言,时至当代,仍有“它的理论色彩不浓,又缺少系统的阐述”的评断,这个断语,笔者认为,是论者用现当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对祖国一千多年前的诗论遗产的一种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诗学贵意象.早于六朝时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就率先揭橥了意象的概念,说“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并认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用《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作家创作时务必依据自己头脑里的形象挥笔写作,正象轮扁斫轮时总是依凭脑中车轮的形象操作一样.“窥意象而运斤”,作家的构思、创作离不开意象;所以有人提出,诗歌的创作过程是“意象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音乐民族化视野分析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的《云雀》、柴可夫斯基的《祝福你啊,森林》与里姆斯基·科萨阔夫的《不是高空吹来的风》,可以发现这3首俄罗斯声乐浪漫曲尽管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存在较大不同,但均依托音乐本体、歌词(诗歌)以及演唱实践这3种艺术载体实现了“音·诗·画”的意境阐释与民族情感渗透。其中,音乐本体与歌词(诗歌)以具象的形式存在并达到高度融合,二者在通过演唱实践转化成时间艺术的同时,于听者的想象空间里实现画面感呈现。  相似文献   

13.
“弃妇”即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的历史上不可胜数。宗法制度首先把女子放在依附男性的奴隶地位,然后设置了丈夫休弃妻子的种种理由。《大戴礼》规定有“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这些规定本身就是对女性奴隶地位的道德和法律的认定,是父权夫权主义的产物和标志,就其具体条款而言,其内涵和尺度也都具有主观随意性,家长丈夫可以利用它来随意休弃自己所不喜欢的子媳和妻子。所以历史上“弃妇”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平则鸣。文学,首先是诗歌,在上古时代就有为“弃妇”争鸣的作品。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两首著名的“弃妇”诗,一是《卫风·氓》,一是《邶风·谷风》。两诗篇幅相近,内容也酷似。从抒情性的深切凄婉、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来说,两首诗不分高下;从两位女主人公所抒发的感情境界所表现的性格特点来看,则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告别辞·节哀》和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新婚别》,两首诗歌都是表达离愁别恨的,但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同曲异工之处,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诗人赵蕃与韩淲并称为“上饶二泉”。方回将他们续入江西诗派,在其《瀛奎律髓》中选录二人诗歌较多,且在《桐江集》中多次提及他们,且评价颇高。“二泉”名节高尚,诗歌渊源有自,慕陶、写陶之作尤多。赵、韩二氏互相学习、彼此唱和,存世诗作更是数目不菲,影响南宋诗坛较大。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周礼·春官》大师所教"六诗""风、赋、比、兴、雅、颂"之本义,应该从《春官》大师配合大宗伯参与周王"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的各种礼仪与"风、赋、比、兴、雅、颂"的上古辞源意义考究,加以文献实证,方可确定。从上古辞源考究,本义为祭祖且为各种祭祖仪式通称之"兴",正好与《春官》所叙大师配合大宗伯参与周王之祭祖礼仪"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相契合,而"兴"为祭祖和各种祭祖仪式通称在《尚书》、《礼记》、《诗经》等文献均有存留。据此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诗"之"兴"诗,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应译为"诗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诗,并非《周礼》"六诗"之"兴诗",而是上古神文化的诗形式。  相似文献   

18.
彝族同中国各民族一样,是诗的民族。她不但善于用诗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而且有着丰富的诗歌理论遗产。彝族古朴的诗学遗产充分体现了人和诗的本质,从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博雅精深的思想文化成就。 《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论彝族诗歌》这三本书,现系统地搜集了彝族古代十二位大布摩用彝文写就的民歌体十二部诗歌论述,这些彝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研究彝族文化的民族特点,研究彝族诗歌的根本特质,研究彝族的思维方式等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妇女总是处于受束缚受压制的地位。反映妇女悲苦命运的诗歌,历代不绝。如先秦有《诗经》中的不少弃妇诗(如《卫风·氓》、《小雅·谷风》),汉末有蔡琰《悲愤诗》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唐有白居易《琵琶行》、韩翃《章台柳》和柳氏《杨柳枝》,宋有陆游、唐婉《钗头凤》,元有戏曲《窦娥冤》,明有黄娥《寄外》等名篇。  相似文献   

20.
《氓》和《谷风》比较孙青《诗经》中的《氓》和《谷风》均是写弃妇之作,反映了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暴露了夫权制度的罪恶本质。两篇题旨相似,内容相近,但在不少方面也有不同之处。思想意义的比较。《氓》和《谷风》对在周礼笼罩下的奴隶社会进行了血泪的控诉,揭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