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造成了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心态存在的矛盾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也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大学生要按照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点要求,调整心态和就业期望值,树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积极主动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毕业之后的择业观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于教育机制的变革以及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成了新旧的对碰,这让很多面临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陷入了矛盾之中。而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出相对应对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怎样认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摆在高等教育甚至全社会面前的事实,而我们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如何让大学生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观念去就业,成为新形势下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测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上升态势,就业形势较好。以当前测绘学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为背景,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测绘专业学生就业当中仍然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就业难"成为社会主要问题的形势下,研究"就业主力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今法律对大学生就业权的保障存在漏洞,应该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立法。高校应结合社会形势调整教育教学模式,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完善就业权保障,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原因,也和大学生本人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还存在脱离现实、期望值过高、忽视社会需要的问题,在求职意向方面存在就业起始薪酬预期偏高、就业方向过于集中等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本来就很突出。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就业的一部分,近几年就业形势一直都很严峻。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方法、提供政策保障等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地探索和改革,从而真正促进推动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和社会能够正确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消除在就业与择业问题上的盲目性。因此,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探寻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素质,建立和完善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结构,将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实现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我们应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高校的视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实现就业结构性矛盾缓解和就业市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邓小平就业理论出发,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从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判断出人才流动趋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社会、政府、高校、学生、基层五方互动的基层就业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