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立信任措施,对缓和地区安全形势、促进地区安全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支持以建立信任措施为核心内容的地区安全合作,因此积极参与包括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在内的第二轨道外交。由于中国政府和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之间保持了密切关系,使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能够坚持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第二轨道外交,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2.
亚太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与中国亚太安全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是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地区安全斗争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与今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实现有着重大关系。中国参与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推进与其它国家共同利益及交叉利益的实现 ,减少甚至解决其安全利益与其它国家安全利益中现实存在和潜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与中印关系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亮 《南亚研究》2011,(3):53-65
未来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和保障,关键在于能否与把印度洋视作其国家安全要害的印度在印度洋事务上进行有效合作。中印两国间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内容将消解两国间所谓的"安全困境",增进互信。中印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4.
促进日韩邦交正常化的动力有很多,其中日韩两国在经济合作和安全保障方面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是日韩最终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动力。与日韩经济合作相关的韩国对日请求权问题和日韩渔业纷争问题,是影响日韩会谈的重要因素。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日方始终试图避开法律上、道义上的责任问题,以经济合作的方式解决两国间的纷争,实现邦交正常化。随着美国政策转变和日韩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合作最终成为日韩关系的基本政策立脚点,日方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美日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 ,推动三国更多进行合作。但三边关系仍处于调整之中 ,呈现出既依存又竞争、既协调又制约、既合作又斗争的复杂状况。中美日实力的消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将决定三边关系的互动模式。从长远来说 ,中美日有必要建立平衡稳定、合作共赢的三边关系。三国应该用“共赢”的观念来发展相互关系和处理面临的问题 ,而不应该把其中一方看作“威胁”。中美日应建立三边安全合作和增加信任机制。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稳定与建立东亚地区安全机制的进展 ,可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国界河流问题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跨国界河流数量比较丰富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出现的跨国界河流问题主要集中在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水资源分配与利用开发等方面。跨国界河流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将对中国周边关系的良性发展构成消极影响,并为区域外国家插手中国周边事务创造时机。中国对跨国界河流问题的处理一贯持积极姿态,在主动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航道开发利用、水情预报与信息共享等合作的同时,联合周边国家建立一套涉及管理、开发、预防、应急内容在内的合作与协商机制,构建和谐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
陶亮 《南亚研究》2022,(4):47-67+155-156
印美防务安全关系合作发展的程度与趋向对地缘权力平衡具有重大影响。在安全关系塑造中,印美以共同的地缘安全利益为基础、以双边安全协议和多边安全合作等推进安全合作的机制化与实质化建设。美国的目标是将印度纳入其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最终使印美安全关系联盟化。然而,印美间的结构性矛盾是双方走向实质性安全关系的障碍,两国共同的利益基础并不能消解这些问题。对印度而言,安全关系联盟化的印美关系不仅可能颠覆传统的对外战略内涵,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地缘安全压力,增加对美国的依赖。在一个多元化的国际体系内,不依赖于任何大国的印度才能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与法国在双方“印太战略(构想)”的相互交汇与影响下,陆续开展了涵盖机制建设、防务装备与技术合作、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海洋安全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日法两国能够在印太地区开展海洋安全合作,除了受到“印太”地缘结构变化及美国“印太战略”等外部条件影响外,也与双方巩固本国既得海洋利益、维护西方自由国际秩序和稳定的双边关系等内在基础密切相关。在当前美日等国不断扩大海洋安全合作联盟的背景下,日法海洋安全合作无疑会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及权益带来一系列影响。然而,由于法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外交传统、日法在遏制中国和对俄问题上存有分歧,以及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也将面临集体行动的困境,这都不可避免地制约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琳 《南亚研究》2022,(2):1-17+156
双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南亚外交的主要方式。新冠疫情暴发和美国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为中国引入非正式合作制度工具和谋求从双边到多边的地区外交升级提供了机遇,以新时代南亚地区合作框架建设为重点、政治信任为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与非传统安全合作互嵌、和平解决争端和发展安全为主导规范、地区公共产品新平台为补充的非正式合作制度网络初步建立。这标志着中国南亚外交正出现两大新取向:一是增添安全新内涵,统筹安全与发展之间关系,发挥毗邻大国的独特作用;二是补充地区新层次,建立地区合作新框架,培育多边共识和引导地区认同。疫情、大国博弈与阿富汗变局是导致中国南亚外交升级的主要外部动力,而适应“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议程变化和传统秩序观的价值回归则是内生动力来源。中国南亚外交的多边实践为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奠定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0.
论印度核政策与核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立平 《南亚研究》2007,3(2):14-18
印度核政策与核战略主要特点包括:拒绝加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但宣称支持真正核不扩散的目标;推动与巴基斯坦在军事与核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进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保持可信的最低限度核威慑;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印度发展核武器成为南亚核军备竞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巴相互核威慑有助于防止双方发生大规模常规战争,但也存在偶发性核战争的危险。美印核合作协议将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造成严重冲击。印度核战略对中国国家安全形成某种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11.
乔旋 《太平洋学报》2012,20(3):66-74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人才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人才法律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人才战略思维、法律法规与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大培养人才力度,优化人才环境,维护国家的人才安全,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袁巍 《创新》2011,5(4):73-77,135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从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生态补偿目前在我国推行的情况来看,相比较于传统的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在确保环境安全中发挥了更重要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否认计划机制的积极作用。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确保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最终实现环境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2009—2011年南海安全形势呈现出"抛物线"式的发展特点。区域内南海问题当事国违背《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单方面举措和区域外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的迅速增强是南海地区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中国等有关争端方的努力则成为局势趋向缓和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地区内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化的加深,地区非传统安全形势相对好转。然而,由于区域内、外消极因素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南海地区安全形势或将继续维持时而紧张、总体缓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三大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德辉  钟柳红  刘娴  吴金艳 《创新》2008,2(1):10-15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行政效能建设的效率、考评、奖惩三大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使行政机关的全部构成因素和整个行政活动过程都处于一种科学有效的控制之中,为行政效能的不断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和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5.
When refugees arrive in their new resettlement country, they are designated to work with a caseworker employed with a resettlement agency who helps them acclimate to their new environment and break down new challenges. Food insecurity is one such challenge that resettled refugees face. This study looked at the role that caseworkers play in helping clients navigate food security. Eight caseworkers from three resettlement agencies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Data analysis revealed four categories: the caseworker’s role, linking clients to benefits, concerns about food, and caseworkers’ perspectives. The main concerns revolved around federal food assistance benefits, reflecting past study findings, and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icacy of such programs. Moreover, the caseworkers’ perceived role in terms of food security was vague and inexplicit from the Cooperative Agreement protocols. Food security focused training could improve caseworker’s capacity to help clients adapt to their new foo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在航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位于西太平洋沿岸,进出海洋必经太平洋,太平洋航线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中国的太平洋航线,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还不太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海洋地缘政治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振 《太平洋学报》2010,18(12):45-51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中国海军长期坚持"近海防御"和"积极防御"的海洋战略,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安全利益的全球化,需要逐步改变为"全球安全"海洋战略,这是由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的。中国在继续推行以理性态度和原则解决海洋争端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以实力求和平创造条件。中美两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两国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在海洋,必须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振娇 《求是学刊》2007,34(4):78-83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社会保障法律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与司法环节。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体制,使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充分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乔榛 《学术交流》2001,(4):43-4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尚存在内容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实施机制脆弱的不足.比较国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型、福利型、储蓄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受到启发,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面宽、保障程度适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目的,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既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又要严格社会保障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20.
鲁岩 《学术交流》2006,(11):48-51
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等,是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安全新课题时应该关注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