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宝钗和黛玉命名,合起来再用谐音法便为“钗代宝玉”,意谓二人以及作品中的裙钗们均可被用来作为指代宝玉的符号。黛玉生日二月十二日直接扣曹宣花朝生日,宝钗生日则扣四子生日及四子的帝王身份,将二人生日合起扣四子的真实生日,这样宝玉其人的身世便从生日角度基本交代清楚了。四子在《玉谋》中的四月七日生日,在《顺治实录》中的十月七日生日,以及二者2中的七月七日生日(作品以此暗示宝玉为四子),三个日子2和为二十一,月份相加减为一月(十减七再被四减或七加四再减十等均可),故宝饮一月二十一日生日交代了宝玉原型为顺治四子…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丈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作品,它具有许多无法重复的独特品格。要读懂《红楼梦》,必须认清宝玉其人的来历,宝玉身上,蕴藏了一部红楼的全部奥秘。“衔玉而诞”这一细节,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掘,人们常常只把这一细节视为作者的一种浪漫手法,忽视了它可能具有的重大内涵。其实.“街工而诞”这一细节是作者为了标示宝玉其人的身世之秘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网结全部情节的枢纽作用。可以说,搞不清这一细节的确切含义,我们就不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读作品,一部红楼也就如同天书,红楼之谜…  相似文献   

3.
从贾宝玉对袭人的重命名看袭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作者让贾宝玉为袭人改名是一种特殊的叙述行为。对重命名的解读不但要看到原来姓名的寓意、要看到新名字的含义,还要看到从旧名字到新名字的转换过程中新名对旧名的颠覆意义。宝玉对袭人态度的草蛇灰线的结构性变化也呼应了这种颠覆,对袭人的重命名现象的分析可以作为解决对袭人文本作用的争论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数。  相似文献   

4.
宝玉同学觉得男人有浊气,这话对。 如果不是据传有损自身健康和影响下一代,男人抽烟是看起来很寻常的大众造型,时不时叼根会冒烟的纸棍,深吸一口,烟在肺子里晃一圈再从鼻口喷出,作势弹下烟灰,仿佛天下大事了然于胸。我不反对男人抽烟,也不会对抽烟的男人有任何偏见,我只是担心抽烟之后的嘴巴以及身体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是否会给本来比较酷的形象打了折扣。爱上这味道的女人是让人佩服的,她们验证了人类“趋臭”本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梅玫  阎大卫 《求是学刊》2002,29(2):86-89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她与宝玉的爱情并非纯精神的 ,也包含着色欲那一面 ,并且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她对贾府和宝玉未来的关注 ,她的一首恶诗《杏帘在望》是最好的注脚 ,这一切恰恰是林黛玉真实的人性品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宝玉有个寄名的干娘马道婆,也是个四面通吃的人物。那日她到荣国府来求布施,就把贾府老祖宗的心意猜了个十足。宝玉是老太太的心尖子,从他那里入手是万无一失的。一开口,就先把老祖宗的心给提起来:"大凡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得空便拧他一下,或拍他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那些大家子孙多有长  相似文献   

7.
龙江剧《荒唐宝玉》(杨宝林、徐明望编剧,孙铁石、李方导演,白淑贤主演)自’90荣获首届国家戏剧文华大奖至今,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剧组风风火火,唱红大江南北,饮誉京华、香港及海外。作为一出地方戏曲,何以能在不同地域的观众群体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在这世...  相似文献   

8.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之寄身的大观园埋葬了诸艳,成为名符其实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埋香冢”,女儿们共同的命运是毁灭。不同身世、不同个性、不同处境的宝钗、黛玉、晴雯、袭人正是所有女儿悲剧命运的缩影。宝玉与四者的爱情婚姻纠葛的悲剧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性格悲剧、爱情悲剧;同时是沉重的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更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广而推之,蕴含着对人类生命悲剧的哲理思考和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9.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有两个宝玉:一个是甄宝玉,一个是贾宝玉。贾宝玉是书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意刻划和描绘的艺术形象,他在书中几乎是贯穿始终的,我们不待读完全书,一个活生生的宝玉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与之相比,作者对甄宝玉的描绘与刻划却是很少的,在前80回中作者没有对他进行直接的描画,只是在第2回、第56回通过贾雨村和甄府的几个老仆妇之口道出了他性格上的一些特点及他的相貌与贾宝玉一般无二,仅此而已。就是他身上的这些性格特点,也都是与贾宝玉的性格特点相重复的,没有他自己的独特性,因而他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模模糊…  相似文献   

10.
"福、寿、才、德"兼全"是贾母性格的两个主要方面的特征.她无时不在注视着家族的兴盛衰亡,却未能挽回家族衰败的颓势.她对宝玉的爱和希望,交织着祖母对孙儿,封建阶级的老一辈对年青一代继业者的双重意义.作者把贾母的各种性格特征糅合熔铸,浑然一体,塑造了一位安富尊荣的太夫人的形象,形成了丰富的复杂的活生生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2,(2):80-80
中国人讲究养生,喝热酒自然也是行家。《红楼梦》里王熙凤劝诫宝玉不能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钗更借吃冷酒一题大发挥,细谈养生之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就发散得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苦?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于是宝玉听着觉得大有情理,便放下了冷酒,命人暖了再来喝。  相似文献   

12.
杨光汉同志在《脂砚斋与畸笏叟考》 《载《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O年第二期)一文中,认为脂砚斋是“年岁与雪芹相当的兄弟辈”。他立论的主要根据是脂砚斋的一些批语。然而,杨文对这些批语的解释本身,却颇有失之穿凿曲解的地方,因之它们作为论据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例如,杨文举出了这样三条批语:一条是《红楼梦》第九回宝玉上学“忽想起未辞黛玉”句下,脂戚本的双行夹批: “妙极,何顿挫之至。余已忘却,(阅)至此心神一畅。一丝不走。”另外两条是第二十八回宝玉倾心吐胆地向黛玉诉说心事、委屈时,脂京本(即庚辰本)的两条侧批:“有是语”和“真…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2012,(19):66-67
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鲁迅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  相似文献   

14.
童力群 《唐都学刊》2006,22(1):121-124
《红楼梦》庚辰本第57回里有“金西洋自行船”,第63回里有“自行船”,说的都是宝玉房里有西洋自行船模型。当时的自行船就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试制轮船成功的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时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由于程乙本亦有“金西洋自行船”和“自行船”的叙述,而程乙本梓行的时间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早于1807年,因此,宝玉房里的自行船模型,只能仿自于最先试制的轮船。该式轮船的发明家是法国的乔弗莱,时在1769年至1782年之间。因此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四十七年之间的某年。  相似文献   

15.
元春之谜     
元春是一个比较全面却又极其隐晦地写出了宝玉原型顺治四子同母弟即曾宣的身世遭际的人物.元春的生死日期、元春灯谜和元春判词,是用十二钗连接法、太极盘法和历史文化知识等来写曹宣的皇子、太子以及曹玺和孙氏儿子的身份.元春画面上的弓是曹宣太子身份的象征;弓上挂的香橼,是曹宣的真生日2月6日和他的三个假生日之一2月2日的隐语.  相似文献   

16.
王宇 《青岛画报》2013,(7):56-59
当妖娆的枝叶伸展着,妩媚的花朵压在枝头上的时候,蓝莓成熟的季节到了!这是西海岸美妙幸福的享受时刻,这里有一流的产区,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品质的蓝莓,相约西海岸的蓝莓,沉浸在香甜里,会轻易忘却现实。青岛西海岸是一块镶嵌在胶州湾畔的"宝玉",除了拥有优质的自然资源,碧海蓝天的迷人风光、居民舒适的生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缘分,不过是借口。谁是贾府中最有心计的丫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猜是宝玉的丫鬟袭人,她确实很有心计,但比袭人在心智上略高一筹的,恰是贾宝玉身边另一位不很显眼的丫鬟林红玉,她才是贾府里最有心计的丫鬟。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五十回中,史湘云编了一个谜语,是一阕《点绛唇》,打一俗物。词云:“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大家猜了半天,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都没有猜对。后来宝玉猜是“耍的猴儿”。湘云笑道:  相似文献   

19.
合理认识怀疑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疑论是一种独特而悠久的哲学学说,它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既有认识为反思对象,以哲学思辩和抽象思维能力为基础,是一种怀疑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和获得客观真理的可能性的学说。鉴于人们对它的传统批判往往过于简单化,有必要重新认识怀疑论。本文从性质、论题、程度等角度对怀疑论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层研究,从性质角度看,怀疑论包括“本体论的怀疑主义”、“认识论的怀疑主义”、“方法论的怀疑主义”;就论题而言,怀疑论可分为认知怀疑论、信念怀疑论、行为怀疑论;从程度上说,怀疑论又分为局部怀疑论、全面怀疑论、不完全性怀疑论和完全性怀疑论。文章对怀疑论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怀疑论的两大积极功能,即解构功能和建构功能。文章对我国哲学界关于怀疑论的几种流行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超越怀疑论,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怀疑思维  相似文献   

20.
从新时期下行业协会的主要特性和职能出发,分析了行业协会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加强中国对行业协会管理的对策思考,并以广州为例,对行业协会改革和创新,特别在行业协会管理职能转变、政会新型关系等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