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物馆与人类学有渊源关系。博物馆人类学所指涉的基本概念包括"在博物馆中实践的人类学"和"有关博物馆的人类学"两方面。前者指博物馆物品征集(人类学田野工作)、博物馆典藏研究(民族志物品的意义诠释)、博物馆展示与教育(文化的建构与诠释);后者主要关注内容包括社区博物馆的在地化思考、信息时代的博物馆知识建构与文化多样性、博物馆知识生产与非遗保护呈现的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类学学会(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第107届年会于2008年11月19日至23日在美国旧金山市举行。美国人类学学会建立于1902年,是目前全球人类学界最大的学术组织,注册成员已经超过一万人,来自于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政府部门、公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和方法的引进及其比较与评析性研究;教育人类学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现实的关联性研究;教育人类学方法何以用于中国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如何从本土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以及学科发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我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是在老一代中外人类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政治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并在本土学者研究实践下退步建构起来的.在秉承中国人类学者研究传统的同时,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学科关怀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中国政治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在基础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建设上,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尚存在较多问题,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设若旅游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解读旅游现象的学科,那么其早期的研究则有单薄零散之弊,不足以对学科总体的研究取向形成支撑.因此,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需要重新考量,逻辑框架亟待重新建构,以藉此回归到人类学固有的研究传统与范畴中去,从而达到认知旅游现象及其本质的目的.另一方面,中西旅游发展道路迥异,旅游研究亦不同途,相应导致了中国旅游人类学有别于西方的研究使命与职责.因此,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势在必行,由此可更接近国内旅游现象的本质,更兼具指导国内旅游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鉴于上述,本文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旅游人类学急需系统的建构,而作为"舶来品"的旅游人类学则必须经历"本土化"的调适过程,方能立足于中国旅游学界,承担相应的研究职责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人类学是在认可伊斯兰、人类和知识的普世原则下对穆斯林群体的研究.伊斯兰人类学有助于改变穆斯林被观察,而不是主动观察的地位.伊斯兰只有一种,但穆斯林社会有多种形态,可分为部落分裂型、奥斯曼型、大河伊斯兰文明、西方帝国主义下的伊斯兰、重现伊斯兰五种模式.人类学家必须超越自我、自身的文化和世界,达到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特殊的人性进行言说并理解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日本人类学的早期发展,特别是对日本的殖民主义人类学做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围绕战后日本人类学的反思和转型,介绍和讨论了日本现代人类学的海外调查与异文化研究、对异文化与自文化研究的反思、移民与越境的人类学以及现代日本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等,并对全球化背景下日本人类学的学术转型、问题意识和学科建设等问题做了梳理。现代日本人类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欧美人类学的海外社会研究形成呼应,并对周边国家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小林 《民族学刊》2020,11(2):91-96, 141-142
对于影视人类学家来说,在影像记录方面,摄制人员在题材和田野点的选择上,甚至在影片的后期制作上,应该接受人类学家的指导和帮助,在追求影片的美学价值时,一定不要放弃对真实的探究,才能做到以镜头存录当下国家的档案。同时,文化不仅只是记录,还需要传播,既客观真实又好看可观的人类学影视片,无疑是传播的好媒介。一部好的人类学影视片一定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是人类学家与影视学家协作的结晶。好的人类学影视片不仅有史料和文献价值,它还应该具有传播价值。在艺术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影片真实更接近真相的本质,这是人类学纪录片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政治人类学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政治人类学的崛起与发展历史,并集中讨论了过去七十多年来该领域的几种有影响的范式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对结构功能、行动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等几个主导范式作了较深入的讨论.认为政治人类学的崛起虽然有为殖民主义服务之嫌,但应当看到,这并非当年那些为政治人类学的奠定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类学家的初衷.相反,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是殖民地政治的反对者.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我认识可分为两种方式,即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由此形成了关于人的问题的两种理论,即人的哲学和人的具体科学。人的哲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哲学或哲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是主要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属于人的具体科学。人学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超越哲学方式和科学方式之外的第三种方式,而是两者的综合。在一定的意义上,人学就是哲学人类学。人学作为一门完整而严密的学科,至今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对人学、人的哲学和人类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促进人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时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党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人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反省、评价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基础上 ,描述了新时代人类学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习俗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与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习俗与历史背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员的学业成就.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土瑶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土瑶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通过对土瑶部分传统文化习俗的"深度描写",揭示学校院墙之外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从文化的视角和层面来探究土瑶学校教育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人类学认为,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学校是社会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依附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同时,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文化传播过程,需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审视,学校教育的发生、学校教育的功能和目标,都与社会系统、教育机构的文化行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学在中国恢复学科建设以来,“本土化”问题一直是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时间中,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有了新的实践,在人类学中国学派的思考、理论的探索、应用的扩展、研究区域深化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实践依然面临着学科地位、学科教育、社会功用、研究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周大鸣  段颖 《民族研究》2012,(3):35-45,108
进入21世纪,人类学更加注意学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产生了新的分支学科——公共人类学。本文讨论了公共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包括新媒体、博客、互联网在人类学中的应用,公共人类学的理念与视野,公共人类学对传统议题的提升,公共人类学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等。迈向公共领域将成为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公共人类学与中国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是构建人类学之中国研究、应用与实践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SARS灾难是新世纪瘟疫对人类的一种警告,它使中国人的文化愚昧暴露无遗,促使中国人进行反思,而实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王偞婷  蔡栋梁 《民族学刊》2022,13(8):80-87, 161
在中西并行的学术演进中,文学人类学逐步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表述主张和系统理论方法的跨学科新话语。伴随着对人类表述本质这一核心问题的逐步深入,文学人类学的问题意识、理论意识、核心意识在碰撞中得以不断反思乃至重塑,呈现出迈向整体人类学的话语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拉波特为代表,西方文学人类学正基于对以人类学为首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反思,对所谓“个体”实施关注和书写,从而最终回归“整体”,构成世界主义人类学的美好愿景,实现了其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作出话语贡献的企望。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家文思理教授的研究结合地方史与全球政治经济过程。这种方法,与格尔兹提出的近经验与远经验的结合,一起构成人类学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方法论变革:从关注地方知识和社会过程,或从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和研究者所由来的知识背景,到结合地方与全球,结合他者与自己。从那时起,人类学开始确立其学科方法论原则:内外视角的交织。本文通过介绍笔者在教学和研究中对文思理的思想和研究的应用,梳理内外视角交织的学科历史,确立文思理的研究对人类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于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有利于推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