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2年拉美主要国家阿根廷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逐步走深走实。尽管如此,拉美世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并不相同,同为拉美大国且与中国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巴西尚未表态,这一现象与中国同拉美国家持续深化合作的现状和愿景相悖,表明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存在差异。从拉美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差异化认知入手,分析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深入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3.
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人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军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世纪前半期,军人考迪罗是拉美政治的主宰者;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军人职业化的发展,军人干政的现象逐渐消失;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军人再度活跃于拉关政治舞台;二战后,特别是冷战时期,军事学说的变化、军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和政治危机,促使一系列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了军人政权;20世纪80年代后,拉美实现了军人政权向文人政权的过渡,但是,拉美国家是否解决了军人干政的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2009年1月上台后,对美国对拉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要建立新"平等伙伴关系",表示要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力图改善与拉美左派政府的关系,继续把贸易、扫毒、反恐和移民作为美拉关系的重点议题。拉美国家起初对奥巴马改变对拉美的政策寄予希望,然而,很快奥巴马的表现使拉美国家的希望落空。拉美国家认为,奥巴马对拉美政策的所谓改变,仅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拉美国家通过大力推行经济调整和结构改革,制定一整套促进外资流入的政策和法规,改善国内投本环境,在阻止本地区资金外流、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90年代以来,流入拉美的资金迅速增加。投资者之所以如此看好拉美市场,主要是拉美国家近几年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结果。 80年代的社会经济危机迫使拉美国家不得不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主要宗旨是削弱财政赤字、加速改造国营企业、开放市场、强化金融市场功能以及紧缩货币发行量等。10多年来,这些措施在一些国家已初见成效。据拉美经济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拉美整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2年增  相似文献   

6.
拉美国家经贸发展的特点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徐会琦拉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拉美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国家。”从70年代起,拉美的年外贸额均在2000亿美元左右,即使在经济困难深...  相似文献   

7.
"拉美路径"给彷徨中的拉美国家带去发展希望的同时,也埋下了祸端,而支持"拉美路径"运作的思想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泛滥造成了严重危害,这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拉美政坛"左倾化"的美国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政坛"左倾化"是近年来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导致拉美左翼力量崛起的各种因素中,美国无疑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长期以来对拉美实行霸权主义引起了拉美国家的不满和反抗,近年在拉美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遭到失败,因忙于反恐而忽视在美洲地区的责任,加之在拉美推广的民主政治体制为拉美左翼执政提供了机会等,美国的这些政策行为成了拉美政坛左倾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美国约翰逊政府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援助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争取进步联盟”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的教育援助保障了拉美国家的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客观上推动了拉美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相协调,注重解决贫富差异悬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扶贫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民生逐渐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拉美中产阶级人数增加,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从同美国结盟和"单向依附"美国转向独立自主和日益多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同中国的政治关系正在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技术模仿: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为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拉美一些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而东亚“四小龙”迅速崛起的原因。但由于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缺乏了解,简单地认为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因为它们采取“进口替代”内向发展以及采取“出口导向”外向发展战略的结果。近期在关于“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中,又有学者筒单地认为,导致拉美经济增长危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比较优势模式”,而反对者则认为,“恰恰是因为过早地放弃了比较优势竞争模式”。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中较为典型的巴西为例,导致巴西经济增长危机的真正原因主要是,历史的羁绊,社会、政治转型滞后,经济基础落后,而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又追求高经济增长、高发展目标,过度依靠外资和国家力量,强力推进重化工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拉美化"和中国"拉美化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化”的概念尽管不准确、不严格,但作为一个带有警示作用的主题词被用来提醒中国未来发展中需要警惕的问题未尝不可;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拉美化之忧”问题,从“拉美化”出现的时代特点和国情来看,中国与拉美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发生“拉美化”的可能性极小,但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和拉美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又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不可否认两者之间的确出现一些类似现象,中国应该注意汲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以拉美国家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拉美爆发债务危机后,外国私人银行对拉美贷款大幅度减少,1981—1985年,拉美贷款总额从552亿美元下降到76亿美元。拉美国家筹集外部资金办法,开始从举借外债转向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但由于国际资本流向变化及拉美各国经济状况恶化,外国直接投资也不断下降。1981—  相似文献   

14.
沃尔特.拉夫伯通过对"门罗主义"历史演变的梳理,对美国-巴拿马关系、美国-中美洲关系的追述,从根本上推翻了以比米斯为代表的传统派对美国的拉美政策大唱赞歌的观点。他揭示: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历来都是利己主义的帝国主义政策;历史上,这些政策作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小缝小补,但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这些政策不仅没造福拉美国家,反而导致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停滞、社会分化、政治不民主,从而使民族主义情绪激化、革命频发。  相似文献   

15.
未竟的工业化--对拉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研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状况,必须着重考察其工业化的进程。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启动,促成了拉美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的出现,也推动了社会的初步转型。这一工业化模式在拉美的出现,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引发的危机与部分拉美国家启动自主工业化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两个因素的结合,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延续到1982年结束,其经历表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和外贸失衡两大因素的制约,拉美国家在1973年之后纷纷走上“负债增长”之路,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志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终结,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外向工业化”模式。拉美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表明,造成工业化进程曲折和反复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即发展模式在“内向”和“外向”之间的来回摆动。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殖民时期遗留至今已经达到了极端化程度,收入分配的极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而且影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导致拉美国家收入分配极度不公的原因,既包括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因素,也有拉美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的制度因素。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三点有益的启示:要把民本思想作为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原则;要加强政府的社会功能;3.要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与拉丁美洲的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拉丁美洲私有化,是拉美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核心内容。受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的影响,拉美的私有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包含了权力、财富在不同国家、阶层中的重新分配。为保证私有化的成功和不可逆转,拉美采取了极端激进、彻底的私有化模式。霸权国家与上层阶级是这种激进私有化的受益者,拉美国家和人民则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带来的急剧变化使全球化这一古老进程具有了新的广度和速度。尽管过程充满复杂性,结果往往自相矛盾,全球化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最重要且不可避免的趋势。拉美一向易受外部世界影响,引领全世界生产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大了国际环境变化对该地区的溢出效应。过去数十年间,市场亲善政策与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在拉美不断扩散,金融类和非金融类跨国资本在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扩张和流动加速。全球化为拉美带来了促进发展的外部条件,但这一过程也叠加着风险甚至代价。考虑到该地区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困境,合理且具有包容性的体制、政策和实践比采取何种经济范式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如何打破历史循环,使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将外部冲击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是摆在拉美国家面前的一项持续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拉美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能源合作是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拉关系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拉美国家的石油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及地区政治风险是中拉关系发展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中国对拉美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国与拉美能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上述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继经济发展问题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拉丁美洲作为生态环境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生态环境灾难。森林大面积损毁、淡水资源紧张、土壤平衡破坏、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等环境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20世纪中后期,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拉美国家广泛形成。多渠道保护森林资源、精致型的城市化道路、把握全球化的正面契机为拉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拉美国家的教训与经验对于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