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贯彻执行的今天,民俗学的重建和发展已是无可置疑的了。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顾颉刚等前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民间文学》和其它一些杂志已开始刊载民俗学方面的文章和资料。一九八○年四月间召开的江苏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开展民俗学研究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的问题;九月间召开的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上,又提出了举办民俗  相似文献   

2.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贯彻执行的今天,民俗学的重建和发展已是无可置疑的了。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顾颉刚、钟敬文等前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民间文学》和其它一些杂志已开始刊载民俗学方面的文章和资料。一九八○年四月间召开的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开展民俗学研究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的问题;九月间召开的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上,又提出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江苏省社会学会成立大会现在开始了。我代表江苏省社会学会筹备委员会,向应邀参加会议的党政领导同志,群众团体、各大专院校、科研机关的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向大会汇报筹备工作情况。在学会的筹备过程中,省委和省委宣传部领导一直给予我们支持和关怀。对此,我代表筹委会,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社会学会成立大会: 值此江苏省社会学会成立之际,我们谨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研究一九七九年恢复了。三年来,江苏省老一辈社会学家、中青年热心于社会学的同志们在省委领导下,在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及各行各界的支持下,为创建新中国社会学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为建立江苏省社会学会做  相似文献   

5.
三月二十日,在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扩大)会议结束后,镇江、南通、苏州和南京的十五位同志,相聚于春意正浓的南京莫愁湖畔,举行了民俗学座谈会,共商积极开展我省民俗学工作,倡议筹建江苏省民俗学会。座谈会上,姚迁、马春阳、  相似文献   

6.
代表们、同志们:今天省档案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成立江苏省档案学会,这对我们江苏省档案工作者来讲,对我们档案科学来讲,是一件大喜事。档案学会的成立,给我们档案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提供了一个学术活动的阵地。今天,几位局长要我讲一讲,没有准备,我首先代表我们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代表科协党组向代表们、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周扬同志给大会发了贺信,信中说:“民俗学是研究人民风俗、习惯及与此有关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又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着新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你们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活动,对于人民,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俗学,必将作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了。这是我区社会科学界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自治区各族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自治区社科联自198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有七年。七年来,我区各族社会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得到贯彻的今天,恢复和建立民俗学的问题已经提了出来;从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和建立民俗博物馆的问题,也应该被我们博物馆工作者认真考虑。现就此发表管见如下: 一、民俗学的历史和前途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就国际范围说,它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在我国,它兴起于五四时代,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由收集歌谣开始,发展到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和信仰等。一直到三十年代,我国民俗学都处于发展中;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冷落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一门以人民群众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来应该得到健康的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今天江苏省社会学会举行成立大会,我代表江苏省委宣传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听了罗老、两位高老的发言和吴桢同志的讲话,我觉得的确象同志们所说的,我们江苏省社会学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假使我们来考证一下,这个春天是今年开始的还是去年开始的话,我个人的看法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虽然到江村去调查是去年十二月,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费老等同  相似文献   

11.
三月二十日,在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扩大)会议结束后,镇江、南通、苏州和南京的十多位同志,相聚于春意正浓的南京莫愁湖畔,举行了民俗学座谈会,共商积极开展我省民俗学工作,倡议筹建江苏省民俗学会。座谈会上,姚迁、马春阳、穆烜、周正良、王骧、郭维庚、金煦等同志,联系江苏的实际,畅谈了开展民俗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交流了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对今后活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沛 《学术界》2005,(2):177-183
20世纪前半期 ,我国民俗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是 1 91 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及方言调查会时期。这是我国民俗学的发轫时期。第二时期 ,是成立于 1 92 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的民俗学会时期。第三时期 ,是在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影响之下 ,各地民俗学研究普遍发展时期。其中 ,以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最为重要 ,“因这是承上期而展下期的总枢纽” ,由该会编辑刊行的《民俗》周刊(后一度改为季刊 )则是这一时期民俗学研究的最主要阵地 ,其学术成就也属领先地位 ,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盼望已久的江苏省社会学会今天成立了。我代表江苏心理学会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心理学同社会学是“难兄难弟”,都是吃过千辛万苦的。社会学比心理学的情况恐怕要差一点。心理学在“四人帮”姚文元的棍子之下,变成了“九分无用一分歪曲”的“伪科学”。现在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心理学同社会学都得  相似文献   

14.
正当风和日丽、万物勃发的辛巳年四月 ,山东的年轻民俗学者刘德龙、张廷兴和正在北师大访学的叶涛来看望我 ,并送上一部他们的近作《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书稿 ,请我审改。说实在话 ,我对山东民俗学会是赞许有加的。这些年来 ,全国民俗学界的同仁们都高兴地看到 :山东省民俗学会队伍团结 ,学风端正 ,积极进取 ,近十几年来几乎年年举办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学术活动 ,并且多次承办全国性的会议和活动 ;他们那里主办的全国唯一一份《民俗研究》,水平质量不断提高 ,越办越好 ;山东是以民俗学会为主最早撰写完成《山东省志·民俗志》的省份之一 …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民俗     
鲁迅从童年到晚年与民俗都有联系,他在杂文、小说、散文中都涉及民俗,他关于民俗的意见是片断的,但它是鲁迅思想总体的一部分。如果把它贯穿起来,能成为完整明晰的观点,为我国民俗学增添宝贵的财富。鲁迅于二、三十年代在民俗学方面就有真知灼见,但迄今四十多年了,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这说明我们全面认识这位文化巨人很不容易。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鲁迅关于民俗的精辟见解。就从鲁迅与歌谣运动的关  相似文献   

16.
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是江苏省社会学会成立的日子。这个学会的成立,是我们江苏学术界的一件喜事。我是江苏省江都县人,我以一个江苏人同时也以挂名的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的名义表示我的祝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三十年来,它经历了相当严重的考验。历史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了一个很大的转折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党的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档案局并转江苏省档案学会成立大会:我们热烈祝贺江苏省档案学会正式成立,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希望江苏省档案学会成立以后,积极组织和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密联系档案工作的实际,广泛开展档案学术的研究活动,为繁荣我国的档案科学,发展我国的档案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省社联成立二十五周年的时候,召开社联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一九八三年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颁奖和学会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是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盛会,也是我省社联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让我以社联老会员和省委宣教战线一名工作者的身份,首先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的同志和学会先进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兄弟省区社会科学界的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刚才林若同志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对我省社会科学工作的估价和今后社会科  相似文献   

19.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得到贯彻的今天,恢复和建立民俗学的问题已经提了出来;从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和建立民俗博物馆的问题,也应该被我们博物馆工作者认真考虑。现就此发表管见如下:一、民俗学的历史和前途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就国际范围说,它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在我国,它兴起于五四时代,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由收集歌谣开始,发展到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和信仰等。一直到三十年代,我国民俗学都处于发展中;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冷落下来。中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今天正式成立了。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和专家、学者表示热忱的欢迎!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领导下,我省行政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是,我国政治体制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