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能否构成一个标准?搞社会主义要不要生产力标准?这一问题首先涉及到对生产力标准涵义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以及由此构成的两对矛盾为内在根据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自然历史过程中,人类利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因此,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就“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够把握社会本质的内在规定,明确社会发展的真实内容,才会有基本的历史线索。同时,由于“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东方和西方能否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历史证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连惯性,而社会演进带有跳跃性。只有社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相互适应,才有其现实意义。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使社会主义奠定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的状况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一部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的历史,说到底是社会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历史。因此,研究社会生产力的运动及其规律性,就不能不是历史唯物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过程中,考察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提出并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命题,把生产力作为历史进步的尺度。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实践中,首次提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标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生产力标准、历史的发展与实事求是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并对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价值、意义作了一定的认识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基本尺度。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1]128,说明了生产力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评价标准中。由此可以得出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宇宙的大千世界中,全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作为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的生产力当然也是如此。那么,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是什么呢?或者说,生产力的发展条件,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基础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对“生产力标准”本身必须确定一个标准,如果“生产力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统一性,即使用同一个“标准”,也不会得出一致的、准确的结论,甚至使“生产力标准”的运用简单化、庸俗化。社会生产力是个历史的范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把社会生产力推到高度社会化、系统化的时代,因此,只有借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目的,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功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1科技是生产力三要素形成的基础众所周知,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物的因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任何生产形式下,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全卩历史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的状况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尸一),所以,一卩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尸一)的历史,说到底是社会生产力运动和发(尸一)的历史。因此,研究社会生产力的运动及其规律性,就不能不是历史唯物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以前人们只是把社会生产力看作物质生产力,本文认为社会生产力应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生产力,并从社会生产力的动力论、历史观和发展前景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论述,还讨论其对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矛盾运动,是决定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弄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对于掌握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仅就当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讨论中大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研究与精神文明建设吴同瑞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社会物质文明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历史,也是社会精神文明不断演进和提高的历史。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迄今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不仅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丰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大力发...  相似文献   

14.
评“第一生产力”的几种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人的劳动力和自然界物的自然力的结合及其相互作用的物质交换过程。人类生活的生产、生产力的形态和技术形式,不是单一不变的。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不是生产力的要素。知识形态的科技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转化"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前提。"人的因素第一"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联系和整个生产力系统而言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的因素第一"的深化和当代表现形式,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展现与确证,更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战略思想的深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新历史观建立在物质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这一基础之上,历史不外是人类各个世代的依次更迭,每一时代都以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阶段为基础;人类只能提出符合一定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的改变,人们摆脱以往对抗性的社会经济关系,建立起受人们联合调控的非对抗性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把马克思的新历史观当作一般的“历史哲学”和抽象的“历史目的论”、“历史终结论”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制造了无数的人间悲剧,但也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因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生产力内在矛盾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化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动力也是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发展生产力的动因或“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从生产力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我们可以找出生产力进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力。1.生产力进化方式。人类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决定了生产力进化的特殊方式。工具把人类的“过去劳动”和“后来劳动”联结起来,每一代人都可以通过工具的中介把以往人类生产力的总和纳入自己的活动之中。人的能力和力量的大小,主要是依靠工具——“体外器官”来决定的,而…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任务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为什么要说“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说明过去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从历史纵向看,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那么,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水平的必然产物,它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又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因此社会分工的规律乃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文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就是建立在社会分工这一共同基础之上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首次科学地概括和论证了人类由“野蛮”到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论基础。所谓生产力标准,也就是指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强调生产力标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