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词解释     
"恐怖主义"(terrorism)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非常流行的一个术语,近几年来,各国学者撰写了大量有关论著并举行过多次国际会议探讨这一问题,但是什么叫"恐怖主义",学者们至今仍未找到一个确切的和一致的定义.据1982年出版的《世界百科全书》载,"恐怖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89-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雅各宾政府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认为在革命时期应当实行"革命恐怖",这是一种迅速的、严肃的和坚决的行动,因而有人就把雅各宾专政称为"恐怖主义".至今一些西方学者仍然认为,恐怖主义主要是指"实行恐吓的政治统治","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吓在人民中制造恐惧或削弱他们的反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分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各个学科中研究政治暴力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恐怖主义是政治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一种哲学,也不是一个政治运动。有史以来,许多国家和半官方组织都曾由于各种政治原因或目的,把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武器或方法。这种特殊形式的政治暴力有五个主要特点: (1)它是预谋的,旨在造成一种极度可怕或恐怖的气氛; (2)它所针对的是比暴行的直接受害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等相关词组是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中十分流行的用于指称不同国家的基本概念,也是当代由西方国家把持的世界话语体系的最基本构成。然而,鲜有研究系统而深入地探讨和反思这些基本概念背后可能包含的西方意识形态与话语权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四项假设:"发达—不发达"等概念及其编织的话语反映了一套孤立的世界观;它无视"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落后应负的历史与现实责任;它抹杀了"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事实;它塑造了一种从"不(欠)发达"向"发达"跃迁的线性发展模式与发展神话。基于既有研究的优劣,本文提出了一项基于话语分析的研究议程,即利用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法对包含"发达—不发达"等词语的语料进行深度解析,揭示这些看似客观和中立的词组背后所裹挟的西方价值观与话语权。同时,本文通过一个话语分析的实例来展示话语分析之于西方政治话语研究的独特意义。最后,面对这些暗含西方话语霸权的基础概念,其他国家可能有三种选择:完全抛弃并寻求替代表述的激进方案、继续沿用却时刻保持警惕的温和方案,以及介乎二者之间的折衷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为反思和批判当前的西方话语体系进而重构新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怀玉 《求是学刊》2007,34(3):12-17
列斐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开拓者。他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宏观的历史必然过程之科学分析,而凸显了现代性日常生活这个微观的主体批判角度。他认为资本主义对社会统治的重心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不再是经济与政治领域而是日常生活领域。这便出现了所谓现代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现象:有形的、局部的、外部的、直接的物质统治,被隐形的、内在的、无孔不入的抽象统治所取代,外在的压迫被自我压抑所取代。这种恐怖主义与当代西方强势意识形态所渲染的“恐怖主义”无任何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秩序重构进程中的制度霸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两极体制时代虽非合理但却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秩序 ,同时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实质性启动标志着国际经济秩序也在走向重构。在这样一个秩序转型和重构的时代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构成时代的主题 ,国际社会正在向平等和多极化的秩序选择方向发展 ;但是 ,鉴于当前国际秩序的大多数要素承袭于过去 ,加之在当前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国家利益色彩凸现的新现实主义世界上 ,西方世界基于传统的实力优势 ,客观上在秩序重构和国际制度创新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际秩序因此并没有彻底走出西方式强权法则和等级制阴影 ,也没有真正建立在协商和平等基础之上。本文认为 ,西方在国际秩序重构进程中的这种制度霸权取向 ,是当今国际秩序在重构中呈现出非平等特质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国际体系中的后起之秀,中国已经意识到崛起之后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多次遭受了源于新疆或者与之相关的暴力袭击。中国政府在中东、非洲、南亚和中亚广泛寻求能源,使得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在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中,中美开展了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的合作。华盛顿和北京都发现,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双方有很多共同利益。然而,为确保两国能开展长期合作,双方都必须掌控在恐怖主义问题上意见相左的局面,并克服区域政治竞争带来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以进步主义作为思想旨趣的现代历史观念产生于西方,随着地域性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进步主义的现代历史观念在全世界获得了主导性地位。但是,资本主义所开辟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普世主义的道义与西方中心的强权的矛盾,并且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难以实现全面的进步。自上世纪初迄今,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遭到现实与理论两方面挑战,成为人们质疑的对象,在西方更是呈衰落之势。通过对现代历史观念演变的梳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现代历史的根本性问题,并由此对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浅析犹太恐怖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犹太恐怖主义是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的课题。但是 ,在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它曾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 2 0世纪后半期世界恐怖主义浪潮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历史和功能两个角度分析犹太恐怖主义活动得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 ,以及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并努力从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对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与80年代相比,在本质上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前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解体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世界经济联系体系;第二,对外经济联系和国际结算的自由化,目前吸收了更多的国家;第三,在技术、环境污染、金融、会计报表、国民统计等方...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兴起的一种对全球社会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意识形态,截至目前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依然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的范式演变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无关系。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主要经历了相沿承袭的三个演变范式:文化民族主义的印刷"机"缘范式、族裔民族主义的种族血缘范式和公民民族主义的领土地缘范式。本文通过对这三个范式和与之相应的传播模式的梳理,以期厘清西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全球社会历史的正反影响,进而透视其固有的意识形态陷阱。  相似文献   

13.
姚华 《社科纵横》2004,19(3):62-63
恐怖主义犯罪是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对公众产生恐惧和威吓 ,以达到其政治或其他社会目的的行为。恐怖活动组织是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它与犯罪集团、黑社会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公益科研教育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骨干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科技产品的主要提供者[1].提高公益科研机构的运行效率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效率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几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独树一帜的X效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2].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个体主义在西方社会独步一时,只是最近半个多世纪中形成的态势.其要素包括个体尊严、自治、隐私权和自我负责等.进入现代之后,西方个体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含混"和"清晰"两个阶段,在英语国家主导资本主义世界之前,个体主义一词通常是含混的、多义的,并且主要是贬义的;在英国为主导,继而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个体主义的含义逐渐清晰,并且在成为一种世界主导性理念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近卫军是俄罗斯的一种历史符号,也是俄当前内外双重压力下普京的一款"私人订制"。成立国家近卫军并非偶然,是俄罗斯酝酿了十多年的结果,目的在于打赢其当前面临的"混合战争"。"新组建的国家近卫军将负责打击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将在内务部的框架下发挥特种部队、特别反应部队的作用,但是,近卫军将独立自主地展开行动。"莫斯科当地时间2016年4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俄内务部部长科洛科利采夫、  相似文献   

17.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围绕"福利国家"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在西方国家引起了频繁和热烈的争论."福利国家"或者"社会国家"不仅成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抨击的一个主要靶子,而且在西欧和北欧的"左翼"圈里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即使在素以"福利国家"著称的瑞典,近两年来也围绕这个问题在社会民主党内部和学术界出现了持续的舌战,有人甚至喻之为"玫瑰战争".怎样评价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与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衰退和危机有何关系?怎样看待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模式?摆脱当前"福利国家"危机的出路何在?在以里根和撒切尔政府为代表的某些西方国家向"福利结构"宣战同时,这一系列问题尖锐地摆在西方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面前,也引起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几次重大变化,探讨了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提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所需满足的几个前提条件,并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计划;加强与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学术出版尤其大学出版往往是非赢利性的。学术期刊被动地接受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改造,导致了学术期刊价格的轮番上扬,同时又连锁反应式地严重抑制学术、技术、文化的传播,使得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出现停滞的危险。广告收入、发行收入、版面费收入、论文使用权出售费收入、会议收入、政府税收减免政策、政府低息贷款政策、政府财政拨款资助和补贴政策、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基金制度和邮寄费用优惠政策等构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出版的经济机制。应尊重学术期刊的出版定位和办刊规律;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积极扶持学术期刊的发展;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使精品期刊的定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之所以能得以逐步地实现"大国复兴"的梦想,是普京治理和发展俄罗斯经济的战略思想与政策措施的实施;"强权治理、能源战略、扶持创新、追求增速…"等为基本特征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与政策,使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重新巩固自己的地位;"普京计划"的战略传承则是俄罗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