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据《提要》卷一一《书类一》载: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浩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 今案:《宋史·史浩传》于浩登科年代不系年。 考《宋会要辑稿·选举》、《文献通考·选举》、《宋史·高宗纪》等书所载,并无绍兴十四年榜,此必误。 考《宋史》卷四○○《汪大猷传》称:“(大猷)登(绍兴)十五年进士……。大猷与丞相史浩同里,又同年进士,未尝附丽以于进。”又《南宋馆阁录》卷七称:“史浩字直翁,四明人,刘章榜进士出身。”案刘章为绍兴十五年状元(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五年四月纪事),是史浩实十五年进士。  相似文献   

2.
17.圜丘分十二陛。卷148、页2385绍兴十三年三月丙午(19日),“诏临安府同殿前司修筑圜丘于龙华寺之西。坛四成,上成纵横七丈,下成二十有二丈,分十三陛,陛七十有二级”。按:咸淳《临安志》卷3所载与《要录》同。而《宋会要辑稿》礼2之5、《宋史》卷99《礼志》所载圜丘之制度更加具体,其中“分十三陛”均作“分十二陛”。考宋代圜丘之制来源于唐,《唐会要》卷8所载亦作“十二陛”,唐代圜丘现在保存在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校内,经考古发掘,证实确为12陛,与12时辰相对应则《要录》、《临安志》之“十三”乃“…  相似文献   

3.
王晓斌 《晋阳学刊》2003,(1):106-106
1.卷248熙宁六年十二月壬申,“三司言:新法所增吏禄,除旧请外,岁支钱一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三缗有奇(原注:《旧录》止云三十万,今从沈括《笔谈》详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8册,页6052)按:此条增支吏禄钱数有误,其中既有点校本失于校勘之处,又有李焘本人之失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75《增吏禄》(《宋史萃编》本,页2416)、《宋会要辑稿·职官》57之93误入之《九朝纪事本末》(按:即《长编纪事本末》)所载熙宁六年此数均为“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三缗有奇”,据此可证,“一十七万一千五…  相似文献   

4.
现行十卷本《吴越春秋》考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唐以前的史籍目录中,都记为十二卷.宋代开始出现分歧.《宋志》录《吴越春秋》十卷.目前所知《吴越春秋》最早的刊本是宋代汪纲刻本,著录在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中,其后继有元大德十年刻本.这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书中有徐天祜序和音注.后代刻本多以元本为据,一般是十卷本.明清几部重要的藏书目如万历间徐(火勃)《红雨楼书目》"旁史类"、祁承业《澹生堂藏书目录》"霸史类"、高儒《百川书志》"杂史类"等,皆云赵晔撰《吴越春秋》十卷.从《汉魏丛书》起,出现了六卷本《吴越春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汉魏丛书》所载,合  相似文献   

5.
邢润川、杨文衡《我国古代对煤的认识利用史略》一文说:“到了汉代,《汉书·地理志》则说:‘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见《学术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六期99页)但查遍《汉书·地理志》也找不到这句话。作者可能是误信了前人旧说而未加考辨.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余观前汉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清汪价《中州杂俎》卷二十物类十四沿袭朱弁之误说:“按《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生石可燃,为薪”。张萱《疑耀》卷二则全同《中州杂俎》。  相似文献   

6.
读《全宋诗》札记(一)房日晰补辑断句重出(1)“逍遥此中意。”载《全宋诗·刘放集》卷十六,此句辑宋绍嵩《巫愚江浙行集句诗》卷三。按:此句为《刘集》卷十《泛舟》一诗之第七句,非佚句。(2)“怀人棠蔽,招隐桂宵。”载《全宋诗·刘集》卷十七,此联辑自明杨慎...  相似文献   

7.
《鬼谷子天机妙意》序杨向奎《史记》说苏秦、张仪俱师事鬼谷子先生。《汉书·艺文志》纵横家著录《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而不及《鬼谷子》。《隋书·经籍志》著录《鬼谷子》三卷,有皇甫谧注本和乐壹注本,而不及《苏子》和《张子》。《旧唐书·经籍志》著录《...  相似文献   

8.
张溥的诗文集现存主要有四种,即《张太史七录斋初集》7卷、《七录斋诗文合集》16卷、《七录斋文集·论略》2卷《续刻》6卷《别集》2卷、《七录斋近集》16卷。前二种近年已影印出版,后二种则分别藏于天一阁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颇为稀见。四种诗文集体现了张溥的总体文学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首次对四种诗文集的版本、内容详加考述,指出其在张溥研究、复社研究、晚明文学史及思想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出考辨《全宋诗·黄裳集》卷十三,据元骆元驶《类编长安志》卷三补辑《朝元阁》诗一首。诗云:“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朝元阁下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又《全宋诗·杜常集》,据《宋诗拾遗》卷五辑《过华清宫》诗一首。诗云:“行尽江南数十程,晓凤残月入毕清。朝元图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两相对勘,《朝元阁》与《过华清宫》,虽有九个字不同,然实为一诗。《黄裳集》与《杜常集》均未注明互见,误。考《宋诗纪事》卷二十九载杜常诗四首,其一《题华清宫》与上引《朝元阁》同,“阁下”作“阁上”,余悉同。该…  相似文献   

10.
《卷一·宋本纪上》(义熙十三年 )八月 ,扶风太守沈田之大破姚泓军于蓝田 ,王镇恶克长安 ,禽姚泓。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2 0页 )按 :刘裕军克长安、灭姚秦事 ,《宋书》之《天文志三》、《武帝纪中》、《晋书·天文志下》、《魏书·太宗明元帝纪》、《通鉴》卷一一八、《建康实录》卷一一亦皆记在今岁八月。而《晋书·安帝纪》、《北史·魏本纪》则记在今岁七月 ,与此有异。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以为应以七月为是 ,不知何据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七年 )十一月癸未 ,又克虎牢。壬辰 ,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 ,右将军到彦之…  相似文献   

11.
补辑断句考辨(1)“江头枫叶赤愁容”,载《全宋诗·严武集》,此句辑自元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卷十四。按,此句见唐严武《巴陵答社二见忆》,“枫叶赤”作“赤叶枫”。其诗颈联为“江头赤叶枫客愁,篱外黄花菊对谁”,“赤叶枫”对“黄花菊”,作“赤叶枫”是。“枫叶赤”盖为传抄之误。此句应为唐严武诗,《全宋诗》补辑为宋严武佚句,非。(2)“朝元阁成老君现”,载《全宋诗·黄裳集》卷十三,此句辑自《类编长安志》卷三,题为《津阳门诗》。按,此句为唐郑《津阳门诗》第三十一句,《全宋诗》作黄裳佚句,非。(3)“月窗花院…  相似文献   

12.
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983年即位)之能诗,明确载于《辽史》和《契丹国志》诸书中。《辽史》所载颇为简略,卷十《圣宗纪》云: 帝幼喜书翰,十岁能诗。《契丹国志》所载则比较详细,卷七云: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艺出版社继影印出版了三十年代由赵家壁主编,蔡元培作总序,分别由鲁迅、茅盾、郑振铎等编选和撰写《导言》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1—1927)十卷本之后,立即着手进行《大系》第二个十年二十卷本的编纂工作,已经有十二卷发稿付排,有四卷已经出版。1927—193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鲁迅在《大系·小说集四·中篇卷》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序言中  相似文献   

14.
补辑断句重出(二)(1)"明月随人渡流水。"载《全宋诗·郭祥正集》卷三十一,此句辑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按,此句为《郭祥正集港三《姑熟乘月泛渔艇至东城访耿天鸳》之第四句,"流"作"寒",余悉同。(2)"神仙之府名鸡笼,千寻翠玉擎寒空。秀色凌风入城郭,半街晓日金。"题作《鸡笼山》,载《全宋诗·郭祥正集》卷三十一。此四句辑自《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二《福建路·汀州》。按,这四句诗为《郭祥正集》卷三《赠提宫谏议沈公立之》之前四句,"街"作"衔",作"衔"是,余悉同。题作《鸡笼山》,非。(3)"花明柳暗一溪水,日薄云…  相似文献   

15.
《宋书》考疑(四)丁福林《卷十五·礼志二》大明四年九月,……太常陆澄议立锴,(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点校本,第410页)按:考本史《礼志一》云:“宋孝武大明三年九月,尚书右丞徐爱议:……博士司马兴之、傅郁、太常丞陆澄并同爱议。”《礼志四》云:“大明...  相似文献   

16.
中华校点本《旧唐书·苏瓌传》校记中的一处脱误王京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所中华书局校点本《旧唐书》卷八十八《苏传》中,为“父”一句作有校记。校记去:“父,各本原作父勖。据本传所载,之从父兄名勖.则璃父不当更名勖。今据《新唐书》卷七四上《宰相世系表》、《...  相似文献   

17.
近岁缘工作之故,时检《辞源》(新版),有所疑则笔录之,久亦盈囊.今辑出数条,略加董理,以就正于大方,不敢日必是,故名之曰“疑误”云尔。一、释义之误[郢都]春秋楚都.1、楚文王十年自丹阳迁此.至昭王十年,吴师入郢,楚迁都于鄀。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参阅《水经注·沔水》.2、楚文王迁郢,后九世平王立别宫,亦称郢。故址在江陵东北。参阅《资治通鉴·三·周赧王十六年》.案:“郢都”有二义。一义为专名,即《辞源》所云之“春秋楚都”。此郢亦被称为“纪郢”(见《史记·楚世家》)、“南郢”(见《越绝书·吴内传第四》、《新序·卷四》)、“哉郢”(见安徽寿县出土之。“鄂君启节”、湖北  相似文献   

18.
《花阵绮言》,书首有“仙隐石公编次”字样。仙隐石公,乃袁中郎宏道;又《花阵绮言题词》一则,亦署“楚人袁宏道题”。查《袁中郎全集》,无此题词,或系坊贾编成,冒名沽利所为。全书共十二集。第一卷,《三奇合传》;第二卷,第三卷,《花神三妙》;第四卷,第五卷,《天缘奇遇》;第六卷,第七卷,《钟情丽集》;第八卷,《娇红双美》;第九卷,第十卷,《金谷怀春》;第十一卷,第十二卷,《觅莲雅集》。此书所辑文字均错综出入于明何大伦本《燕居笔记》和无名氏《绣谷春容》,《国色天香》,《万锦情林》,《风流十种》等书,皆为万历  相似文献   

19.
<正> 《读四书大全说》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读四书大全说》十卷,有中华书局1975年排印本。其先金陵本《船山遗书》及太平洋书店本《船山遗书》均曾收入。1983年又得衡阳王鹏发现之旧抄本一,为本书之第七卷,包括《论语·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五篇。所据以校勘者,惟此四种版本。  相似文献   

20.
六盘山的得名,共有四种说法:一、《汉书·地理志》谓此为“略畔道”,音转为“六盘”;二、因古代山上多鹿,传说有人曾沿着曲折山路追赶小鹿,因而有“鹿攀山”之名;三、因山路迂回曲折,古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四、因“金人开洛盘道,故名”。以上说法中,第二种是近年才整理发表的传说,不足为据;第四种载于《甘肃新通志》,但遍查《金史》,得知金人开的是“六盘山水洛城”之路,此时六盘山早已得名,故此说也不能成立。现在要仔细分析一下第一种说法。因为它已被近年的一些著述广为引用,而且有《汉书·地理志》为证。经查,《汉书·地理志》的略畔道为县名,列在北地郡下。而六盘山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