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上对产品伤害事件负面信息层出不穷,不同的负面信息会引发消费者不同的补救期望。运用情境实验法,探讨产品伤害事件中网络负面信息类型对消费者补救期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消费者的解释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面对中心型网络负面信息,消费者期望纠正性补救措施;面对边缘型网络负面信息,消费者则更期望信息性和情感性补救措施;消费者的解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和补救期望间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由此提出,企业在处理伤害危机事件时应当及时归纳分析网络信息类型,并依据消费者的解释水平对消费者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企业对不同类的反映消费者利益要求和实现方式信息的非财务指标的披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因素产生了消费者同一类非财务指标披露程度认识差异,企业因素产生了消费者同一类非财务指标披露程度差异。对消费者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信息,企业除应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披露外,还应当根据本企业消费者特点和本企业消费者对非财务指标关注的需要以及关注程度的差异对消费者所关注的非财务指标信息对消费者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以满足本企业消费者关注相关信息的需要。对不同类别消费者披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应当特别需要加强披露。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网络信息可信度感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消费者对网上商品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了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对通过调查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网上信息的可信度评价影响着消费者对网络信息的使用:消费者最信任的网络信息来源是网上中性信息,即来自综合或专业网站上的相关产品新闻报道、行业调查报告等信息,最不信任的是来自网络广告的信息:消费者对网上信息信任度与网络使用、网络知觉有用性、网络知觉易用性以及信任倾向正相关,与消费者的网络依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不对称看消费者知情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用信息经济学上的信息不对称理念,论述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关系。结合实践中常见的消费信息不对称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败德行为、不利选择及信号失灵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进一步论述知情权对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指出现行法律制度对信息不对称规制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完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及构建消费者知情权的社会保护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食品营养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在网购时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做出健康食品的选择,改善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通过4个实验,从精确性和说明性的角度探究了网络食品营养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客观型营养信息,评估型营养信息会导致消费者购买网络食品时感知到更高的易于理解性和更低的信息可信性,进而影响购买意愿。(2)消费者对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的偏好会受到其目标的调节。当消费者具有达成型目标时,客观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信息可信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消费者具有维持型目标时,评估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易于理解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在选择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类型时应该将消费者目标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
信息是消费者做品牌选择和购买决策的基础,研究消费者的信息行为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这一领域在传统渠道下的研究由来已久。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承载量和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本文研究的是在线渠道这一新的信息媒介中,消费者信息搜索效果的影响因素。尝试提出消费者在线信息搜索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用实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结果:在线渠道下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在线信息搜索质量,而消费者对在线信息的感知效用决定了在线信息搜索数量,因此它们共同影响了消费者的在线搜索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据消费者的信息为其设计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但随着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意识日趋增强,其对商家索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呈现出一定的抗拒心理。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概括授权或是场景授权的选择来强化消费者的信息披露意愿。为此,有必要基于信息边界理论,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授权模式影响消费者信息披露意愿的机理进行研究,探究企业如何在上述两种授权模式中做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高敏感度信息进行授权时,场景授权模式下的消费者信息披露意愿显著高于概括授权模式;在对低敏感度信息进行授权时,概括授权模式下的消费者信息披露意愿明显高于场景授权模式。而且消费者隐私担忧在上述交互作用中扮演着中介作用。这一结论对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在不同授权模式下的信息披露意愿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合理规范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购物中信息搜索的感知价值对购物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对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信息搜索阶段的感知价值如何对购物意愿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具体的电子商务网站为例开展问卷调查并收集资料,建立了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运用SPSS软件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模型和假设。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信息搜索阶段的感性感知价值对购物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在信息搜索时的体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意愿。  相似文献   

9.
要使信息消费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就必须要有信息道德的指导。信息消费者要利益偏好,还要道德偏好,而道德偏好在信息消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信息空间和信息消费的开放性,信息消费者对信息如何选择等问题,提出了信息消费的道德指标,为信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选择提供了可行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消费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尤其是消费者购前信息搜寻行为,对于促使企业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接受则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者购前信息搜寻可分为内部信息搜寻和外部信息搜寻。内部信息搜寻,是指消费者对自己记忆中所储存的购物...  相似文献   

11.
论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产生知觉风险的原因众多。我们可根据消费者收集信息的不同程度和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性质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减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加快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媒体的广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的广告价值由“媒体的表现力”、“媒体的传播力”、“媒体的影响力”和“受众的消费力”构成。提高新闻媒体的广告价值 ,一在于锁定有营销价值的受众群 ;二在于充分地供给能够满足这些受众群合理的信息需求的媒介产品 ;三在于提高有效覆盖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车险事故率、骗赔案件不断攀升,许多保险公司试图通过拒保、大幅提升费率来化解风险。本文通过对费率、理赔、监管和激励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大幅提高车险费率并不可行,而减少车险赔付不可取。消费者买保险,多是冲着理赔而去,该赔不赔或惜赔,都会导致保户流失。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即便完善诚信制度,也很难避免该类问题发生。作者建议,应运用激励手段,改变保险代理佣金的支付规则,从源头上杜绝超额承保和超额赔付。  相似文献   

14.
决策双系统理论为系统审视促销决策提供了基础。从直觉启发式来看,消费者往往会借助自己认为更有把握的象征性信息或刻板印象进行促销决策,并且过度关注品牌和价格信息。从直觉偏误来看,消费者在收集和接收促销信息时容易夸大感知利得,忽略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倾向于寻找支持其想法的证据,而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否定其观点的证据。从决策特征来看,消费者既会受到不同促销信息框架的影响,也会受到群体以及其他人的影响。从认知闭合需要与认知主观能动性来看,不同消费者的促销决策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时间压力来看,随着机会时间的减少,会引起消费者不做后悔的强度的增长。未来可综合促销特征、个体认知特质及直觉启发式对促销决策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相似文献   

15.
政府在微博时代行为模式的转变,表明面对信息来源多元化的趋势,政府会尽力避免信息来源无限增加并积极寻找一条能够适应这一趋势而又不威胁到自身主导地位的道路。政府将可欲信息数和技术成本纳入考虑,在两者间做出权衡。微博大幅降低了民间信息提供者的提供成本,提高了政府的技术成本。既然政府不能完全排除这些提供者,它势必会调整策略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运用审查手段排除高成本提供者是适应多元化趋势的最优选择。对个体消费者而言,只要政府的公信力不过于低下,由于自身没有动力去获得足够的信息来了解特定公共事件,他们依旧会首先选择相信政府的信息来源,这也使得政府在信息市场上保持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网络广告屏蔽在司法实践中一直被法院定性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了过于偏向网络广告发布方利益、忽视消费者和屏蔽软件提供方利益的裁判结果。这是因为对网络广告屏蔽行为加以定性的过程中,利益衡量方法的适用发生了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在于,利益衡量基本标准缺失,利益衡量理念存在滞后,利益衡量因素考虑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改进利益衡量方法的适用,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设置更具体的衡量指标,平衡网络广告发布方、消费者和屏蔽软件提供方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不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消费者的利益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给旅游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发展,在线旅游随之蓬勃发展,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旅游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购买行为。如今随着3G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旅游无线互联网的时代,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产生更为巨大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排放水平信息不对称下低碳认证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碳排放信息不对称时低碳认证在绿色消费者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在传统的消费者效用函数中增加了碳排放的负效用,推导出不同认证条件下的市场需求,给出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参与认证的条件及定价的最优决策.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无低碳认证、低碳达标认证和低碳精确认证三种情形下企业的价格、销量、利润以及期望排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碳认证能够有效传递碳排放信息,从而增加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在影响力和覆盖面占优的强认证效果情形下,低碳认证能够有效降低期望排放水平,否则低碳认证会增加期望排放水平;达标认证具有更大的灵活度,为了减少期望排放,认证机构在设置认证标准时应当在考虑低碳认证参与约束的前提下选择较宽的认证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剩余及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内容,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传统经济学一直将农产品市场看作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事实上农产品市场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由于农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效率。而对于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在农产品市场中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住,消费者的利益也常常被损害。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农产品市场中消费者剩余被削减的原因及对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下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