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探讨和传授,可以是最枯燥无味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引人入胜的作品必然贯穿着作者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李勇教授的《保卫历史学》正是如此。他对史学自有心得,并善于作简洁清晰地表达,如对历史学的界说、对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精妙区分等等。本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祛魅理念。  相似文献   

2.
低碳技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低碳经济相伴而生,其目的是为解决当下人类发展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对低碳技术可能的附魅,犹如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神秘性的崇拜,容易把低碳技术神秘化、图腾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低碳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从低碳技术的实质、附魅和祛魅三方面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理性、深入地进行论证,并以一种跨越时空的新视角来考量低碳技术的发展,提出既要预防低碳技术附魅的出现,又对已经存在的附魅要理性地进行祛魅,从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效引导低碳技术朝着人与自然共存、共融、可持续的路向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祉。  相似文献   

3.
关于宗教的现代变迁,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世界的祛魅"的著名观点,在当前的研究中,"世俗化"也被认为是宗教变迁的普遍趋向。韦伯这种看法似乎脱不开单线进化论的嫌疑。通过大理周城两个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白族村民DSS和YZY宗教观念的民族志描述与分析,认为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宗教并没有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理性主义的高涨而消失,白族基层民众的宗教观念深层存在着一种"信魅"与"祛魅"互融并存状态,以及"信魅—祛魅"或"祛魅—归魅"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万能的 ,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然而 ,正当科学气宇轩昂地昂首阔步于地球上时 ,却遭遇到后现代主义的当头棒呵———科学祛魅。科学祛魅了吗 ?后现代的科学返魅观能否使科学返魅 ?抑或它是伪装的现代性 ?后现代在批判现代科学的同时 ,是否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再现 ?这些疑问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是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应当关注"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演变流转。历经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古朴有机的自然情怀)、近代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应当推进生态文明时期自然之"返魅"(共生和谐的生态自然观),这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对于启发人们的生态觉悟并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皮珀认为,休闲是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一,但是当代社会“休闲异化”有目共睹.这种异化包括认识和价值两个维度,而现代性的根本特征——“祛魅”所导致的“工作至上”世界的无止境入侵是休闲异化产生的根源所在.克服休闲异化,皮珀寄希望于基督教信仰的复魅,这或许是一个给人启发的进路,但在经受理性化长期洗礼的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复魅作为克服异化路径,或许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7.
炒作时代,艺术价值呈现出袪魅与返魅的虚实迷离的特征。艺术价值的魅惑在于商业因素成功以一种他者的身份渗透进到人文领域,从而使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糅杂,艺术价格与艺术价值不分。以经济学视角论析炒作时代的艺术价值正是揭开现代艺术价值魅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自己的政治立场附魅上一种普遍性外观,用一种抽象的和非历史性的视角来理解现实社会和政治,这是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特点。早期马克思通过自己的政治立场揭示了资产阶级在政治解放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普遍性附魅以及资本的普遍性附魅事实,这是他建立自己的政治哲学的一个策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依次阐述了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之间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相生相成关系,最终确立了从历史性和特殊性的角度来理解现实政治的哲学立场,对资本主义的普遍性附魅进行了彻底的祛魅,并为构建马克思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自然的"魅":是"祛"还是"返"?——一种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对自然祛魅的过程,而人类的价值关怀与取向往往与世界的神秘感和人类对它的敬畏感有关。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使科学知识在为这个世界祛魅并达到人类的目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又不至于冲击人类的价值关怀和取向一直是人们关心和思考的话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现代祛魅世界观产生的原因,并力图在它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新的世界观成了一种不错的理论和实践尝试,而结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这种尝试更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跳神”这一活动在很多东北作家的小说中都有表现,不同时期的东北作家描述“跳神”的价值判断是不一样的。从现代到当代,经历了一个从历史祛魅到神性附魅的变化过程,这既反映了社会时代的改变所造成的不同时代作家思想倾向的不同,也从侧面说明了东北萨满教本身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渊源关系 ,它是在新时期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科技生产力思想、科技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观点、发展高科技的思想、对外开放的科技交流观、自由争鸣的科技环境观以及科技人才观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熊大木在历史演义"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的创作理论氛围中,提出了正史与小说"两存之"的观点.虽然在具体创作中他并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一观点,采入了大量野史传闻而未予注明,但提出这一观点仍表明了他的勇气和眼光,对历史演义的创作理论作出了贡献.熊大木在历史演义中采入小说的作法与他书坊主的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13.
《虬髯客传》之故事及版本衍变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史志目录将《虬髯客传》归入"传记"看,据唐人苏鹗《苏氏演义》记载,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比对《太平广记》《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及《神仙感遇传》引《虬鬚客》诸本,知《虬髯客传》最初以带有传奇色彩之传记类型流传,经历了由权力上层流传至民间广传等过程,并分化成两种流传版本:一是,以《广记》本始流为小说类成一系,衍变为《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等,并随诸多小说类书的刊刻而为社会通行本。一是,约略于苏鹗所见"近世本"向《广记》本过渡时或更早,以杜光庭据流传初本编改成道教传扬本《虬鬚客》为一系,此系未曾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贡献,有口皆碑,但也有过誉之处。其方志思想除了因时代局限而包含的封建糟粕外,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偏差,如史志不分,以史代志,追求极端的撰著体修志风格,误认为“前志传”系其首创,主张帝王后妃与正史立传人物不谮列于人物传,反对志书篇目因体现地方特色而升格等,在实践中则有与所持理论相悖之处。  相似文献   

15.
阿英一生涉足了文艺领域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新时期关于阿英研究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还没有对阿英研究资料的全面整理和结集汇编。为了使他的各类文学作品被更多的读者和学者们阅读、研究,使他的批评理论被广泛借鉴和使他的学术精神更加发扬光大,未来对阿英的研究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文学史家在编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过程中,应该给阿英合理的评价和应有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6.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历经坎坷流离。在挫折打击下,他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对身体的爱惜,对生命的自信,对理想的执着,终于成就了他历史的地位,同时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品格。孔子"乐天知命"的生命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我们生命个体的起点来说,我们对于自己的父母要孝敬感恩;在生命的旅程中要安贫乐道,以弘扬仁义为人生目标;人生最终的追求就是要领悟天命,然后按照天命行事。  相似文献   

17.
徐仲佳 《东方论坛》2021,(2):141-149
张资平与无产阶级文学的真正相遇发生在1928年,恰是“革命+恋爱”小说模式风头正劲的时候,而恋爱小说又是张资平最主要的文学资本。因此,这种相遇原本应该是一出喜剧。不过,恋爱在“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中已经沦为革命的附属品,加之,张资平的怨恨情绪使得他的创作转向虽挂革命文学的旗号,却又与无产阶级文学形成了区隔。左翼文学阵营对张资平的“转向”也进行了自觉的区隔。“腰斩”事件虽非左翼阵营所主导,却有着左翼文学观念的影响。这种区隔行为除了主义之争,也有怨恨情绪存在。张资平的文学史地位与他的叙事主体合法性密切相关。随着张资平文学史自我叙事主体合法性的丧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事也逐渐将之视为他者。  相似文献   

18.
邹伯奇是清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先驱人物、岭南“首席”民间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邹伯奇的科技贡献研究和宣传得不够,致使其声名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应当发掘邹伯奇科技思想中包含的优良传统和现代性因素,确立其地位,光大其精神,使之成为助推我国科技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经历了从圣贤创世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从精神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到人民群众的斗争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改变.这两个改变确立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伦理原则,人民成为价值主体和评价尺度,这标志着青年毛泽东人民主体价值观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李锐在小说《厚土》系列、《旧址》《万里无云》《银城故事》里写下了一个叫“历史”的东西。无论是平淡生活,还是惊天动地,都会成为历史,李锐写出了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力感。人所创造的“无理性历史”给人以警醒,虽然一切都会成为历史,但是使什么成为历史让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