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极为重要的资产.企业形象创意集企业观念、信誉与企业印象于一体,成为企业的视觉体现或识别系统,即CI.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形成不同过程的CI战略.企业CI战略主要由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动识别系统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三大部分构成.我国企业最有效的长期战略应是吸取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与时代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CI理论和CI战略,这对我国企业傲立于世界企业之林,创造世界级名牌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CI(企业形象)战略由西方引进我国后,越来越被有识的企业家所重视,可以说由沿海到内地,正在刮起CI风。有些广告公司也纷纷改为CI设计公司或经营起CI业务,原有的企业文化研究机构也大有改换门庭的趋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经营必须协调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努力争取顾客,实行多角化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不仅有资源﹑科技、人才等实力的较量,也有企业形象的竞争。许多企业纷纷导入CI,同时注重本身个性差异化的追求。CI作为一种崭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起着塑造企业崭新形象的作用,是企业的巨大财富,无形资产,然而企业在CI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研究和认识,找出CI战略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与错误观点,更准确的运用CI来为企业服务,使之能更好的塑造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4.
最近,继企业CI战略的热潮之后,伴随着我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城市形象建设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城市形象建设就是企业CI战略在城市区域中的应用。甚至说就是企业CI战略在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上的展延。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偏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城市形象建设等同于企业CI战略,虽然它必须借助于企业CI战略的一些重要思想。企业CI,可以译为企业个性,也可以译为企业形象,意思是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设计系统。它是用统一的形象,把企业标识、广告文案、商标造型以及经营服务特色等通过企业自身或各种媒体推而广…  相似文献   

5.
李远庚 《理论界》2004,(3):68-69
我国企业正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经营机制转变的关键时刻,有些企业家果断地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战略和企业经营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开以CI工程方式策划有效的CIS。有的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标志着中国公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CI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艺术,突出了企业个性,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公关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美学,依靠一个企业是不容易办到的。现在CI工程逐渐推广开来,介绍CI工程的书籍增多,CIS设计专兼职队伍崛起,专门从事CIS设计的专业公司陆续出现,有力地说明了社会…  相似文献   

6.
进行企业形象策划,就是要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这是现代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企业识别系统是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构成的完整系统,分别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次相对应,所以我们的企业形象策划就是通过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试论旅游地DI设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试论旅游地DI设计张安任黎秀丁登山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全面转型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企业走向市场。面对市场的巨大竞争,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在中国企业界引起广泛重...  相似文献   

8.
关于CIS的探讨王臻青王青不可否认,企业形象作为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在企业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人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首先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本文所探讨的CIS,即企业形象识别体系,就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形象战略。其主旨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宁建华建筑设计院为研究对象,设计CI导入的企业形象调查指标体系,并采用深度访谈法与填写问卷法进行企业形象实态调查,选用折线图对最终评分进行企业形象诊断,为下一阶段的CI策划与设计,CI实施与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沃尔玛和麦当劳为典范的连锁业 ,由于具有作业程序科学化、简单化 ,分工专业化 ,管理标准化等特点 ,从而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连锁业要发展 ,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 ;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 ;注重CI (企业识别 )的导入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企业形象是企业可被外界感知的具体形状和姿态.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已为企业所广泛重视.运用GIS理论,对企业的理念、视觉和活动进行系统化识别,并结合山西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三晋企业形象塑造进行研究,为三晋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CIS视角下的期刊视觉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理论界》2010,(6):168-169
CIS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来传达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和活动,从而提升和突出企业形象,使企业形成自己内在独特的个性,最终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导入期刊社(编辑部),无疑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一条捷径。期刊视觉策划(设计)作为期刊策划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期刊导入CIS后,期刊视觉策划(设计)在识别设计上应彰显期刊个性,协调好期刊名称、期刊标志、期刊封面、期刊色彩、期刊版式、期刊字体等核心元素的识别设计,系统策划期刊视觉信息的传递、视觉元素的和谐匹配、视觉心理的研究等方面的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13.
C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不仅适合企业,也适合法院.我国法院的形象建设完全可以借鉴CIS理论.从理念来说,我国法院应确立现代司法理念;从行为识别来说,我国法院急需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司法理念想适应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视觉识别看,法院的建筑、法庭布置、法官服饰等均需标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C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不仅适合企业,也适合法院。我国法院的形象建设完全可以借鉴CIS理论。从理念来说,我国法院应确立现代司法理念;从行为识别来说,我国法院急需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司法理念想适应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视觉识别看,法院的建筑、法庭布置、法官服饰等均需标准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可译为“企业统一视觉识别”。它是流行于发达国家的一种广告宣传谋略。所谓统一视觉识别,是指在与外界的沟通中,以突出企业个性的、统一的视觉传达设计,给公众灌输一种一贯性的统一视觉形象,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巩固宣传效果。为提高企业整体识别性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划,设计和应用(如商标、标志、包装、广告、制服、旗帜等)称为企业统一视觉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CIS的系统目标是:对外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对内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塑造进取、向上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16.
企业形象作为一种资源,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直面一大批具有巨额资本和先进技术的竞争对手,如何"与狼共舞",获得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是实现激流勇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CI理论以来,CI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CI由MI、BI、VI三部分构成的金科玉律也随之被固化在中国企业界的头脑之中。AI(即听觉识别)是同VI并列的CI构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AI事实上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和不被重视的处境。针对该问题,探讨了AI目前弱势地位及造成这种弱势地位的深层原因,阐述了AI的价值,证明未来AI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是企业进行品牌保值增值的一个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形象战略与名牌战略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我国企业在自身形象的塑造上,有许多不足需要改善,而企业形象战略偏重于企业的微观方面,内容涉及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非常细化、具体的一种战略,这时需要一种侧重于宏观的战略来引导,而名牌战略正是这样一种战略。在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可以把两种战略结合起来实施,使这两种战略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构筑文化管理格局下的企业自身的形象大厦,是我国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为此,笔者从文化管理对企业形象塑造的四点要求出发,论述了企业形象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企业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阐明了企业形象文化塑造六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刘筠 《新疆社科论坛》2001,(1):76-77,37
所谓企业形象 ,通常是指社会公众及企业成员对企业总体的印象和客观评价。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 ,是以企业的行为规范为基础的 ,是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普遍认同的结果。实践表明 ,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来塑造 ,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基础 ,需要良好的行为来保证。当前 ,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服务质量的竞争 ,进而发展到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 ,对企业本身是踊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对公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亡。在塑造企业形象涉及的方方面面中 ,笔者认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