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职业》1997,(5)
本刊讯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于今年7月向各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城市发出关于使用劳动预备制培训公共课试用教材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为配合劳动预备制的实施,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我们准备组织编写劳动预备制培训公共课教材。在新教材未正式出版之前,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我们会同中国劳动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交际礼仪)、(劳动保护知识)、(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实用物理知识)等IO门劳…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配合和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由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教材,已于近期出版发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力量编写了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10门公…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0,(7)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 ,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 ,保证培训质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组织编写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交际礼仪》《劳动保护知识》《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实用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4.
劳动预备制培训,是指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及未经过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 1~ 3年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技能、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不仅可以延缓目前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预备制培训,全面提高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后备军,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劳动预备制培训活跃了一阵子之后,出现了冷冷清清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入了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转发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在全国城镇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  相似文献   

6.
《职业》1996,(6)
我国将建立劳动预备制度本刊讯(记者黄昕)劳动部长李伯勇在今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全国200城市实施再就业工程现场会上提出,我国将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并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延缓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岗位的时间,缓解就业压力,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创造更宽松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0,(11)
本刊讯湘潭市劳动预备制培训今秋开始走旺,目前己有 1. 2万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培训机构接受技能培训。与上年相比净增 2000余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劳动部门直属技工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及少数优秀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湘潭市一技校和二技校分别各招收新生 800余人,与上年比增长 2~ 3倍,撑起了全市技工学校的半壁江山。湘乡市一所民办学校秋季入学的劳动预备制新生达 1000余人,成为民办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一匹黑马。湘潭市就业培训中心工作稳打稳扎,今年秋季新招学生 260余名,使学校满负荷运转。全市教委办的各职业高中今年也…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预备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这是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必须夯实基础,把握中心,保?..  相似文献   

9.
《职业》1999,(8)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转发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对所有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  相似文献   

10.
《职业》1998,(6)
本刊讯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总结交流各地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经验,研究布置下一步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1.
《职业》1998,(2)
中国劳动出版社隆重推出“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教材为配合劳动部出台的《“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我社根据当前再就业形势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再就业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教育的特点,近日在原有劳动预备制...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配合劳动预备制实施,落实就业准入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的成果,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是当前劳动保障的中心工作。今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配合劳动预备制度和再就业培训的深入开展,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对城镇新...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劳动预备制的形势与任务实施劳动预备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一是从就业面临的压力看实行劳动预备制的迫切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的基本对策是:扩大需求(即增加就业岗位),减少供给(即调控劳动力资源),提高素质(即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活力(即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看,就业岗位的超常规开发难度相当大,而通过实施劳动预备制,使我们找到一条运用调节劳动力资源供给,减缓就业压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职业》1997,(1)
本刊讯在199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劳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1997年劳动工作的要点,关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会议要求主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就业的结合。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并探索开发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抓好50个职业培训综合基础和10个地区的集团化试点,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在具备条件的30个城市(地区)中,开展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1至3年职业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15.
要闻     
《职业》2000,(1)
全国试点城市创业培训工作取得初步进展本刊讯为促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走自谋职业、自我创业之路,1998年初,原劳动部首先在北京、上海、苏州三个城市进行了创业培训试点,1999年6月,试点扩大到全国30个城市。目前,多数试点城市工作进展顺利,出台了试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兆英 《现代妇女》2014,(5):119-119,128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施行以来,大家关注焦点基本都集中在房产处理上,尤以女性朋友们反应最大。纷纷哀叹"女人为家庭辛勤操劳几十年,要是没房产,一旦离婚,什么都没了。"家事劳动评价这个旧话题又被提及。根据我国国情与目前大量存在的家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信任危机,家事劳动对于维系家庭生活正常运作中的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家事劳动的价值应得到评价。但是目前家事劳动评价往往与夫妻财产制相联系,我国目前实行的法定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该制度的前提是夫妻身份而非夫妻协力,使得家事劳动评价在某些情况下会得到不当解释,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4,(5):11-11
近日,湖北三峡技师学院在校内举办了业务大讨论交流活动。来自三个校区的138名教职员工齐聚一堂,围绕学院进驻职教园后的三年规划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高级工和技师社会招生如何起步、办好;劳动预备制培训如何拓展;预备技师班的招生和管理如何加强:学制班招生工作如何持续发展,招生兑现问题怎样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困扰众多技校的“三难”(招生难、就业难、经费难)之最是招生难。从宏观生源总量来看 ,并非无技工学校的市场生存空间。全国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1400多万 ,若全国4500余所技校只承担其10 %的培训任务 ,则每所技校年均招生超过300人 ,全部按三年制计算 ,在校生总数将超过400万 ,按二年制计算 ,在校生总数也超过280万 ,分别是目前实际在校生人数的2 3和1 5倍。就政策而言 ,《教育法》与《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为发展技工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劳动预备制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全面推进则为发展技工教育提供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对经济学家有关集体时代集体经济效率低下所给予的解释提出了反证。作者通过一个众所周知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工分制下农民的劳动激励问题,所构造的几个博弈论模型也深刻提示了工分制下,这一时期农民之间的相互博弈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所得到的结论是:集体时期的工分制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劳动激励制度,它所形成的激励与相互竞争使得农民通过不断追加劳动以获取更多工分的行为成为一种理性选择行为;而集体经济的失效也正来自于在该制度框架下,个体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将导致对集体公共利益的漠视。在结语部分,作者也在更大范围内对这些结论所蕴藏的重要意义作了引伸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消息报道     
《职业》1999,(8)
六部委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7月23日联合召开全面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各项工作。会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雅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